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
第21节

作者: 虎公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失败的救灾大会
  10月,晋国召集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12国大夫在澶渊(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北)会合,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救宋灾。

  尽管作为大会主持人的赵武苦口婆心,劝大家慷慨解囊,出财物接济宋国的灾难,毕竟大家都是盟国,日后谁也难免有困难的时候。但是,救灾大会最终还是没能取得任何效果,没有人肯出手援助受灾者,也没有任何救济品被送到宋国。
  为示惩戒,鲁国的《春秋》没有记载参加这次赈灾大会的各国大臣的名字,甚至没有提到鲁国也是这次大会的出席方。诸侯们每次盟誓,都要信誓旦旦地约定:互相救助灾难,但是今天,人心的浇薄、世风的淡漠,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们似乎不能怀疑赵武的真诚和热心,也不能否认他在诸侯中的威望,为什么如此失败?唯一的解释:晋国方面不愿作出任何付出,不能以身作则,而只是要求诸侯们慷慨解囊。我们似乎也不能推断是赵武不愿,当是他无法说服贪婪的、只许进而不许出的晋国国君。这样,诸侯们自然有了理直气壮的借口,我们的资财都被盟主盘剥去了,现在盟主都一毛不拔,我们哪有更多的义务?
  这样,澶渊之会以羞辱的一事无成而解散。
  日期:2007-05-31 09:33:19
  第三节 疲惫中老去
  一、赵武的衰老

  赵武这样的执政,面对平公这样的国君,内心时时要感觉到沉重和疲惫。
  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曾向宋神宗抱怨:天下事如沸汤,我刚刚在下面添把柴,您马上在上面加瓢凉水,这锅我什么时候才能烧开呀?!其实赵武的心思倒不一定要把锅烧开,烧到当年悼公、甚至文公时期那样的热气澎湃,他只求晋国不要在自己手里冷了灶而已。现在的情状是,平公每每在上面加一瓢冷水,赵武就要赶紧在下面加把柴。但毕竟平公是君,赵武是臣;平公还年轻,赵武已经渐渐进入了暮年。

  现在,很多人都看见:赵武老了;刻薄一点的说:赵武要死了……
  前542年初,参加去年冬天澶渊之会的叔孙豹回到鲁国,对孟孝伯说:赵孟(赵武)要死了,说的都是苟且偷安的话,一点都不象个主持国政的人;况且,年纪还不满五十,罗罗嗦嗦就象八九十了一样,我看他是活不久了。赵武一死,韩起必将在晋国执政,韩起是个君子,你去给季孙说说,让他早点和韩起搞好关系。不然,我们鲁国就要早做准备了。以后,晋君将丧失大权,朝政将被家族控制,韩起又为人懦弱,其他大臣贪求无厌,齐、楚两国不足依仗,鲁国的景况恐怕不妙啊!”——但是,叔孙豹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季孙氏的重视,鲁国日后也因此而付出了代价。

  前541年夏,赵武在郑国与楚国令尹寻盟,回国途中,周景公派卿士刘定公在颖(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慰劳,两人在在洛水边会面。赵武的贤能和作为无疑也让周天王充满了希冀。席间,刘定公忽然谈到了大禹:“禹的功绩真是太伟大了,他的美德真的是流传久远!没有他,现在的我们大约只能象鱼一样生活在水里了吧?我和您现在得以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治理民众、管理天下诸侯,也都是全靠当年大禹的力量。您何不远继大禹的功德,广泛地造福于万民呢?”不料赵武的反应十分冷淡:“老夫只是惟恐获罪罢了,哪还能想那么长远的事?我们偷食苟安,早上都不去想晚上的事,您说的也太长远了。”

  刘定公返回后告诉周王:“谚语说,人老了是又聪明又糊涂,说的就是赵孟这样的人吧。身为晋国的正卿,号令诸侯,却把自己等同于一个下役,早上都不考虑晚上的事,这样就等于把神、人全都背弃。神明愤怒,民众背叛,哪里还能够长久?赵孟活不过今年了。因为神怒了,就不再享用他的祭品;民叛了,就不再愿意为他服务。祭祀失效,政事也不被服从,怎么能活过一年?”——周王大概是要象晋国、向赵武寻求某种支持或好处,但赵武有心无力,也就婉言拒绝了,刘定公的话颇显恶毒,大约也是因为被拒绝后有点恼火。

  回到国内,赵武又会见了刚刚流亡来晋的秦后子(鍼)。
  赵武: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后子:我害怕被国君降罪,所以才来到这里,恐怕等国君死后才能回国。
  赵武:你们国君有道吗?
  后子:无道。
  赵武:那么秦会亡国吗?

