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该不该有梦想》
第46节

作者: 文学烈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从早上一直转到中午,也没有拉到半笔生意。大多采购员都躲得远远的,有人简直就是落荒而逃,好像遇到了劫匪。黄宏伟似乎并不着急,和刘松说说笑笑的。十二点刚过,黄宏伟说吃饭时间到了,还要请他吃什么阳春面。说完便穿过一条小巷,迳直进了一家快餐店。原以为阳春面是什么美味,端上来才知道是白水煮面。自己好吃好喝伺候他一路,他竟然请自己吃这种东西。
  日期:2014-09-26 20:29:28
  那顿饭又是他付的钱,虽然心里有点憋屈,但脸上没有任何表示。以后还要跟人家混呢,拍拍马屁也是应该的。吃完饭,他们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到了下午一点左右,又回到原地继续拉客。下午依旧没有斩获,很少有人敢停下来搭话。汤一凡自然不会上前,只在旁边默默看着。本以为要熬到天黑的,没想到五点一到,他们立即上车回厂。厂里五点半开饭,去迟了就没有吃的了。

  有一点让他稍感安慰,吃饭住宿都是免费的。伙食还算不错,早上是稀饭、油条,中饭是萝卜烧肉。虽然花式有点单调,但份量很充足,吃多吃少全凭饭量。晚上还会加炒两个素菜,谁想喝几杯也可以,不够就去买点卤菜。也不知为什么,黄宏伟始终没有帮他引见,只是不明不白地带他过去混饭。厂长也没有过问,搞不清是什么想法。至于传说中的“姐夫”,到现在也没有见到。
  就这样看了五六天,他便知道这种模式不行了,可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他身上只剩二十块,想回家都不行。本来他打算去看看汤文军的,现在也只好放弃了。作为哥哥总不能空手吧,至少要请堂弟吃顿饭。吃完饭,黄宏伟又要去洗澡。这让他非常恼火,犹豫好一会儿,最后勉强跟了过去。等他换上干净衣服,发现口袋里有三百元。当时他的眼睛就湿了,这肯定是刘妹喜悄悄放的。
  日期:2014-09-26 20:59:55
  他们几个刚回到厂里,便看到三个穿皮夹克的。其中一个提着密码箱,梳着大背头,举止极其风*。他正想问问是谁,就听黄宏伟喊了声姐夫。他姐夫理都不理,迳直上了二楼。不一会儿,厂长、会计都下来了,一群人说说笑笑向外走去。黄宏伟连忙拉他一把,说是一起出去吃饭。仪表厂有个惯例,无论谁跑到了大单,都要请大家搓一顿。反正厂里也没几个人,通常是全体出动。
  黄姐夫点的都是大鱼大肉,摆了满满一大桌子。他们已经吃得很饱了,但干劲依旧很高。一阵风卷残云之后,扔了一地的骨头。吃饱喝足了,又去夜总会疯了半夜。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消失已久的沐英。至于是做小姐,还是服务员,那就无从知晓了。幸好沐英没有认出来,说说笑笑从旁边越了过去。那一刻他觉得特别内疚!要不是自己去追查什么真相,沐英怎么会流落他乡呢。
  黄姐夫倒是很慷慨,给他们一人发个小姐。黄宏伟不但没有义愤填膺,反而有点感恩戴德。这些男人常年漂泊在外,见到女人就像饿狗见肉一般,一个个眼睛都是绿的。一刹那是笑声骂声尖叫声,此起彼伏经久不绝。不一会儿,小姐们便聚到了黄姐夫身边。这个搂脖子,那个拽胳膊,其状极其色情。这些混迹欢场的女人,一眼就能看出谁穷谁富,根本不会在小瘪三身上浪费时间。
  日期:2014-09-26 21:34:31
  在打情骂俏之余,小姐们还不断推销酒水,什么贵就叫什么。也许是真的发了,黄姐夫竟然要了瓶“人头马”。这酒贵得让人不敢相信,就那么浅浅半杯,就值六十多,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看到别人又搂又摸的,他真的不太习惯,觉得是造孽。发了财也不能发狂啊,总得为老婆孩子留点吧。其间黄宏伟悄悄告诉他,说他姐夫已经跟厂长说过了,肯定没有问题,他可以放心玩了。
  等手续办齐之后,他便背着行李上路了。他不想再去四川中路,那感觉就跟诈骗似的。出去推销当然好了,但成本也高。如果一个月跑不到订单,恐怕就没法继续了。此前黄宏伟也出去过,最终赔了个精光,只好回来继续站街。在四川中路鬼混,虽然发不了大财,但花费小多了。在登上火车的那一刻,他突然有种有去无回的感觉。如果真的血本无本了,该怎么向老婆孩子交待啊?
  仪表的种类、型号非常多,可他们只能生产热电偶和热电阻。这些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精密设备。就像热电偶吧,只要一根不锈钢管、一个接线盒,再加两根导线、一把磁珠。做工也很简单,导线上套上磁珠,然后把接线盒拧上,再将钢管抛个光,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数显表之类的,直接买来就行了。讲究的还换个标签,不讲究直接发货也行,那个钱赚得痛快之极。
  日期:2014-09-26 21:50:21
  仪表利润非常可观,通常都是百分之百。最终能买到多高,就看各人的本事了。高出部分都归自己,需要开票就交个税钱。这都是从黄宏伟那里听来的,他们在一起整天就聊这些。说谁谁一支热电偶卖了几千,成本只有几百;谁谁一个热电阻卖了几百,成本只有几十。在他们那个圈子,宰客就是一种本事。谁宰得最狠最准,谁就是大家的财富偶像。至于产品质量,根本没人关心。

  第一站去的是蚌埠,那地方化工厂比较多。那时上门推销的非常少,采购员也不像现在这样要吃要喝的。不管要与不要,都会敷衍几句,很少冷着脸赶人。作为推销员的最大成本,就是进门散圈香烟。当时流行扁盒“三五”,十块钱一包。就是这点费用也是负担,办公室一般有五六个人。如果一天跑个七八家,光是发烟就要几十块。再加上吃饭、坐车、住宿,那点钱五天都不够。
  第二天他不敢豪放了,进门先探一下口风。如果对方有点意向,然后再掏烟散散。可这样也有麻烦,他这人表情冷硬,再不散烟套套近乎,就更加难以沟通了。你冷别人比你更冷,有人连眼皮都不抬。他在蚌埠跑了三四天,一笔生意也没有谈成。后来几天,他又跑了凤阳、五河、怀远、固镇。小县城没什么大厂,要仪表的只有化肥厂。化肥厂大多破败不堪,一副行将就木的惨样。
  日期:2014-09-26 22:27:50
  就在他山穷水尽之际,固镇磷肥厂要了十支热电偶。他是老老实实按厂价卖的,一分钱都没有多加。那个采购员也很实在,既没有要吃要喝,也没有索要回扣。当天晚上他就赶到了上海,拿到货又立即往回赶。路上连觉都没睡,就怕有什么闪失。这笔生意赚了一千多块,相当于他一年工资。看来这步棋他是走对了,老窝在家里就废了。男人越穷越要走出去,走出去才能找到机会。

  拿到钱他立即填张汇款单,把吴玲玲的钱给还了。女人钱不好用啊!尤其是和你上过床的,绝不是还钱那么简单。他又给老婆汇了二百,给老妈汇了一百。这件事极其轰动,庄邻都认为他发财了。他又买了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一个公文包,那架势俨然是个成功的推销员了。他并没有回厂交账,又在安徽跑了几天。现在他自信多了,进门就忙着发烟发名片,举止谈吐越来越老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