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22 18:58:59
跟随老彭头学习国学不久后,师傅给江少文起了一个字叫做慎之。本来他给江少文起的字是尚武,“少文少文,不就是粗鄙不文、一介武夫嘛,那就叫尚武好了。”师傅说道。
“才不是呢,我爸爸说了,少文的意思是年纪轻轻就很有文化,少年登科的意思。”江少文辩解道。
“那也不好,就像方仲永一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彭老头说道。
“谁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做官要趁早、出名也要趁早,发财也要趁早。”江少文不服气地说道,这话是他在瀚江听姑姑闲聊说的,后来才知道是张爱玲的名言。
老彭头有些诧异地看了江少文一眼,想不到一个小孩能够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他古书读得多,张爱玲的文章却是没看过,自然不知道江少文是剽窃的,没再纠缠这个问题,说道:“若个书生万户侯,少文也没啥不好,做个武夫也不错,解放军吃香得很,参军还要走后门呢,你的字就叫尚武吧。”
“我才不要做一介武夫呢,我以后要考大学做个大学问人。再说我弟弟叫少武,我字尚武,岂不是跟弟弟犯冲?我不要字尚武。”江少文说道。
“哟,看不出啊,小小年纪还懂得兄友弟恭啊。”老彭头夸奖道,帮江少文重新取了一个字:慎之,也就是不要莽撞、冲动,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在老彭头家有许多古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侠五义》、《聊斋志异》、《搜神记》、《荡寇志》《三言二拍》……甚至还有还珠楼主的《蜀山》,以至于一段时间江少文甚至想跑到蜀山去寻找仙人学飞剑,被彭老头狠狠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批判了一通,从子不语怪力乱神、信奉谶纬之说的王莽败亡到周武王不迷信枯骨蓍草占卦从而伐纣成功……说明了鬼怪神仙之说的荒唐。其深刻性不亚于江少文到山南县一中上高中后看到的到各位大师从科学的角度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例如气功、特异功能等种种超自然的伪科学现象的批判文章,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本质上来说还是无神论的。
有一次江少文在师傅的枕头底下翻出了一本线装书:《绣像金瓶梅》,因为是竖排的,江少文看得很费劲,才看了个开头,好像是接着《水浒传》西门庆的故事开讲的,师傅就匆匆忙忙走过来,一把夺走了书。
“这书小孩子不能看!”师傅红着脸说道。
“为什么?”
“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有些书不适合一定年龄段的人读。”
“可是这是《金瓶梅》,不是《红楼梦》啊!”
“一样的,他们是一类的书。”师傅解释道。
因为师傅的话江少文把区委电影院上映的《红楼梦》仔仔细细地看了三遍,也没看出啥少儿不宜的情节来。直到上大学后在图书馆借到《绣像金瓶梅》读完后,才知道师傅当年为何如此紧张。想像老彭头偷偷摸摸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模样,江少文会心一笑,觉得这才是人的本性,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师傅。
日期:2015-08-22 19:00:28
人总是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特别是小孩子,可塑性强。在彭老头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江少文也渐渐喜欢上了传统文化,跟师傅的感情也日渐加深。
那个年代正是一个迷惘的年代,经历过反右、破四旧、文丨革丨十年浩劫和计划经济的崩溃,之前的激进狂热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事实上已经破产,伤痕文学和对文丨革丨的批判导致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回城的知青们不再相信任何说教和信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处于重铸之中。
在重铸价值观方面有两种思潮:一种就是大城市和高校中的一些知识份子,主张全盘西化,在北京西单墙上贴传单、最后酿成了大事件;但是在广大的乡下、农村和中小城市,绝大多数国人的心中,民主和自由,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没有这一项。所以呈现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全面复苏,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就要走在老路上,我就要回到老地方:
清明节、七月半等传统节日回来了,人们开始在家中摆设祖宗的牌位,学校里面的老师也开始遮遮掩掩地讲仁义忠孝之类的东西,毕竟这些是几千年来熟悉的文化和传统。
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导致港台文化的进入、《霍元甲》《上海滩》等影视作品的热播、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的流行,其中宣扬的也是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传统文化那一套,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忠肝义胆、虽千万人吾往矣之类的观点。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复古的热潮,江少文也不例外,成为跟随潮流中的一员。
那时候他把“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作为座右铭,每天睡觉前都按照彭老头教的方法打坐半小时,反思自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把修身、养性、持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典范。
其实任何一种理论和文化都有其优缺点。儒家的文化和理论对于修身养性和社会的和谐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儒家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压制创新和思想的发展,本质只是适合小农经济宗法社会,不能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
就像作家王小波所说的,儒家的文化对于一个帝国是在罐子里面养王八,怎么养也养不大。儒家文化只是一个静态的系统中稳定器。而且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鼓励人口繁殖的思想,天然会导致小农经济系统人口绝对过剩而崩溃,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只能是一治一乱循环,不能跳出兴衰周期律,向近代工业革命进发。
哪怕是在古代中国治国之道也是儒表法里,杂以黄老的无为而治,儒家文化只是一个牌坊和工具而已。真正信奉儒家用来治国的如王莽之辈下场都很惨,驱动社会运转的还是赤裸裸的利益和规章制度而非儒家的道德观。
日期:2015-08-23 11:51:23
人总是有感情的动物,朝夕相处,彭老头也渐渐喜欢上了江少文这个小弟子,毕竟区委书记的儿子能够来拜他为师也是有面子的事情。自从少文拜师后,春江镇上街坊的子弟陆陆续续跟他拜师学字的也有10来个,之前他们都害怕过几年再来一次文丨革丨或者破四旧;走在街上人人也都叫他一声彭老师或者彭师傅,再也没有人叫他臭老九或者在背后笑话他文丨革丨事情被剃阴阳头批斗的事情了。
彭老头的两个儿子也都不成才,大儿子文丨革丨前没有考上大学,在镇上摆了一家书摊谋生;小儿子是文丨革丨中的红卫兵,修理地球后又回到镇上,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立业,天天在街上游荡,父子俩开口就是吵架,把他气得半死,因而彭老头把江少文看做是他的孩子一样。
江少文小学毕业来谢师拜别的时候,彭老头慎重地对江少文嘱咐:“慎之,以后你千万不要从事政治!”
啊?江少文那时候正做着考名校、做大官、娶妞妞的美梦呢,不由得反问道:“师傅,为啥啊?张老师不是说读书就是为了做大官、发大财、娶美女吗?你不是教我们背劝学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