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这对于当时一文不名的李淳风来说,还是有了广阔的空间。他首先制作了一个观察天相的浑天仪,开始观看前朝的历法,总结归纳,并记载每朝天文历法的得失。把心得编成了《法象书》给李世民看,后来就不停地升官,最后升为
太史令,成为专门掌管天文历法的人。一次唐太宗得到一个秘密谶文,预言:“唐代中道衰弱,三世之后,有武氏女子代唐为王。”拿着去问李淳风,李淳风看了看,掐指一算,回答说:“这种征兆已经形成,已在宫中。再过四十年为王,称王后屠杀唐朝子孙,唐朝子孙将尽。”唐太宗听完心里一紧,说:“我查出来杀掉她,如何?”李淳风说:“这是天命,不能杀掉她,如果搜杀的结果是杀了很多人,却没杀死这个人,那就会有太多无辜的人被杀了。而且这个人四十年后就老了,老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虽然承受了帝位,江山改了姓,但不能灭绝唐室。如果杀了她,肯定会再产生出另一个年轻气盛的,到时候肆意乱杀,那么陛下的子孙就没有幸存的了!”唐太宗无可奈何,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意见,没有追查。这武则天躲过一劫。那么,这李淳风为什么要保武则天呢,难道李淳风和武则天认识吗?
在史书里,没有一点这方面的记载。我们从年龄上来看,李淳风是公元602年出生,670年去世,活了68岁。武则天是公元624年出生,公元705年去世,共活了81岁。而武则天是公元690年称帝的,唐太宗死的时候是公元649年,武则天掌权的时候是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有病,不能上朝,让武则天处理政事。而武则天出现干政的迹象是在659年前后。从时间上来看,李世民是在唐太宗活着的时候和唐太宗说这些话的,当时的武则天在朝廷里根本不受唐太宗的重视,是后来他儿子李治喜欢武则天,武则天才登上历史舞台的。当唐太宗时,武则天什么都不是,甚至在后宫都说不上话,所以李淳风说的这些话,应该真是他推算出来的,没有个人的一些东西在里面。一个人不会傻到即揭发武则天,又去保护这个女人。
李淳风在朝廷里,根据天象的变化预测结凶,没有一次不准的。当时研究律历的术家们认为李淳风有鬼神相助,不是光靠学习就能达到那种效果,大家都觉得李淳风很神秘。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李淳风很懂得包装自己,让每个人都看不透自己,这是最容易成功的。同时,他本身也真是有真才实学,否则很容易露怯。
在一些野史和纪闻中,也有对李淳风的种种神奇进行夸张和编造的,都是市井之言,不足为信。
李淳风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和袁天纲写了一本《推背图》,是中国历史上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这本书预测到了此后历代王朝的兴衰变化,甚至有人说预测到了当代。历史上都说这本书是唐代的李淳风和袁天纲所写,但是翻遍了《旧唐书》和《新唐书》,根本没有《推背图》这三个字和任何关于这本书一丝一毫的介绍。李淳风经典的著作都在正史里有介绍,那么为什么《推背图》没有写在正史里呢?难道《推背图》与李淳风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难道是历朝历代的人是在利用这本书的名字,自己不断地往上写一些当世的预言,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且听下回分解。
日期:2014-10-09 23:04:00
神秘的《推背图》
相传《推背图》是李世民让李淳风和袁天罡编的,李世民看中了李淳风和袁天罡的预测能力,所以下令让他们俩推算一下大唐国运,结果李淳风越推越上瘾,推到了2000多年后的中国,后来袁天罡看这么推就没头了,拍了拍李淳风的背,提醒他别在推算了。结果留到现在的《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个图像都画有寓意的图,线条都比较简单,每个下面附有预言的谶语和一首解释的律诗。但这些都是一些传说,众口相传的,在二十四史中反映唐朝的《旧唐书》和《新唐书》里没有一丁点的记载,那么这么详尽的关于《推背图》的介绍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唐朝的正史中没有《推背图》的介绍呢?
翻阅史料,最早提及这本书名字的是在《宋史》里,只有《推背图》这三个字,没有关于这本书任何的介绍。到了《元史》里,也只在一个皇帝的本纪中提到了《推背图》,只说了民间谁有私藏《推背图》的,都会被列为犯罪,关于这本书的介绍,也是啥都没有。正史里没有介绍,那么别的史书里是否有介绍呢,还别说,真有。岳飞的孙子岳珂写了一本朝庭见闻的笔记《桯史》,里面有一段关于《推背图》的介绍。说什么呢。说这《推背图》是唐朝的李淳风写的,唐朝末年的时候发生五季之乱,军阀朱温篡夺皇位,建立后梁。王侯纷纷屈起,大家都想当皇上,当时《推背图》那是备受欢迎。宋朝兴起后,赵匡胤当上了皇帝,怕老百姓都看这种书,容易被迷惑,有造反之心,于是开始把《推背图》列为禁书,然后设立严刑,谁私藏就收拾谁。但是这本《推背图》已传了数百年了,民间有都是,想要都收上来也很费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上奏朝廷说:“这看这本书的人太多了,都收拾了好像不太可能。”赵匡胤一合计也是,最后说:“那就别把他列为禁书了,把《推背图》改一改,把其中对朝廷不利的东西全都改掉,出个一百多个版本,让它们与老百姓手里私藏的老版本混在一起,那老百姓就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了,久而久之,自己就把《推背图》给扔了。”这招还真是高,果然奏效了。市面上大量的各种版本的《推背图》都流通开来,大家一看,都不一样,也分不清哪个是最原始的版本哪个是改后的,结果大伙就都不信了。
关于这小段记载,可信度还是较高的。但这个故事都是他在朝廷里工作时,听别人说的。虽然岳珂与宋有仇,写《桯史》中,也多是对宋朝黑暗的抨击。但是写的这一段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他没有必要编这一段瞎话。但是别人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推背图》是否真是唐代的,是否是李淳风所著?其实各朝都非常重视预言类和周易类的书,比如唐朝就有众多版本的《周易论》写入了正史的《艺文志》中,这是各朝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而《新唐书·艺文志》里的唐朝知名人士的此类作品更是老了去了,但是唯独就没有传说中李淳风的这部《推背图》。如果是李淳风所写的这本书,编史人不会不把这本《推背图》写入旧、新唐书里,可见第一,这本书是李淳风写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因为当时李淳风在当代那名气是非常大的,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经基本上成为了神的象征,通天文,晓地理,无所不知。唐末混乱时,估计唐末期有人就假借李淳风的名义,写了这本《推背图》,来达到他们夺取政权的目的。而当宋建立后,社会稳定了,就不需要这本书了,所以将这本书抛弃了。从宋以后来看,基本上是每逢朝廷动乱的时候,这本书都会适时出现,总会出现与当时的政治相关的内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