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帝王的秘籍掀开 — 解读 周易》
第56节

作者: 苕木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7-6-14 11:27:36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68)
  要善于表达心中的善意
  九五(观):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这段爻辞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显比”。“显”即显扬的意思。“显比”的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心怀仁爱之心,还要将这种与人亲近的良好愿望宣扬出去,让对方知道。如何宣传出去呢,作者接着给王子们举了一个列子:“王用三驱,失前禽。”
  这句话来源于一个政治典故。椐《史记•殷本记》记载: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吾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这段记载说的是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当年取代夏朝时的事。说他出游时,看见猎人捕鸟的方法是四面张网,欲一网打尽网中之鸟。他就让猎人去掉三面的网,只留一面,并说:欲往左面跑的就往左面跑,想往右边逃的就往右边逃,实在是不要命的就来这里撞老子的网。“王用三驱,失前禽”就是说的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作者接着在第三句中解释道:“邑人不诫,吉。”
  “诫”是戒备的意思。“不诫”就是相互信任。“邑人”指国民。所以,“邑人不诫,吉”的大意为:“民众不对君王产生戒备之心,就可以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也可以译为:“君民之间相互信任,就可以产生一个完满的结局。”这句话是“王用三驱,失前禽”结果,也正是“显比”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统易学一般不这样译,而是将“王用三驱,失前禽”一句译为:“君王在田猎时,只从左右后三方合围,放开前方不围,以作为猎物的生路。”这样译的依据是《汉书•五行志》中的一句话:“田猎有三驱之制”。
  三代时期可能的确有这么个制度,也不排除其制度源自于成汤的可能。如果这个制度是真实存在的话,应当说是十分科学的,因为,能够逃跑的一定大多是些健壮的禽兽,这就使得其种群的繁殖能够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机制,或者说,被捕食的大多为本应该淘汰掉的老弱病残者。
  如果单单从“王用三驱,失前禽”这七字的字面意思上看,这样译也是说得通的,因为“三驱”这两字既可能理解为“向三个方向驱散、驱除”,也可以理解成“从三个方向往中心驱赶以合围。”但如果这样译的话就会有两个问题:
  一是显不出这种行为的优越性来。因为如果“田猎有三驱之制”是一种制度的话,那么就应当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你王者也遵守当然是应当的,最多说你没有搞特权,而特权什么的与《比》卦的主题一点关系都没有,作者又何必在这里说这样一件“应该”的事呢?
  二是理解一句话应当结合前后文来分析。前文说“显比”,重点是一个“显”字。后文说“邑人不诫,吉。”重点是“不诫”。既要符合“显”的用意,又要达到“不诫”的结果,大家看在“成汤的故事”及“三驱之制”之间,哪个更符合作者的本意些呢?
  毫无疑问,成汤故事中所说的“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吾命,乃入吾网。’”的话是十分符合的。“去其三面”后说“欲左左,欲右右”,就是这段爻辞中说的“三驱”。而这个故事本身与姜太公钩鱼的把戏一样,是在“显”——作宣传,也的确可以达到“邑人不诫”的目的,至少成汤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有这么个愿望。
  或者说这类故事的主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向民众传达一个信息。姜太公传达的是“商命己尽,来帮忙灭商的神仙到了”的信息,而成汤传达的是“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的信息,也就是说成汤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顶点,对飞禽走兽都如此仁义,对民众当然会倍加关怀的信息。诸侯们的话正说明了成汤的信息传达得很成功,因为“邑人”己经“不诫”。传达这种信息也就是本爻辞所说的“显比”:把本来就有的善意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出来,甚至放大一些。
