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左边功德栏,是清一色的胡姓信士,也就是这些捐舍人都是洞心村人或其族人,时间是“大清嘉庆十年季夏月□六日谷旦”,即1805年六月,距今200多年,属古人所写碑刻。古人是怎样来解读先师的身份的呢?让我们把全文进行一次整体翻译吧:
“传闻:龙池寺先师英武恭敬而遁入空门,其实就是某皇帝;某皇帝推崇儒学并登上圣位,这不是某皇帝吗?!某皇帝因为忠义节孝、聪明贤能,获先皇赏识而继承皇位,可他禅位于后王,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千古一人。……先师长于以严肃而隆重的礼节来祀祭先人和神灵,百姓的财产因有神灵的护佑也就平安无事……先师修建王庭住所,用来扶贫济困,因此声名远播。呜呼唉哉!先师的精忠日月可鉴;他气概豪迈,使国家山河增色;他振兴纲常,崇兴儒教、佛教、道教……权管天下人才。如此这般必然招来祥瑞,行善修德必有回报。大清嘉庆十年(1805)季夏月□六日谷旦。”
在上面的译文中,我把“帝君”译为了皇帝,可能很多人就会有意见,说我尽往皇帝这方面想,怎么不把它译成神灵呢?其实,文中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在世时为“王”,死后为“□帝君”,这就是帝王,所以我把它译成皇帝。由于他在这里修了“王庭”,所以没来过永州,没在永州修过“王庭”的人,没在永州“王庭”做过经管人的人,当然不是这篇文章中的“先师”,更不能指龙池寺的先师。
这篇《先师武穆而空碑》中的“先师”与《缘化袈裟记》“大明皇朝先师铁峰”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用碑文自己来表述吧。
①《缘》碑副标题中有“师亡代立”,即退位当和尚;而《先师武穆而空》碑中有“先师武穆而空者,□帝君也”,即“先师英武恭敬却遁入佛门,其实他就是□皇帝”。这两句话意思不是一样的吗?
②《缘》碑中的“师祖曰:‘为师忽秉浮屠宗教,惟安定郡燕’”与《先师武穆而空碑》中的“(先师)上继先圣,下开后王”意思不是一样的吗?
③《缘》碑中称龙池寺的创建者为“大明皇朝先师”,而《先师开穆而空碑》中简称为“先师”,地点相同,称法相同,它们所指不是一样吗?
④两碑都是洞心村胡姓人氏,只是时间上有差别。后者开头就用“盖闻”表示他们立碑,是因为“听说”,他们修葺“先师纪念馆”是因为“修德获报”。《缘》碑成为传说源,而《先师武穆而空碑》而成为他们修葺先师“纪念馆”的原因文字。
从以上四条,完全可以证明,《缘》碑中的“大明皇朝先师铁峰”与《先师武穆而空碑》中的“先师”系同一人,因为二者的身份经历都相同,都是逊国为僧的帝王。
《缘》的副标题译“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中有三个通假字,把通假字还原为原字就是“小行德祖梅等师毋代位之记叙”,把它翻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先师铁峰)遣官致祭德祖、梅祖等人陵祠并告退位为僧的记事叙文”。我们的这种解读,有《古人留存的《先师武穆而空碑》支持,铁峰先师在龙池寺为僧前是位皇帝,也就是正确的解读。
当然铁峰先师是不是皇帝,还有其它族谱以其乐善堂章程碑刻的记录,我们留作后面章节来解读。
日期:2014-10-15 23:35:27
《先师武穆而空碑》又多认了两个字。现将这两个字发出来,见下图。
这两字的确确认过程如下:
1.“渚”字的确认:这个字在碑照中,左边的三点水,右边上部的“老字头”是完全能够认清的。根据这个残存笔画,我们在康熙字点查左右结构含三点水的字,共1035个,而具具有上述笔画的字只有三个:“渚、洘、涍”。而此字上方正好是个“者”,对比看得不太清的笔画,这个缺笔画的“日”中间那一横,还是看得清,与“孝”的一横有明显差别。所以这个缺字笔画字为“渚”。
2.“峰”字的确认。这个字在碑照中,顶部为“山”、下部为“丰”是看得较为清晰的,中间反问旁的一撇、一捺的收尾笔留下的痕迹也较为清晰,故此字应为“峰”的异体写法“峯”。这个字与《缘化袈裟记》碑中的“铁峯”写法是一样的。
认请这两个字后,全句就变为“盖闻:先师穆而空者,渚帝君也;帝君文宣而圣者,峰帝君耶。”确定这两个字,就坚决地否认了有的人,人为地认为它是写关圣帝君、写岳武穆、写先师孔子的谬论。
特别是“峰帝君”一说,就证明了这个先师是指龙池寺的铁峰帝君。但为什么为称为“渚帝君”呢?我们认为,由于这块碑写于清代咸丰十年,是清朝,清朝人写“朱皇帝”三字,是个避讳,是不是把“渚”谐音“朱”呢?这里我们不下结论,让各位阅文者,自己作结论。或等看完全后面所有的文章后,再作结论。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日期:2014-10-21 14:20:31
第九章:与吾艾文君商榷(一)
——词语的含义要紧扣原文
天涯论坛上,我发了个帖《建文帝去哪儿了》。前些天“吾艾文”君在帖上砌三楼,也放了三炮,开宗明义地指出我所列举的证据尽是伪证据。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吾艾文”君便大放厥词,分别对三块碑刻的部分词句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帖子发出来后,很能蛊惑人心。其实“吾艾文”君的这三个帖子就是“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无理的瞎闹”。所以,今天特撰此文与其商榷,以正视听。
一、吾艾文君对《缘化袈裟记》的解读是无根的浮萍
(一)碑刻上的是“小行徒”吗
《缘化袈裟记》碑本来就剥落、破损,但是正副标题却是清晰如初。我们把副标题识读为“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而吾艾文君却将其认读为“小行徒祖梅等师亡代立”,并依一字之差,定义我们证据尽是“伪证”。是谁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呢?
下图为副标题中的“德”(吾艾文君以为“徒”)
下图为功德栏中的“德”(吾艾文君对此字置之不理)
从副标题截图看,此字不像是“徒”,即使把“心”当“止”看,中间还多出一横;但天无绝人之路,碑刻的功德栏内有这个字的完整写法,前后文字还完全一样。所以此字应为“德”,而非“徒”。
这么明显的“德”,为什么就被吾艾文君辩认为“徒”了呢?其实他是想将此“徒”与“小行”结合为一个固定词,变成“小行徒”,然后,“祖梅”变成一个僧人的名字。
如果“吾艾文”君将此字辨认为“德”,中国词典上则没有“小行德”,硬要将它看成一个词,就属生造词。
(二)祖梅是个和尚吗?
吾艾文在他的贴子中,大言不惭地说:“祖梅是个和尚,碑文中多次出现他——梅就是指他”。吾艾文君此说又是一个“无根的浮萍”。
祖梅是不是和尚,碑文中有交侍。请看碑文截图——《师之恩家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