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怪力乱神”》
第21节

作者: beyond1818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久,天又出现异兆,魏太宗在位第三年的时候,彗星出天河口,进入太微,经过北斗,中间通过紫微,侵犯天枢,前后八十多天。这不是好的天象,是灾难的象征,或者皇帝死或是天下大乱。这魏太宗又召诸儒术士问道:“而今天下未统一,四方对峙,灾兆之应,将在哪个国家?朕很害怕,大家尽量说来,不要隐瞒什么。”众人都推举崔浩应对。崔浩说:“古人有言,大凡灾异的产生,都是由人而起。人若没有过失,妖异之象不会出现。所以人失于下,则灾变见于上,天事恒象,百代不改。《汉书》记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与今天相同。国家之中主尊臣卑,上下有序,百民没有异心。只有僭晋卑陋削小,主弱臣强,累世遭到欺凌,故而桓玄逼夺,刘裕握权。彗孛,为恶气所生,是应僭晋将灭而刘裕篡权的征兆。”众人无人能说出与崔浩不同的话来。魏太宗深信不疑。后不久,刘裕果然废了晋君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南边边镇奉上刘裕改元赦书。当时魏太宗正在野外打鸟,马上驰马召崔浩,对他说:“往年卿言彗星的卜占应验了,朕今天才信天道。”这刘裕就是南朝宋的开国之君。

  这崔浩也懂得延长寿命之法,他的这个方法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五丈原为自己延寿的方法如出一折。崔浩父亲病重,崔浩剪指甲截发,晚上在庭院中仰祈北斗,为父亲请求寿命,请求以身代父,叩头叩得流血。一直祈求了一年多。最后他父亲还是走了。
  后魏世祖拓跋焘即位,左右官员忌恨崔浩正直,一起排挤毁谤崔浩。魏世祖虽然知道他的才能,但也没有办法,罢黜了崔浩,让他以公爵的身份归家闲居。碰到有什么疑难,便召来请教。崔浩皮肤纤细洁白,就如美貌的妇人。而性情敏达,长于计谋,经常自比张良,说自己通古方面还胜过他。既然休闲在家,因此打算修炼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崔浩便拜他为师。崔浩最终等来了对他公正的待遇,他后被晋升崔浩东郡公的爵位,拜他为太常卿。当时正议论讨伐赫连昌的事。群臣都认为这是件难事,只有崔浩说:“往年以来,荧惑星再次守住羽林星,并都形成钩己之状,这就预卜了秦的灭亡。而且今年五星一齐出于东方,这是有利于西伐的征兆,天应人和,时机到齐了,不可失去这个机会啊。”世祖于是自己亲率轻骑奇袭赫连昌的都城,赫连昌军大败而逃。

  崔浩精通天文,喜好观测星星的变化,经常设置金银铜铁于盛着醋的器皿之中,让之发青,夜里若观测到变异现象就立即用铁画纸作字以便记述其变化。魏世祖常常来到崔浩的府第,经常问及怪异之事。对崔浩信任之极。
  但崔浩之死也是魏世祖下令杀的,而且是满门抄斩。当时魏世祖命令崔浩修国史《国记》,著书著成后,郗标谄媚崔浩,在大街立石头并在石头上铭刻《国记》的内容,往来的人都在议论北魏皇族的一些事。这魏世祖就来劲了,心想,我们家的这点事儿,你崔浩总往外说干啥,这惹得老百姓都知道我的底细了。结果把崔浩抓起来一审,崔浩承认受贿,崔氏氏族全门抄斩。因为崔浩主张灭佛,引起了不少人的忿恨。到崔浩被抓后,安置在囚车之内送到城南,数十人在其头上撒尿,从宰司之官到如此被杀被辱的,没有像崔浩这样惨的了,世上之人都以为这是报应的结果。

