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
第9节

作者: tqzrd
收藏本书TXT下载

  加强与地方的联系,明确中央各部门的职责,两条信息让我们几乎可以闻到国家政权的味道。
  日期:2015-01-30 09:57:55
  (2)宽松刑罚
  尧时期,由于三苗等地区的部落不服统治,发生叛乱,所以,尧制定的刑罚相当重,就拿鲧来说,治水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却遭到流放。乱国用重典,也许无可非议。但到了舜统治时期,诸侯相亲,百姓和睦,就让应该减轻刑罚处置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于是,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规定根据犯罪的轻重重新量刑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审理罪犯采用鞭子施刑,禁止用残害肢体的方式刑讯逼供,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这时的黄金应该是铜)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赦免罪过;对顽固的坏分子的才施以重刑。这样一下,舜的时代呈现出原始农耕文明的繁荣和谐的局面。

  日期:2015-01-30 09:58:44
  (3)选贤任能
  早在尧的时期,就喜欢到处寻访有才能的人。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帝高阳氏和帝高辛氏的后人,虽然世代才德兼备,被称之为“八恺”和“八元”(意思就是恺和元都是指有才德而善良的人)尧没有举用他们。因为没有任用的原因,没有史籍作记载,很多疑古派学者提出观点:这十六个家族势力雄厚,威胁尧的统治,所以得不到任用。不管尧为何没有任用他们,总之,舜知道他们的贤名之后,先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掌管土地的官职,他们确实处理得有条有理。后来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八元也出色完成了任务。

  对于贤能的人要果断任用,对于玩凶之徒就一定要惩罚,据说帝鸿氏、少皞氏、颛顼氏、缙云氏都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这几个家族,都是黄帝的后裔被分封出去有势力的贵族,所以,尧时期,没有对他们进行惩罚。但舜果断地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赶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从此开放了四门,进入和谐社会时期。
  舜的统治很成功,为了让自己的伟业发扬光大,他也没有把天子之位传给能力薄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了有功劳的禹。
  日期:2015-01-30 10:02:23

  从夏朝开始,语言风格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虽然自己也很纠结,但是,毕竟严肃呆板的语言,没有孩子愿意看,我尽量试试,写得轻松一些。
  日期:2015-01-30 15:50:53
  第二章  夏商与西周
  第一节 夏(公元前2070---1600年)
  关于夏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中外历史学者一直在打口水官司。西方学者认为: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当时社会情况的时代才能称为信史。比如商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表,所以,商朝的存在无可争议。夏朝目前没有这样的印证,所以,夏和五帝时期一样,仍然是传说,不能称作信史。对此,中国学者反驳:中国考古学已发现龙山时代的一些陶器符号,具有明显的文字特征,有的还被解读。龙山时代已被考证处于夏朝之前,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夏朝有成熟的文字。而且,据《史记》的作者自述,他曾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弃而不用。这就说明当时已经有夏朝的文献记载保留到汉朝,只是司马迁为了治学严谨而舍弃了。

  很多年这个问题一直争论,谁也拿不出合理的证据说服对方,为了论证夏文明的存在,并将当时模糊的历史年代校对清晰,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天文学界等170多名专家携手开展了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中国的科学家们出了一份报告,确定了夏商周王朝世系的具体时间。不过,这一结果不仅没有平息纷争,官司反而打得更厉害了。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倪德卫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 “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但亦有人认为所谓的“国际学术界”一贯漠视中国本土研究成果,对中国历史没有发言权。

  我们没有必要对西方学者的质疑带抵触情绪,学术上有争议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既然有疑点,就让学者们继续争论吧。相信有一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谜团最终会被解开。在此,我决定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
  夏王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一共有十七位王,他们依次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桀。

  一、大禹
  大禹,据说是黄帝的八世孙(禹的父亲是鲧,鲧的五世祖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据说,鲧治水失败被流放后,郁气难解,长期停留于腹中,死后三年尸体不腐烂,后来月老拿着吴刀剖开鲧的肚子,里面竟有一个婴儿,就是大禹。
  尧将大禹封在夏部落。据考古推测,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夏部落一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具有相对丰富的治水经验。
  舜登天子位以后,由于洪水继续泛滥,舜很急切想要治理洪水。于是他请四方诸侯及十二州首领来国都都反映情况,议论天子的言行,替天子提意见和建议。禹由此得到机会去国都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因为会议的主题明确,所以简短干练。首先,舜问大家:“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治理好洪水,我就请他当辅政官‘司空’(西周以前的司空没有资料明确定义职责,但按照故事情节推断,应该是工程部部长之类的官职)。”众人推荐禹。于是舜就说:“不错!禹,你来治理洪水,一定要恪尽职守啊!”禹推辞,想将司空的职务让给后稷、契和皋陶。但舜说:“你很合适,不要再谦让了。你现在应该到工作岗位上去负起你的责任了!”就这样,历史的重任交到了大禹的肩膀上。

  1、治水与专制

  大禹治水的故事,几千年来广泛流传:禹接到任命,就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在此过程中,大禹曾三次经过家门也没进去,由于,禹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十三年治理,终于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他在治水害的同时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故事情节很简单,中心思想也很明确:大禹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的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