  后子:不会。一代国君无道,国家没有什么危险;连续几代无道才会亡国。
  赵武:你们国君会短命吗?
  后子:会吧。
  赵武:要等多久?

  后子:国君无道但是庄稼丰收,是上天在保佑他。应该还能活五年。
  赵武:哎,早上的事情和晚上没关系(朝不及夕),谁能去等上五年啊。
  后子回后告诉别人:“赵孟要死了。作为人民的主宰却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他还能活多久呢?”
  日期:2007-05-31 09:34:36
  二、平公的病
  历代国君的奢侈,概括起来也无非是财、色两端。敛财伤国,淫欲伤身。晋平公姬彪自然可以不去看民间的疲敝,但却真真切切感到:自己的身板实实是在垮掉了。前541年秋,阿彪终于病倒了。
  (一)子产论病

  郑简公命子产来晋国聘问,并问候平公的病情。叔向来请教:“寡君的疾病,卜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祟。我国史官也不清楚实沈、台骀使哪方的神,敢问您了解吗?”
  子产:“从前高辛氏(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两人居住在旷林,关系很不好,天天打架,互相征伐。后来的尧帝很讨厌他们,就把哥哥阏伯迁徙到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依靠辰星来定时节。后来的商人沿用这种习俗,所以辰星又叫商星。把弟弟实沈迁徙到大夏(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依靠参星来定时节。后来的唐人沿用这种习俗,先后归附于夏、商。唐人的末世国君叫唐叔虞。后来。当周武王的夫人邑姜怀孕,梦见天帝告诉自己:‘我给你的儿子起名叫虞,将把唐赐予他,属参星,在那里繁衍他的后代。’孩子生下来时,手上的纹路恰巧组成一个‘虞’字,就取名为虞。到后来成王灭唐,就把那里封给了虞(大叔),也就是现在的晋国。因此,参星就是晋国的星宿。由此看来,实沈应该就是参星之神了。

  “从前金天氏(帝少昊)有个后代叫昧,担任水官之长,昧生下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能继承父亲的职责,疏导汾水、洮水,筑堤保护湖泊,让民众生活在宽阔的高原。后来的颛顼帝赞赏他,把他封在汾水流域。沈、姒、蓐、黄四个国家,都是台骀的后裔。现在晋国成为汾水流域的主人,这四个国家早已被晋国灭了。由此看来,台骀应该就是汾水之神了。
  “但是,无论参星之神实沈还是汾水之神台骀,都不会降灾到贵国国君身上。对于山川之神,只有发生水旱或者时疫的灾难时,才需要祭祀他们,请求他们赐福。日月星辰之神,只有遇到雪霜风雨不合时令时,才需要祭祀并请求他们赐福。至于贵国国君身体的问题,不过是由于劳逸、饮食、哀乐这些原因造成的,和山川星辰之神没什么关系。我听说,君子的一天分为四个时段:早晨处理政务、白天访问民情、晚上修明政令、夜间安歇身体。通过这样的生活规律,以便很好地宣发和储备血气,防止血气堵塞或者枯竭,以至于情绪低落、百事混乱。现在国君一天到晚只做一件事(房事),也就难怪会生病了。我还听说:国君不能找与自己同姓的女人服务于后宫,同姓结亲,子嗣就不会兴旺。因为既然违规找同姓女子,那肯定是极漂亮的,女人漂亮到极至,男人就容易生病,所以君子厌恶这种做法。《志》里面说:‘买妾不知其姓,通过占卜决定。’对于违背以上两点,古人是很忌讳的。现在国君的后宫居然有四个姬姓女子,这大概就是他的病因了吧?如果真是因为违背以上两点而得病,是根本无法治疗的。舍弃那四个姬姓女子还有救,否则病情一定会继续恶化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