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
第19节

作者: 李楚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水哗哗流淌,飞蛾树摇着满树茂叶肆意拓展摇晃。习习凉风吹散了我的好奇,疲倦如月影投在我眼皮上,感觉到了铅般的沉重。我挪到丹桂身旁,靠着她躺了下来。
  我不知道那晚贵贵的最后结局,只知道睡在丹桂身边很踏实。第二天,感觉身上如针扎。睁开眼,太阳已晒上了大半边阁楼。我躺在如刺的阳光下,一大片玉米棒子在静静地陪着我,身边已没了丹桂的影子。
  这一年的暑假,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杆时,父亲带着喜华和玫瑰回来了。这几年,我和姐姐一直在思念着城里的家人。有时真想让父亲带喜华和玫瑰回来让我们看看,无奈母亲重病在床,需要他们两个端茶送水,父亲才得以抽身回来看我们。我们也很想进城去看望城里的家人,但被很多农活拖累着,猪、鸡、鸭每天都得喂食。团聚的事情每天都想着很容易,可一拖就是四五年。

  日期:2014-01-06 06:42:41
  那天早上,村庄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在田里收割稻谷。田垅里的人们挽衣袖裤腿,戴着斗笠,欢快地收割着稻穗。当村里升起凫凫炊烟,已是上午九点多。我也在家里烧火,烧了两个灶眼,一个煮饭,一个煮猪潲。丹桂在猪形地种菜去了,为了保证城里的家人有菜吃,收了玉米的地她种上了些许白菜萝卜。
  我打开后门,到后面菜园子里摘了三根丝瓜和两个南瓜一把南瓜花,一把辣椒。父亲说丝瓜打汤能消暑,丹桂每天在烈日下劳作,我每餐都给她做一碗丝瓜汤。南瓜切丝青炒,南瓜花炒辣椒。这是我们今年夏天吃得最多的菜谱。做好饭菜,我麻利地和好猪潲,端着一个个沉重的潲盆走向猪栏。待到七头猪耷拉着耳朵哼哼享受美食时,我已汗流浃背。
  就在我双手撑在猪栏上抹汗休息时,听到侧屋楼板响起杂乱的脚步声。这搞双抢的关节眼上,还会有谁闲得上我家来溜达呢。刚回头,发现门槛处伸出一个脑袋,虎头虎脑,眉宇间透着几分英气。紧接着脑袋下又伸出一脑袋,清爽的短发,扑闪着毛绒绒的大眼睛。我脑袋充满疑问之际,父亲魁梧的身影填满了整扇门。

  日期:2014-01-07 06:42:19
  我欣喜转身:“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父亲给我一个慈爱的微笑:“刚回,猜猜这两个是谁?”
  两个脑袋现出身来,走到我面前。虎头虎脑的男孩比父亲矮半个头,短发女孩约摸六七岁。
  男孩腼腆地一笑:“三姐,我们回来了!”
  女孩赶紧附和:“三姐,我们回来搞双抢”
  一人一声三姐,叫得我泪水直往外冒。弟弟喜华都快成男子汉了,个子只比父亲矮半个头。玫瑰当初离家还不到一岁,如今长得乖巧伶俐,活脱脱是父亲的翻版。我眼睛四处找寻牡丹,父亲说牡丹因功课紧,留城顺便伺候母亲。
  没多久,丹桂从地里回来。见到喜华和玫瑰,激动得一把将他们抱住,又是流泪又是笑。喜华被搂得有些不好意思,脸红得象天边的火烧云。玫瑰对丹桂没有印象,但我想心里应有亲情感应,那份感应牵引着她紧紧抱住丹桂。
  晚饭时分,丹桂轻手快脚地又煎了几个鸡蛋,冲了一大碗姜盐菜汤。由于事先不知道父亲要回来,锅里只煮了我和丹桂的饭。丹桂将热饭盛到大家碗里,自己碗里却装了昨天剩下的冷饭,倒上姜盐菜汤泡着吃。