  崔浩为什么会主张灭佛,佛、道两家在北魏都有什么神通,为何会在北魏时期结成仇人,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什么大举灭佛。具体内容,请看下期。
  日期:2014-09-03 22:59:00
  佛道历史上的第一次斗法
  在北魏,佛教达到了空间的发展,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本土的道教与佛教的争斗,佛道两教各种斗法,直接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的发生。而佛道两教在北魏期间的种种神人神迹,也让人津津乐道。
  佛教从国外传入,还要从汉武帝时说起,当时汉武帝让霍去病讨伐伐匈奴,到达皋兰,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经过居延,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大获全胜。匈奴贵族昆邪王杀死休屠王,率领部下兵马五万人前来投降汉武帝。汉武帝获取了他们制作的金人像,那就是中国最早的佛象,汉武帝比较喜欢鬼怪之事,于是把这种金菩萨视为大神,陈列在甘泉宫。金菩萨大约高3米多,汉武帝经常烧香按礼跪拜。佛教从那时开始才传入中国。

  后来汉代与西域开始往来,派遣张骞出使大夏返回后,说是大夏国旁边有身毒国,又名叫天竺国,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张骞听说那里有一种叫佛教的宗教存在。到了汉哀帝的时候,博士弟子秦景宪接受大月氏王派来的使者伊存口头传授佛经,这下子佛教开始传开来了,这对于从没接触过佛教的汉朝人民来说,是既不相信也不理解,人们纷纷议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佛教的兴起缘于当时东汉孝明帝的一个梦,孝明帝夜晚梦见金菩萨颈项上有日光闪耀,然后飞起来在宫殿中飞行,这把他可吓坏了,于是向群臣请教,当时的大臣傅毅的一句话定了乾坤,这傅毅说,这是佛。于是孝明帝派遣郎中蔡惜、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到天竺国,摹写佛教经籍与图像等。蔡情等人带着和尚摄摩腾、竺法兰等人返回洛阳。从此中原有佛教僧侣相佛教跪拜等宗教仪式,这蔡惜还带回了佛经《四十二章》以及释迦牟尼的立像等。孝明帝让昼工昼出佛像,放置在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佛经则封藏在兰台石室中。当时,蔡情回国时是用白马驮着佛经到达的,朝廷便在洛阳城雍门西面建造了白马寺。后摩腾、法兰都是在此寺中逝世的。

  佛教在北魏时的兴起,最开始靠的是一些“神迹”,走的其实也是道家的路子。当时魏明帝曾经想拆毁皇宫西面的佛塔。外国沙门便用金盘装水,放在佛殿前面,将佛舍利投放在水中,水面上立即生出五色光线,于是明帝惊叹道:“如果不是有神灵从中动作,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异常现象呢?”便将佛塔迁徙到大道东面,并为佛寺建造环绕周阁百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叫惠始的和尚,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消灭姚泓后,留下儿子义真镇守长安,义真及其僚佐都很敬重惠始。义真离开长安时,赫连

  屈丐率兵追击并打败了他,教俗人士不论少长都被坑杀。惠始身被刀剑砍刺,却丝毫不伤,兵众大感奇怪,就将此事向屈丐报告。屈丐大怒,把惠始召到面前,亲自用宝剑砍击,仍然不能伤害惠始,
  于是害怕向惠始道歉谢罪。魏武帝最开始也挺敬重他,据说这惠始有五十多年没有睡觉。有时赤脚行路,虽然踩在泥土上,但不沾泥尘,两足颜色愈加鲜白,时人称为白脚师。后在八角寺去世,去世时整齐洁净端庄打坐,僧徒围坐在周围,凝然平静看他断气。停尸十多天,坐禅的姿势不变,面色也始终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当时全国上下都感到惊异。便将他埋葬在寺内。过了几年,朝廷下诏令城内不能埋葬死人,便移葬到南郊之外。此时,惠始已经死了十年了,打开他的棺材时,惠始像生前一样,一点也没有腐烂。为他送葬的人多达六千多人,无不感动得痛哭流泪。经历后来的毁佛事件,仍然完整地立在那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