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怪力乱神”》
第19节

作者: beyond1818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齐书》上记载,这南齐第一个皇帝萧道成也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当时武进县的彭山,有萧道成家旧的坟茔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山峰绵延数百里,山上有五色的云气,经常吸引龙前来。南朝宋明帝到这一看,认为不祥,马上让相墓的高手高灵文前来查看,高灵文当时和萧道成是好朋友,知道这是萧道成要起家的征兆,就故意撒谎说:“按这种景象,只能出一个诸候。”结查退朝后找到萧道成说,这个地方贵不可言。这宋明帝有点不放心,就借着让人到墓地周围打猎的借口,用一米七八长的大铁钉钉在墓的四周,打算压制住。

  在当时的会稽有一座刻石山,山名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没有人知道这刻石山到底这文字是刻在哪里。后县里的老百姓去打猎,忽然发现青苔丛生的石头上有三处文字,铲去青苔后,大石头上的文字是:“这个齐,是黄公的化气。”立着的石头上刻的文字是:黄天星,姓萧字某甲,得贤帅,天下太平。”小石头上记载着刻石人的名字:“刻石者谁?会稽南山李斯刻秦望之封也。”原来,在历史上,秦始皇曾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两者间,竟然惊人的巧合,是真实的还是牵强附会就无人得知了。

  在萧道成17岁的时候,梦见乘坐着青龙往西飞追赶太阳,太阳将要落山才停下。睡醒后感到很害怕,家里人连忙去问占卜的,占卜的一算。说:“这是尊贵的征兆。”后人解释说:“青,木对应的颜色,南齐属于木德;日落,那就是象征着宋朝运数没了。”
  后来的史书记载就有些神乎其神了,当时清河的上府参军崔灵运做了一个梦,梦见天帝对他说:“萧道成是我的第十九个儿子,我去年已经授给他天子之位。”但自三皇五帝以来到齐,自称受天命的国君,正好是19人。
  萧道成13岁的时候,梦见全身生出毛,毛发一直到脚,又梦见凤凰前来,也有梦见穿着桑木屐在宫殿里行走。有人解梦说,木屐,在五行上对着的是木,这南齐是木德,正好应验。而桑字是四十二点,这意味着你萧道成年纪过四十二岁称帝。
  南齐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南齐书》里记载得却十分详细。当然《南齐书》萧道成的孙子萧子显所著,谁不想美化一下自己的爷爷呢,其中的怪力乱神,我们也只有去猜测了。

  日期:2014-08-31 00:33:00
  南朝梁 造神与灭神并存的时代
  南朝齐灭亡之后,南朝又迎来了另一个短命的王朝,那就是梁。这个建都在今江苏南京只有56年历史的王朝是南北朝历史上,神出鬼没最多的一个王朝。在《梁书》中,充斥着大量阴阳灾异、图谶祥瑞,乃至望气相面、因果报应、神怪异闻等。而这个朝代也是最多元化的时代,因为反对鬼神之说的《神灭论》也是在这个朝代成为社会争议的热点。南梁究竟有何神秘之处,这个古老的王朝为何会出现神与灭神同时存在的情况?

  南朝梁这个短暂的王朝非常奇怪,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宗教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佛教和道教并兴。从历史上来看,佛教发展的第一个最高峰是在梁代,梁代四个皇帝共五十六年,以武帝萧衍在位最久,奉佛事迹最为突出,这哥们由于过于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这当时出家如果还俗必须得拿钱去赎,大臣们没有办法,用大量金钱为他赎身。他又大建佛寺及翻译佛经,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过损害经济,令梁朝国势开始衰弱。而在南朝梁时期,茅山大宗师陶弘景充实了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广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为今后的道门正统。也就是说,电视里的茅山道士是从那个时代开始被人们熟知的。南朝梁也出现了范缜和他的《神灭论》的盛行,批判地看待宗教。南朝梁只有区区的56年,但却这么的开放,归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大分裂时期,而凡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各种的思潮都会大量涌现,比如春秋战国。说起南朝的怪力乱神,还要从梁第一个皇帝梁武帝说起。

