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历史故事的评价,总是存在着多面性。比如针对大禹治水,德国裔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在1957年发表的《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就认为东方专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密不可分。因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要求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于一体,集中听从分配和调遣,一旦某人长期集中掌握这个力量,其实就接近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专制便由此形成。该书在1989年在中国出版后,引起了中国史学界的集体抗议,认为这是有明显有反动政治意图的书。1997年中国学者对反驳魏特夫言论的合集《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出版。再后来,部分中国学者又接受了魏特夫的观点。在此,我不评论谁是谁非。历史,原本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真相可言,也无所谓对错。我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掌握某一个结论,或明白某一个道理,而是为了学习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爱好历史的人,往往更愿意闭上眼睛去看世界,去解读人生。
日期:2015-01-30 15:53:13
我不知道这种写法,文字会不会稍微轻松一点。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讲述通俗易懂。:)。写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继续努力中。
日期:2015-01-31 22:07:15
2、“禅让”疑云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还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鞠躬尽瘁的大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舜将天子位禅让给禹。
在讲述禅让的疑点之前,我必须申明:我并不是疑古派,对历史故事总是喜欢提出质疑。对于禅让的疑惑,历代皆有,而且,不仅仅针对舜禹的禅让有疑云,尧舜的禅让也一样。据战国晚期的《竹书纪年》记载:尧帝晚期,德行衰败,被舜囚禁在平阳,儿子丹朱也被阻止与父亲相见。舜夺了尧的帝位。又说:禹流放了舜夺了帝位。我曾看过很多拥《竹》派的分析:第一,从“三皇”开始,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一直是父死子继,为何到了尧舜禹几个人突然就连续人格爆发,开始了禅让。第二,据《史记》记载,舜帝在位39年以后,将天子位禅让给大禹就去南方巡视,并死在了南方。按照时间推算,舜帝出巡那年至少八十岁,八旬老人会退休后跑到了一千公里以外的九疑山(湖南宁远苍梧山)去巡视?第三,传说中,舜帝出巡觉得南方天气热就没带两位妃子,既然天气热,两位相对年轻的妃子都经受不了,年迈的舜就经受得了?在此,我仍然不能明确指出我倾向哪一方面的意见。当年,教科书告诉我: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这个观念在我的脑海里积淀了N年后,我才看到从古至今怀疑禅让制存在的大量史料,我突然感觉自己的理解力太有限了:为何n批次教材编辑者的思想如此统一,竟没有任何人对简单的选用此史实提出过质疑?这种选材是为了容易设置考试题目?还是某为了迎合某理论中阶级产生的节奏?唉,我的任务是提出疑惑,因为我一直真的疑惑。
另外,关于《竹书纪年》不得不插一句,这本书在西晋的时候被盗墓者挖掘出来,引起了中国史学界一场不小的地震,它所记录的夏朝到战国时期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完全背离。很多贤君明主的形象,都大打折扣。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他提出若干问题让你去解答,却不给你标准答案。有时候你以为你找到的是真相,结果,你却只发现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而已。
日期:2015-01-31 22:09:41
禅让疑云写得很纠结,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我觉得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不应该太针对教材的问题,但又很想说教材的问题,结果,删删减减,写得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说好每天发帖,还是先登上来,希望大家指正。
日期:2015-02-01 22:43:55
3、中央与地方
不管是禅让还是武装夺权,最终大禹掌握了最高领导权。他审视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欲望也悄悄滋生。为了明确加强地方管理,大禹决心重新划分“九州”的行政区域,并分圈层进行管理:以天子国都为轴心,五百里为半径画个圈,这个圈圈里面的地区叫甸服,以甸服地区为中心,再向外五百里画个圈,第二圈层地区叫侯服,再外五百里画圈圈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并以此规定了每个区域权力和义务:甸服、侯服、绥服,必须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需要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尧舜时期,天子所执掌的,仅仅是部落联盟政权,这个政权的实质,主要是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后共同合作侵略弱小部落或联合防卫强大部落。尽管颛顼也划分了行政区域,还利用宗教改革统一思想,尧舜武力镇压三苗,加强了与地方的联系。但当时,中央和地方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一旦权利义务关系被制度化,中央对地方的统属关系变得越来越明晰。
日期:2015-02-01 22:49:12
4、涂山之会
建立权责明晰的中央地方关系以后,大禹希望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并保障自己一家一姓之江山。于是,大禹利用一次祭祀的的机会,试探性的表示想把天子之位传给皋陶。祭祀完毕,诸侯就炸开锅了:皋陶已经老病垂危,被指定为接班人,里面所暗藏的意义,所有人都能深刻理解。大禹的试探引起了诸侯的广泛不满,纷纷离开。
大禹见不服气离开的诸侯有三十三个,心里很是忐忑,所以准备再次召集诸侯开一个盛会做自我检讨,即涂山之会。
诸侯如期而至,夏禹在大会上大声检讨:我这个人品德和才能都很欠缺,希望大家能够恳切的批评我。先帝经常教导我,不能骄傲。如果你们觉得我有骄傲矜伐之处,一定要当面给我指出来,否者,就是我陷我于不义。对大家的教诲,我一定洗耳恭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时候,大家突然就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愿意继续接受统属。
然后,各方诸侯将带来的朝贺礼物献上,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大禹一方面犒劳各诸侯,一方面申明贡赋的规定,要求务须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由于这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本来有可能分崩离析的部落联盟政权,居然一下扭转时局,反而成为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不过,整个事件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那就是此次会盟,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诸侯,不假不到,被大禹抓起来宰了。对于会盟团结的主旋律来说,防风氏的被杀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不和谐音符。却不可避免地牵出了人们许多遐想:涂山之会前后,诸侯的态度差异为何那么大,真是因为大禹诚恳的检讨?还是因为大禹的军队包围了涂山?防风氏仅仅是因为是忘记请假,还是想凭一己之力单挑大禹?唉,能研究的资料太少,大家就各抒己见吧。不过,个人认为越是资料不详尽,描写简单化的历史故事,越有魅力,因为他给予我们更多想象故事情节的空间,也给了很多电视连续剧生存的空间(只是多数电视连续剧总是在这个时候设计很狗血的情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