  喜华一眼瞅见:“大姐,要不咱俩换换,我喜欢吃汤饭。”
  我:“大姐,我和你换换吧。”
  丹桂和着碗里的汤饭:“不用,太热了,我要吃这汤饭,否则,吃不下。”
  日期:2014-01-07 06:42:42
  父亲看在眼里,默默地给丹桂夹了两个鸡蛋。丹桂急着要夹出来,父亲果断地按住她的筷子。
  父亲:“丹桂,你和茉莉在家要抓好伙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再累趴下了,就没人帮爸爸了。”
  父亲回家的第二天,我们家开始收割稻谷。留下我在家做饭,玫瑰在晒谷坪上赶鸡,他们三个都上了田里劳作。同时,还请了二伯、大伯家两个儿子。喜华和丹桂割稻,父亲和二伯踩打谷机,大伯家俩儿子负责挑谷。谷子一担担从田里挑回来,倒在晒谷坪的晒席上。玫瑰赶鸡很尽责,在烈日下不厌其烦地穿梭于晒席周围。父亲在她稚小的心里灌输了一个道理,鸡多吃一粒谷,人就少有一粒粮。

  三天双抢很快过去,我家六亩田的谷子全摊在晒谷坪和侧屋阁楼的楼板上。父亲的假期也到了,他得回城上班。临走前一天,丹桂将我们积攒下来的鸡蛋、鸭蛋全用纸盒装好,洒上糠。早上,又从屋后菜园摘了很多南瓜、丝瓜、辣椒等蔬菜,用蛇皮袋垒了整整两大袋。就在我们将所有东西装上父亲单位的货车时,喜华却不见了。
  喜华昨晚和父亲争论了一晚,他不想回城念书,理由是家里好玩些。父亲气得扬起手要抽他,被丹桂拦下。
  喜华读书完全吊儿郎当,经常被班主任留堂。他的班主任是刚从学校毕业分配下来的女老师,追求者众多,应酬也多。有一次,他将喜华留下锁在煤房里,和男朋友看电影去了。晚上十二点才回来,忽然想起还留了个学生。打开煤房门一看,喜华居然趴在煤球上睡着了。
  日期:2014-01-07 06:43:10
  父亲看在眼里,默默地给丹桂夹了两个鸡蛋。丹桂急着要夹出来,父亲果断地按住她的筷子。
  父亲:“丹桂,你和茉莉在家要抓好伙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再累趴下了,就没人帮爸爸了。”
  父亲回家的第二天,我们家开始收割稻谷。留下我在家做饭,玫瑰在晒谷坪上赶鸡,他们三个都上了田里劳作。同时,还请了二伯、大伯家两个儿子。喜华和丹桂割稻,父亲和二伯踩打谷机,大伯家俩儿子负责挑谷。谷子一担担从田里挑回来,倒在晒谷坪的晒席上。玫瑰赶鸡很尽责,在烈日下不厌其烦地穿梭于晒席周围。父亲在她稚小的心里灌输了一个道理,鸡多吃一粒谷,人就少有一粒粮。

  三天双抢很快过去,我家六亩田的谷子全摊在晒谷坪和侧屋阁楼的楼板上。父亲的假期也到了,他得回城上班。临走前一天,丹桂将我们积攒下来的鸡蛋、鸭蛋全用纸盒装好,洒上糠。早上,又从屋后菜园摘了很多南瓜、丝瓜、辣椒等蔬菜,用蛇皮袋垒了整整两大袋。就在我们将所有东西装上父亲单位的货车时,喜华却不见了。
  喜华昨晚和父亲争论了一晚,他不想回城念书,理由是家里好玩些。父亲气得扬起手要抽他,被丹桂拦下。
  喜华读书完全吊儿郎当,经常被班主任留堂。他的班主任是刚从学校毕业分配下来的女老师,追求者众多,应酬也多。有一次,他将喜华留下锁在煤房里,和男朋友看电影去了。晚上十二点才回来,忽然想起还留了个学生。打开煤房门一看,喜华居然趴在煤球上睡着了。

  日期:2014-01-08 06:39:44
  喜华虽叛逆,但学习成绩还算中等。今年才考上都梁十中,是一所县重点中学,当然比不得省重点都梁二中。父亲四处托人找关系,他才有幸和牡丹成为校友。如今他提出要在家里读书,岂不是枉费了父亲的一片苦心。父母亲还指望他成龙,出人投地,为林家撑面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