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和珅-走出成见,走近真实》
第15节作者:
附壤 日期:2014-01-23 00:57:10
在介绍和珅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先来认识一下科举考试。
作为一项在中国施行了一千多年的制度,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褒扬它的人认为,科举考试曾经把中华文明推向了一个独领世界风*的顶峰,贬低它的人认为,科举考试让中国丧失了攀登另一个更加挺拔顶峰的可能。
科举考试的弊病,已经被近代文人学士批判的广为人知,还是多说说它的功绩吧。
翻开当今的一副世界地图,找到国土面积排名前五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除去中国,细看其它的四个国家,都是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扩张才出现的,在这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曾在地球上出现过。
唯独中国,在只能靠马作为通讯工具的古代,实现了对上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土地的牢固统治。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世界历史上庞大的帝国层出不穷,地跨欧亚非的也有好几个,但恐怕只有中国,实现了一种精密的统治:亦即中国的皇帝,可以通过层层的官僚体系,将自己统治的触角,伸展到帝国中任何一个人民身上。例如在乾隆时代,中国就实现了在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人口普查的工作。
精密统治的关键,就是科举考试网罗了当时中国大部分精英进入了政府,同时,由于科举考试主要考的是儒家经典,无形中又完成了在广袤国土上统一思想的世界性难题。
一句话,古代的中国,能在广袤国土上建立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有效统治,科举考试功不可没。
只不过到了近代,科举考试走下了神坛,转眼就被人们嗤之以鼻。亦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东西,都在历史的发展中变得愚昧可笑,譬如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那句哥白尼喊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今天,小学生都知道这是不对的。
言归正传,科举考试发展到清朝,已经非常完善了,当然,完善的另一层意思,往往意味着僵化。
下面,我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走”一遍清代科举考试的整个过程。出发之前,请牢记:这个过程,是个极为残酷的淘汰赛,想走的人,是当时整个中国的读书人,走完的人,平均每年区区一百多。有些人,在这场比赛中连资格赛都没有胜出(没有考上举人,不能当官),他们中有曹雪芹、蒲松龄……
日期:2014-01-26 16:51:20
首先,还是请出我们妇孺皆知、随用随到的张三同志吧。
这一次,张三出生在清朝,而且从小立志要通过科举取士光耀门庭,为此,他头悬梁、锥刺骨,苦读诗书,小小年纪已经才高八斗,时人皆叹之。终于,在周围人啧啧称奇中,张三信心满满地准备挑战一下科举考试,此时,张三会发现,科举考试不是一次考试,而是N多次考试。
第一阶段的考试,称为童试。而童试又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
看到这,张三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珠,仍义无返顾地走入了考场,没办法,谁让自己选择了这条路。
县试在每年的二月份举行,这是科举考试的起点,由张三所在县的知县主持。考前要报名,张三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和三代履历,如果此时知县发现张三正在居丧守孝,则会直接把张三轰出去,等守孝期过了再来,但如果发现他三代履历中有倡优、皂隶的身份,那么科举的大门将永远对张三关闭。
万幸,这两条张三都没有,可以正式考试了。县试一般考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和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康熙、雍正颁布的,类似“八荣八耻”),第三场考诗赋,第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小小一个县试,就考了这么多东西。
张三没有辜负自己的所学,县试顺利通过,接下来就是府试了。
府试每年四月举行,内容、形式、流程跟县试差不多,只不过级别要高一级,在管辖本县的府内举行,主持的自然换成了高一级的知府。
张三仍不负众望,府试也顺利通过,这时,鉴于张三的优异表现,他将会获得“童生”的称号,这是张三此后获得的种种科举称号中的第一个。
“童生”的称号,顾名思义,正是颁发给类似张三这种,年龄还小的考生。但如果张三对当时科举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多大年龄的童生都有,在历史记载中,清朝道光年间还有百岁“童生”参加科举的记录。
或许当张三荣幸地跨入院试的考场时,会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童生”和自己同场竞技,那时,张三也许会第一次感受到科举考试的残酷。
院试的考试分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两篇八股文一篇试帖诗,第二场为复试,考一篇八股文一篇试帖诗。
院试的级别和权威度都大大超过前两场考试,主持院试的考官,也不再是本地人,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学正主持,自然,如果通过院试,好处也是大大的。
通过院试的张三,将会获得一个我们熟悉的称号:秀才。
在许多文学小说中,秀才好像往往跟“穷”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实在是个误解。在清朝,一个人如果考取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已经迈入了士大夫阶层,相应的秀才会有许多特权,比如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等。有了这些特权和身份,秀才其实很威风的。
获得秀才称号的张三,将第一次品尝到科举考试的甜头,此时,张三凭借这个身份,可以同县官平起平坐,回到家乡说起自己考取了秀才,别人也都会另眼相看……
但是,对于以科举取士为目标的张三,秀才的身份实在不能放到台面上,因为,此时的张三,可以说连科举考试的毛还没有摸到。
秀才的身份,仅仅意味着张三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接下来的考试,才是对张三才学的真正考验。正式的科举考试总共有三场,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每一次考试都是超重量级的,通过了,意味着脱胎换骨的锦绣前程;没通过,怅然沮丧之后,继续准备下一届吧,毕竟回报太大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