  这类小把戏纯粹是为了政治宣传,其本身是经不起推敲的。你想啊,国家要是也这样收税:你愿交的交,不愿交的不交,实在是硬要交的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一点点,成汤怕早就真的成了“汤”,成了清汤寡水的“野菜汤”,哪里来商朝五百年的江山呢?所以,我们不要把这类故事看得太真。但政治家都爱玩这些小把戏。实在说,这些小把戏也的确很管用,常常把老百姓哄得很开心。作者在此就是在向受教者传授其技巧。以此,九五爻爻辞可译为:
  “要向民众显示自己亲民的思想。为王者的行为可效法成汤网开三面的捕鸟方式,让民众感受其仁爱之心。国人相信君王的仁爱而不对其产生敌视的戒备心理,就能有一个良好的结局。”
  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成汤的做法的确是在耍把戏,作者在此也的确是在教王子们耍这种把戏,但这段爻辞的中心意思却是“显比”两个字,而不是这段故事。或者说,作者想说的是我们不仅要有“比”这种善行,而且还要把心中的这种善意传达出去,让大家知道,接受。后面的故事不过是举例说明如何传达此善意而己。不能因为故事是把戏就不相信他们的善意,或者说这个故事是需要有其内在的价值作为支撑的。换句话说,如果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民生、民权的问题又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能够进一步把领导人的这种善意宣传得深入人心不是更好吗?不是可以消除矛盾而和谐吗?不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吗?而且这类宣传有时还真得耍些小手段才行,因为人的处境及理解能力都是有差别的。换句话说,当领导的要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要做一个三个磨子压不出一个屁来的闷葫芦。
  二是该爻辞中“王用三驱”的“王”字的使用,他不是指典故中的成汤,而是“比之自内”、“比之匪人”句中的主语。它与《师》卦中的“王三锡命”中的“王”字一样,清楚地表明了《周易》的真正主人是以王作为对象的,表明了《周易》就是一部为王者的法则。
  九五爻象为“”,《观》卦卦象。“观”就是观察之义,自己的善意不能仅仅埋藏在心中,还要将其显现出来,让大家观察、理解和感受,故有此爻辞。此爻辞应当算是一则标准的形象广告创意。
  如像有人在下面嘀咕:“我当不了王,只想学赚钱,你讲的这些道理也有用吗?”
  当然,你将这些办法用到你自己公司的管理中去试试看如何?譬如一个大公司的老板给自己的员工做生日,就往往不是因为他真心喜欢这个员工,而是向他们传达一个信息:我很关心你哟。传达这个信息是希望他们能够“报之琼琚”。这类手段效果不错的,你试过没有?
  善意的欺骗是允许的,只要不弄巧成拙就行。
  心慈却不能手软
  上六(比):比之无首,凶。
  “首”:头。
  上六爻爻辞直译大意为:“亲近的人没有头,将有灾难。”
  这句爻辞是什么意思呢?要结合爻象及卦辞来认识。
  上六爻爻象为“”,《比》卦卦象。上六爻处《比》卦之极,象征最后来到的人。君王向全体民众显示了自己与民亲近的愿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被其感化,还有一些人姗姗来迟,因为他们实在是心不情愿,实在是心有不甘。来亲近君王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来。为王者一定要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不能因为要表现自己的仁义之心就手软,该杀头者要杀头。卦辞说“不宁方来,后夫凶。”这个“无首”者说的就是这个“后夫”。
  《韩非子•饰邪》说:“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防风之君是禹手下的部族首领,赴约迟到,正是那个活该倒霉的“后夫”。以此,上六爻爻辞可译为:
  “本想团结的人却顽固不化,姗姗来迟,可杀一儆百以为戒。”
  上句爻辞说要“显比”,要耍“王用三驱,失前禽”的把戏,但这个小把戏是用来唬弄人的,千万千万不要唬弄了自己。或者说所“显”之“比”是外在的形象,心肠却断断仁义不得,该出手时就出手,菩萨心肠当不了盖世的英雄。这句爻辞就是作者怕受教者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写的。老子的那句“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深得这句话的真传。
  《周易》爻辞的写作手法非常高明,作者往往正反述说,左右相顾,生怕受教者错误地理解了其意图而走向极端。
  “给,棒棒糖?嫌小?不吃?那好,来大的,把裤子脱了。”
  梨木大棒打屁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