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怪力乱神”》
第22节

作者: beyond1818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起北魏毁佛,这可是北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以平定天下祸乱为要务。与道术相比,一直没太把佛教放在眼里。后拓跋焘遇到了一个人,叫寇谦之。这个人在历史上可了不得,是北魏时最为著名的天师,他本身是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代表人物,他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两个人认识后一拍即合,皇帝认为清净无为的道术,有修炼成仙的明证,便信奉这种道术。当时司徒崔浩博学多才,我们在上段文章时专门提到了他,皇帝常常为国家大事拜访他。崔浩信奉寇谦之的道术,特别不相信佛教,与皇帝谈论佛教的时候,经常说佛教是荒诞的,是社会上耗费钱财的祸害。皇帝比较相信他,但还未到打算大规模灭佛的地步。

  后来一件事情引发了灭佛的事件,吹响了道教向佛教宣战的号角。当时盖昊在杏城反叛,皇帝便出兵讨伐,到达长安。原先,长安沙门在寺内种了麦子,皇帝的饲马官将马匹牵到寺内麦地裹放牧,皇帝来到寺内看马,沙门备办酒席给皇帝的侍从官吃,这侍从官在饮酒间进入僧人的厕所,看到里面竟藏有很多兵器,便出来向皇帝作了汇报。这下子把魏太武帝气坏了,说:“这不是僧人平常所需要使用的,肯定是与盖昊通谋造反,计划谋害人命的!”于中命令有关部门立案侦察,将全寺僧众诛杀。结果随后更让魏太武帝生气的是,检查没收财产时,发现了大量酿酒工具和州郡长官及富豪寄藏的财物,达数以万计。又发现秘室,是专门用来与富贵人家妇女私下**的。正当皇帝对僧人如此胡作非为感到愤怒时,崔浩也感到十分生气,于是向皇帝提出禁毁佛教的建议,皇帝于是下诏诛杀长安所有僧人,焚毁佛像,敕令留守京城的中枢官员向各地发布命令,按照长安模式诛杀所有僧人,焚毁所有佛寺。如果谁私下藏了僧人,必须交给官府,过期不交,满门诛杀。一些大臣劝阻,但无济于事。在这次毁佛开始时,寇谦之与崔浩同在皇帝旁边,寇谦之与崔浩的意见当时不一致,认为不该灭佛,与崔浩苦苦争论,但崔浩不听,谦之便对崔浩说:“你近年内便要遭到杀戮,满门灭绝。”结果四年后,崔浩满门被诛杀,各种刑罚都用到了,时年七十岁。这样,佛教沦废直到魏太武帝去世,后慢慢又恢复了起来。

  日期:2014-09-03 22:59:00
  外来的和尚没念好经,本地的道士却一直比较不错。道家的本原,出自于老子。根据老子的说法,他是在天地出现之前出生的,是为拯救世界万类而来的。在天上居处在天帝所居住的玉京,是天地神王的宗主;下凡来则居处于紫微官,为飞仙之主。秦始皇、汉武帝心甘情愿地归心于道家,汉灵帝在濯龙安放大伞盖,设置坛场举行典礼。等到张陵在鹄鸣山得道成仙,接着便开始传授天官章本,弟子相互传授,道教大规模流行开来。道教的书大多秘不示人,不是道教徒不能随便看到。道教有众多的奇方妙术,比如熔化金玉,画符点水等,最高级的方术是可以让人羽化升天,相对差一点的方术是让人可以消灾弥祸。在北魏的时候,魏太祖拓跋珪非常喜欢老子之言,董谧便投太祖所好献上服食仙经数十篇。这拓跋珪挺高兴,专门设置了仙人博士一官职,设立仙坊,煮炼百种草药,封禁西山以便为其炼丹提供所需的柴,让犯有死罪的人做服食丹药的试验品,但这些人不是出于本心信奉道教,大多服药后死去从而使丹药的效果无法验证。但仍没影响拓跋珪修炼的信心。当时的太医周澹苦于煎采劳役,想停废此事。没人办法,便暗中让妻子向仙人博士张曜的妾行贿,从而得到了张曜的受贿证据。张曜害怕因此而犯死罪,便向皇帝请求修炼辟谷。太祖准许了他,并给予他所需的费用,为他在苑中建造静堂。而炼丹药的官员仍旧没有停息。