  梁武帝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史书记载出生时与众不同,膝盖骨有两块并列的骨头,头顶高高隆起,右手心有“武”字一样的纹理。长大后,博学多才,喜好谋划策略,能文能武,当时的名流贤达都很推崇赞扬他。像历史上其他的皇帝一样,他的居室也经常像有云气笼罩一样,别人看到了都很尊敬他。后萧衍反叛成功,创立了梁朝,当上了皇上。在当上皇上之后,十分尊崇佛教,经常有上万人在宫中集会理佛。梁武帝死后,简文帝萧纲继位,这简文帝活着的事情不说了,当天两年多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时候却比较蹊跷。一天萧纲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咽土。于是就对身边的亲信殷不害说了,让他给解释一下。这殷不害纯是个骗子,说:“过去重耳接受赠送的土块,最终回到晋国。陛下您所梦见的,正是这种吉祥的符瑞呀。”其实当时侯景之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萧纲也知道自己是快要死了。准备杀他的王伟等人给他敬酒,他明知难免一死,于是喝得大醉,酒醉后睡觉,王伟、彭俊等人把装土的口袋压在萧纲身上,而他们则坐在口袋上面,很快萧纲就死去了。正与他所做的梦对上了。南朝这几个皇帝,都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志怪的东西,在史书中记载颇多。

  这短短的50年间,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反对鬼神的奇书《神灭论》的沸腾。在梁那个大崇佛道的时代,能够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可见开当时社会的开放程度。范缜在齐朝的时候作《神灭论》,在梁的时候引起社会的震荡。他曾依附过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虔诚信奉佛教,而范缜坚持说没有佛。萧子良问他说:“你不信因果报应,世上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呢?”这范缜回答说:“人的一生好像一树花一样,本来是同一条树枝长出来的,都开放一种花,随着风吹而掉落下来,自然会有的沿着竹帘旗帜落到茵席上,也有沿着篱笆土墙掉进粪池里。落在茵席上的,就像殿下您,掉进粪池里的,就像我。高贵和低贱产生的途径虽然不一样,原因和后果又在哪里呢?”萧子良不能说服他,开始怪罪他。范缜索性辞去官职写文章阐述自己的理论,完成了《神灭论》,对精神和形体进行了辩证地阐述。同时对当时的佛教,范缜也说了自己的观点,范缜说,为什么人们宁愿倾家荡产去求僧拜佛,却不肯照顾亲戚,不同情贫穷的人呢?就是由于自私的打算太多,救人的念头缺乏,所以送给穷朋友一撮米,吝啬的心情就会立刻表现在脸上,而捐赠给和尚千石粮,就连毛发尖也会流露出欢畅的情绪。这难道不是因为和尚有慈航普渡的诺言,而穷朋友却难指望有丝毫的报答么?施舍不是为了救人急难,做点好事指望立刻得到好报。应知万物的生成都是出于自然,一切现象的变化都有它自己的原因,忽然间自己发生了,又忽然间自己消灭了,要发生的不要去阻碍它,要消灭的不去挽留它,让它顺着自然的规律,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劳动者安心田亩生产,统治者减少奢侈浪费,种田吃饭,饭是吃不完的;养蚕穿衣,衣是穿不尽的。在下的把多余的产品奉养在上的,在上的不专靠严刑峻法来对待在下的。这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孝养父母,可以为自己,可以为别人,可以安定国家,可以完成霸业,都是运用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一出来,官员和老百姓都议论纷纷。萧子良召集僧侣来诘难范缜,也没有能够说服他。后来,梁武帝笃信佛教,作《敕答臣下神灭论》,命令他放弃观点。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在一个闲职上终老一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