《柳暗花明》
第17节

作者: 李楚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又手把手地教我写:“当初你爷爷教我和伯伯写字时,就没这么客气过。只要能从我们手中抽出毛笔,手掌就得挨戒尺……”
  也许是我一直挂记着牡丹还没吃饭,也许是有碍于父亲的心情不畅。这两版毛笔字我写得架子懒散,全无笔锋,父亲教得也有点疲惫。看着他一脸不悦,我有点紧张。越紧张,手越抖,到最后,一横一竖都写得跟蚯蚓似的。
  父亲:“小莉,怎么了?牡丹闹情绪,你也有心事啊?”
  我将毛笔搁砚台上:“爸爸,牡丹想进城读书。毛燕在都梁二中读寄宿。”

  父亲长叹一声,眼睛红了起来:“爸爸何尝不想让你们进城读书,但……如果牡丹进了城,就你和丹桂在家里了。三个人在家总比两个人在家有照应啊!”
  父亲的话刚落音,厨房立即传来牡丹呜呜的哭声。父亲鼻子一酸,眼睛里闪烁着泪花。牡丹一直在低低哭泣,哭声在屋子里回旋,时高时低,犹如一架微型轰炸机,一寸寸地摧毁着父亲内心的坚强。又如一只不屈不挠的蚊子,孜孜不倦地向目标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日期:2014-01-01 09:19:56
  父亲突然紧绷着脸:“牡丹,哭什么呢?对那碗肉那么有感情?为何当时就没拿稳?你站在那已经默哀很久了,还要用眼泪表达哀思吗?活生生的家被你搞得乌烟瘴气!”
  牡丹的哭声嘎然而止,侧屋响起开门声。丹桂送肉回来后,借口去猪槽忙活,一直躲在侧屋门后流泪。我知道她心里难过,一来为自己辍学在家,二来为家庭日趋艰难,三来为牡丹今天的行为,四来为父亲的心中的苦楚。六爷爷曾在月亮石上说过,丹桂就是我父母心脏的化身,父母想什么她都知道。乐他们所乐,忧他们所忧。
  丹桂红着眼走过来:“爸爸,你让大妹和二妹都进城读书吧,我一个人能行。”
  我:“大姐,我不进城!”

  丹桂红着眼:“二妹,我们家的女孩要出人投地,爸妈脸上才有光。你们进城后要好好学习,妈妈的病兴许会好起来……”
  父亲抹了一把脸:“丹桂,爸妈让你受苦了……爸爸有你这样的女儿就够了……十个儿子也不换啊……”
  日期:2014-01-02 06:36:34
  一个星期后,牡丹如愿进了都梁二中,并且和毛燕一个班。我无法想象丹桂一个人在家怎么过,尤其是晚上。所以执意留了下来,继续就读在原来的区中学。
  丹桂不分昼夜地在地里忙活,我颇为懂事地包揽了所有家务。比起母亲生病前的那段岁月,院里人说我脱胎换骨了。我并不介意大家对我评好说坏,只是不忍心让大姐太过忙碌。每天我也累得筋疲力尽,晚上居然没了梦。没有那个女人骚扰的夜晚是宁静的,温馨的,也是惆怅的,伤感的。
  每晚睡前,总会在半梦半醒间被槽门的大黄狗稀疏的吠声吵醒。就那么一瞬间,感觉夜格外凄凉,心里充满了惆怅。我每晚抱着丹桂,听着狗吠,在清醒与浑沌的交替中迷迷糊糊沉睡过去。

  暑假的来临,我试着承担了几项大而繁琐的家务。洗衣做饭,煮潲喂猪,挖土种菜,这让丹桂轻松了不少。
  一个闷热的黄昏,如血残阳西沉,月上东山头。我忙清家务,点了麻梗火去找丹桂,她还在江对岸的猪形地菜地里掰玉米。
  丹桂为了早日还清母亲治病欠下的债务,今年喂了六头小猪和一头母猪。我家六亩地,全都种了玉米,全都用来作猪饲料。为了给城里的家人改善生活,还喂了二十七只鸡和十七只鸭,两只铜鹅。为了守门,今年又新添了一名成员,小白狗,这是父亲从熟人那捉来的带有狼狗基因的品种。父亲说家里养条狗,有个声气。
  日期:2014-01-02 06:36:58