  到了魏太武皇帝拓跋焘的时候,出现了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他早年喜好仙道,怀有弃绝世俗的心愿。少年时修炼张鲁的道术,服食饵药,经历多年而无效。据说,这种幽深的诚意感动了上天,有个仙人名叫成公兴,不知是哪里人,到寇谦之姨母家做工。寇谦之曾前去看望其姨母,看到成公兴形貌强壮,干起力气活儿来不知疲倦,就请求将成公兴雇到自己家中代自己劳动。于是带着成公
  兴回到家中,让他开垦住宅南面的枣田。寇谦之则坐在树下学习计算,成公兴劳动勤恳卖力,并不时地前来看谦之计算。寇谦之便对他说:“你只管劳作,为何要来看我做事?”几天后,又来看谦之计算,如此反复不已。后来,谦之计算七曜,遇到了一些弄不懂的问题,显出迷惑不解而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样子。成公兴对寇谦之说:“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寇谦之说:“我学习算术多年,而近来计算《周髀》有些不符合,因此自己感到惭愧。不过,这不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何必要问。”成公兴说:“先生试着按照我说的做一遍看看。”果然一下子便解决了问题。谦之对此非常佩服,不知道成公兴究竟有多大学问,便请求拜他为师。成公兴坚辞不肯。不久,成公兴对谦之说:“先生如果有意学习道教,能否与我一道隐居避世?”寇谦之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成公兴便让谦之洁净斋戒三天,然后同入华山。让寇谦之住在一座石屋里,自己则出去采药,回来后便与寇谦之一道服食所采草药,吃完也挺奇怪,不再感到饥饿。又带着寇谦之一道进入嵩山。那里有三重石室,成公兴让寇谦之住在第二重石室内。一年后,成公兴对寇谦之说:“我出去后,将会有人送药来。你得到后只管服食,不要感到怀疑和奇怪。”不一会儿,果然有人送药来,都是一些毒虫臭恶的东西,谦之害怕至极,马上逃了出去。成公兴回来后问谦之有关情况,谦之据实作了回答,成公兴叹息道:“先生未必能成为仙人,只能成为帝王的师傅了。”成公兴跟随寇谦之七年后,对寇谦之说:“我不能在此久留了,明天中午就应当回去了。我死后,麻烦先生为我洗沐一番,自然会有人来迎接我。”说完后,成公兴便进入第三重石室,在那里死去。寇谦之恭谨地为他沐浴。第二天中午,有人前来敲门,寇谦之出去一看,原来是两个童子,一个手里拿着法服,一个手里拿着钵和锡杖。谦之将他们引进石室,来到成公兴尸体旁边,成公兴忽然爬了起来,穿上法服,持钵执杖,走了出去。原先,曾有京兆灞城人王胡儿,他的叔父去世后,显示了一些灵异。曾经将胡儿带到嵩高一座山峰上,一块行走观望,看到一些金屋玉室,其中有一座屋宇特别珍奇美丽,而里面空无一人,门楣上题名为“成公兴之馆”。胡儿感到奇怪,便问他叔父,他叔父说:“这是仙人成公兴的馆舍,因为他曾失火烧了七间屋,而被罚谪为寇谦之的弟子七年。”随后寇谦之在嵩岳坚守修道志操,专心致志,始终不懈。在神瑞二年十月乙卯,忽然遇上大神,乘云驾龙,由百灵前后簇拥着,仙人玉女随侍左右,集中停止在山顶上,自称为太上老君。对谦之说:“以往辛亥年,嵩岳镇灵集仙宫主,上表给天帝,说是自从天师张陵去世以来,人间缺乏仙职,那些想修善成仙的人,没有师傅可以师从传授。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正直,行为符合自然法则,才能堪任师长之首,可以处在师位,我因此前来看看你,授给你天师之位,赐给你《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号为‘并进’。”又说:“我这种经诫,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不曾传于人世,如今运数已到,应当传授给人了。”传授给寇谦之服气导引口诀的方法。于是,寇谦之得到了辟谷的方法,修炼戍了气盛体轻、颜色特别美丽的程度。弟子十几人,都得到了他的道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