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信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由于年事已高和生养众多孩子的劳累引发的伤病已经无力抚养未成年的孩子,从江忠信有记忆的时候起,妈妈江刘氏大半时间都卧病在床,只有父亲江存福还勉强能够佝偻着身子下地干点农活。所以江中信和几个未成年的妹妹都是靠哥哥嫂嫂们的照顾长大的。哥哥嫂嫂们在自家的孩子不多尚有余力的时候对小叔小姑还能尽到抚养的职责;自家的孩子一多,生活困难连自己家的孩子都吃不饱一个个都没好脸色看了,大嫂推二嫂家,二嫂推三嫂家,没谁愿意养这些比自家孩子大不了几岁的小叔、小姑们。所以江忠信的童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靠着湾里面叔叔伯伯、哥哥嫂嫂们的施舍,饥一顿饱一顿地活了下来。
在江忠信的左手上有一片伤疤,覆盖了整个左手上臂和手掌背部,红色的瘢痕像山中老树的根系一样包裹着整个上臂,看上去狰狞可怖。这是他在10来岁的时候,为争抢一块烤红薯,在大哥家中被侄儿侄女们推进了火塘中烧伤的。那些娃娃们本能地讨厌这些不请自来的小叔、小姑们跟他们争夺食物。还好是冬天,不然光是伤口感染都能够夺去江忠信幼小的生命。
湾中的叔叔伯伯、哥哥嫂嫂们中对待江忠信最友好的就是他满叔江存寿了。满叔9个孩子只有长子忠民和幺妹忠蓉活了下来。老大婚后已经自立门户,分家出去生活了。老两口只带着幺妹忠蓉过日子,靠着队上的工分和自留地的产出,日子虽然清贫但是也还能够吃饱穿暖。对于这个隔三岔五来家中蹭饭的小侄儿,满叔和婶婶倒没有像别人家一样像赶偷食的小鸡一样呼来喝去的,而是每次都让他吃饱喝足,还让他慢慢吃怕他噎着了。
日期:2015-08-12 17:03:14
50年代中叶的一个夏日傍晚,上完小学后走了十来里乡间小路回家的江忠信,像往常一样在满叔家蹭了一碗冷饭就着咸菜咽下后,来到禾场上纳凉,听老人讲古。不料才到禾场不久就觉得腹中绞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越来越厉害,痛得他满头大汗,在禾场上打滚。有老人看出是得了肠绞痧——民间的传统说法,把肠绞痛、阑尾炎、肠套叠等统称为肠绞痧,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连忙派人回家通知江忠信的父母。
报信的人来到江忠信的父母家,告诉他们家小五犯了肠绞痧在禾场上打滚,快要不行的时候,江忠信的母亲抬起头,问道:还有气没有?要是断气了就叫他满叔用床草席裹了,埋在后山吧。
乡下的讲法,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大为不吉,特别是不能亲自去埋夭折的孩子,否则小鬼会缠着父母不放的。
江忠信的父亲江存福喃喃地说道:小五还没断气呢,还是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去看看吧,说不定还有救呢。
救,那什么救?女人看着只剩下房梁和柱子的家,犹如水洗一般,声音高了几分,男人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也没有再吭声。
在禾场上打滚的江忠信最后疼得晕了过去,再次醒来时候发现自己被裹在草席中被满叔扛到了后山。那天的月光很好,照得后山的一草一木都看得分明,满叔正在月光下分离地挖着坑,婶婶带着九妹忠蓉在一旁瞅着。本来满叔不想让老幺跟来后山的坟山的,怕惊吓了小孩的魂魄。不过幺妹跟小五一向玩得好,听到他在禾场上得病了就赶来了,一直不肯走,满叔没法,只好叫着婶婶看着她免得到处乱跑冲撞了老爷或者是山中的大仙。
看到江忠信悠悠醒转,幺妹惊喜地喊道:五哥活过来了,他的手在动呢!满叔看着小侄子的眼睛,心中有些犹疑。肠绞痧过去在乡里认为是绝症,哪怕到乡镇卫生院去治,可能也得做手术能不能救回来还是两说,光是费用也负担不起。要是自家的孩子幺妹得病了,他会全力救治,可是这毕竟是人家的孩子。
满叔瞅了小侄儿一眼,准备转头下山,天亮再来看他咽气没有。江忠信看到满叔转头的动作后,心中一片冰凉,把他一个人放在山上,不说山中的野狗、狐狸、老鼠等动物会伤害他,光是病痛也让他没有生路,他前面的一个小哥就是因为肠绞痧而死的,患病后在柴房中整整哀嚎了一天一夜才断气。江忠信把目光转向婶婶,婶婶也低下头回避他哀求的目光,最后江忠信只能把希望放在抱在婶婶手上的九妹,忍着疼痛说道:九……九妹,求…求满叔,不要丢下我。
九妹看着五哥疼痛得脸都扭曲得变形的狰狞表情,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下来,抱住父亲的大腿哭着说道:爹爹,你救救五哥好不好?你把他丢在山上他会死掉的!我不想五哥死!
满叔叹了口气,摸了摸幺妹的头,蹲下来用火镰点了根旱烟,抱着头吧嗒吧嗒抽了起来,火光一明一暗,江忠信的心也是忽上忽下,那一根烟的时光是江忠信一生中最为漫长的时光。
抽完一根旱烟后,满叔终于下定了决心,解开草席,背起江忠信往十数里开完的乡镇卫生院赶。
等到赶到回龙乡卫生院天色已经是黎明,医院里的大夫刚刚起床洗脸就看到一位老农背着孩子撞进医院。
算江忠信福大命大,到医院最后确诊是阑尾炎,开刀做了手术抢救过来了。要是再拖上一段时间,阑尾穿孔腹腔感染以当时乡下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是无法救治好的。哪怕是普通的阑尾手术,乡卫生院都医死过好几个,毕竟都是些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赤脚医生。不过那时候的人命不值钱,乡下的村民觉得做开肚子肠子的手术,死了不奇怪,没死才是奇迹,祖宗保佑,所以哪怕是死了人也没谁找医院的麻烦。
日期:2015-08-16 17:22:07
九妹
九妹的胆很大,从她小小年纪就敢跟满叔上后山,救回五哥江中信一条性命就可以看出;九妹的心气也很高,她的学习成绩自幼就很好,在回龙区中学一向名列前茅,65年她本来可以报考中专跳出农门的,但是九妹想到跨过黄河、大江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落户生根;中专生虽然也跳出了农门,算是国家干部,但是多半在本地区或者省内上学,最后都会分配回地区和县上甚至乡镇工作的。所以九妹江忠蓉忍住了诱惑没有报考中专,而是选择了省重点中学县一中。
作为一个乡下的女孩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许多农村男生的家庭第一选择都是报考中专,中专考不上再去读高中,何况是女孩子,在村中的老人看来,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根本不需要读什么书,上个小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足够了。
九妹的高中才读了一年,就碰上了66年文化***爆发,高考招生取消,九妹成为老三届学生中的一员,68年高中毕业后,城镇户口的同学们成了知青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农村户口的江忠蓉也就回到了樟树湾村,跟着满叔修理地球。村里人都把她当做一个笑话看:满叔也是太娇惯九妹了,任凭一个女娃娃瞎胡闹?要是当初满叔霸下蛮,不听话一顿打,非让她去考中专,靠上的话也是国家干部跳出农门了,至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农活啥都不会干,最后还不是回村里来面朝黄土背朝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