  在陈家院子渡桥口,我看到了小婶背着花布袋牵着小乔,走得风风火火,小乔被她拖得双脚几乎离地,一路小跑。娘俩衣着整齐,西瓜皮发型梳得一丝不乱。
  前几天她就在月亮石上叫嚣,她哥哥嫁女,让小乔去提火桶。她娘家就在两三里路远的燕子岩夏家,回去很方便。她总在夜间出门,因为白天要忙活。小叔当着民兵营长,读着《三国志》,成天一副谋士兼军事家的风范。小婶只要小叔不旧病复发,在干活的问题上从不为难我了风流倜傥的小叔。就连走亲戚都不会放弃家里的活计,也不忍麻烦小叔。
  夜幕下的田垅清风徐徐,蛙声一片,空气中夹着稻香。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我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心里发颤,总感觉那是别人在追赶着我。月亮在白棉花云朵里时隐时现,麻梗火在风中摇摆着时暗时明。远处的山峦在夜空下坐得四平八稳,我每走一步,黑压压的群山便向我倾压下来一分。但我只能前进,见到丹桂就不会害怕了。
  月亮闪出云层,我终于看到田垅尽头山上那一片黑乎乎的玉米地,我家玉米地处在山腰的一片斜坡上,和小叔家所分得的土地并排。来到山下,依稀听到地里传来掰扯玉米棒的声音。
  我加快脚步:“大姐!我来了!”
  话刚落音,忽然我家玉米地里玉米杆犹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一个黑影迅速蹿出,纵身一跃下了坎,身影在月色下划出一道弧,消失在另一片玉米地里。

  日期:2014-01-03 06:46:00
  我惶恐地尖叫起来:“谁?大姐,有人!有人从我们玉米地里出来!”
  玉米地里传来丹桂的声音:“二妹,哪里有人?在哪?谁?”
  我从田埂一跃上了坎,丹桂已出现在玉米地的小间格道上,手里握着一根扁担,惊慌地四处张望。这边猪形地与虎形山遥相对应,大家说虎能吃掉猪,没有人家敢将房屋修到这边来。这一片土地全成了庄稼地,远离人烟,白天都感觉到阴森。阴暗的月色下,晚风吹得我全满起了鸡皮。
  我心呯呯直跳:“大姐,我们先回去再说。”
  丹桂点点头,脸上闪过恐慌。我们钻进自家玉米地,丹桂整理萝框上的绳子,一咬牙双腿颤抖着起了肩。这对萝框够大,丹桂吃力地挑着萝框,我们一路踩着松土,下了山,悬着的心落了地。
  我心有余悸:“大姐,以后别晚上出来做事,怕遭暗算。就算要出来,也得带上小白。”
  日期:2014-01-03 06:46:39
  丹桂有节奏地喘着粗气:“嗯,以后下午出来做事,带上小白,晚上不出来了。”
  担子实大太沉,扁担在丹桂肩上深深下陷。两个大萝框在扁担两头有节奏地弹动着。我不能帮着挑,丹桂沿路走走停停,停停歇歇。待回到家已是夜色深沉,皓月当空。
  我和丹桂将两萝框玉米抬上侧屋半封闭式的阁楼,那里通风,还能照进阳光。玉米摊在楼板上会自然干掉,就算下雨也不怕淋湿。丹桂已没日没夜地忙活了几天,地里的玉米已在楼板上堆积成丘。
  我和丹桂将玉米在楼板上摊好,已筋疲力尽。我们坐在楼板上,喘着粗气,看着如水月色,沐浴着晚风,疲劳得到缓解。
  家家户户都已熄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我看着阁楼前的飞蛾树被风吹得直乐颤,发出沙沙的声响,象个兴奋的男人发出爽朗的笑声。飞蛾叶被抖得四处飘飞,象被抛出的一个个多情的热吻。那有幸被热吻光顾过的柳树,受宠若惊地在夜色中颤动不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