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36节作者:
旧时清风 日期:2013-04-02 21:55:56
第八章:弊政
01跑马圈地的快感
当清军在南方节节胜利的时候,他们的领导多尔衮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拿些什么来奖赏这些八旗士兵呢?他给了这群士兵们一个超级大礼包,让他们从此可以躺着做主人,每天衣食无忧。
在以前的社会里,最宝贵的资源无疑就是土地。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掌握了一切,皇帝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超级大地主。因为在名义上来说,天下一切的土地都是他的。百姓们都是租种的皇帝的土地,所以他们才需要向皇帝缴纳赋税。
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所谓的改朝换代其实就是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前面我也说过,一般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由于长期的战争和旧贵族的逃亡,很多土地都会空闲出来。一般新政府都会将这些土地给那些无地的农民,忽悠住一大批人。
多尔衮却不这么想,因为当清军进入关内之后,他们就被华北平原肥沃的土地迷住了。当时满族人所占据的东北地区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还属于北大荒时期,土地非常少,并且极其贫瘠。这群人进入关内看到那么多的良田自然是爱不释手,议政王大臣会议无论怎么开会做出的决定都是立即开始圈地。
最开始圈地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这无可厚非,好东西自然是领导先得了。这时候领导圈地还是很守规矩的,基本上圈的都还是那些明朝皇族、大臣、太监们的无主荒地,这主要就是这些土地一般都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皇帝的,这是以前社会的普遍规律。
可是等到那群满洲大臣们圈地的时候问题却来了,这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靠近北京的土地基本上已经都被爱新觉罗家族圈没了。这群人空拿着多尔衮签发的圈地令,却陷入了无地可圈的窘境。
但是,在中国只有有政策一切都好办,没有条件圈地创造条件也要圈。于是他们这群满族大臣们看到土地就圈,也不管上面有没有人,有人的话就立即出动军队将这些人全部赶走,反正暴力执法的事儿中国历朝历代也都有。当然在圈地的时候,这群人也是任意扩大,明明圈了好几万亩,回去上报却说只圈了几百亩,老百姓们都说皇上圣明呢!
此后圈地的事儿越演越烈。多尔衮为了给八旗士兵发大礼包更是将圈地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的北京附近扩大到了几乎整个华北平原,甚至在新征服的江南地区也进行了圈地活动。
像大家熟知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祖上作为多尔衮直属的镶白旗的包衣奴才也圈得了一大片地,《红楼梦》里面也说田庄每年派人来送野味和岁收入。奴才都能得到这么多地,主人所得那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时圈地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跑马所经过的地方就全是你的啦。当时人称之人跑马圈地。我想那些在马上飞驰的八旗士兵在那一刻一定会有着无比强烈的快感。汉人省吃俭用奋斗几代人才能积累下来的土地,他们在一瞬间就得到了。
最保守的历史学家都估计多尔衮的圈地令至少让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这些人的结果不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就是沦为清朝另一项制度的牺牲品。当然这些多尔衮都不会看到,他早就陷入了对土地的绝对狂热之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汉族投降者对这种圈地运动极为抵制,他们多次上一些危言耸听的奏折给多尔衮说在这样圈下去大清王朝会面临巨大危险的。这些人倒不是出于“为生民立命”的信仰,而是因为他们也是圈地运动的受害者,圈的那些地很多就是他们的。所以这群汉人坚持不懈,几乎每次多尔衮说:“我想圈地。”这群大臣们就跪倒一地,摆出一副忠臣的样子痛哭流涕说:“摄政王请三思,天下民为本啊!”多尔衮看着这些人算是无语了,只能说:“这是最后一次了,这次情况特殊,特事特办。”所以,顺治年间所以关于圈地诏书的最后都会有一句:“嗣后永不许圈。”可是直到康熙二十四年才真正做到了“嗣后永不许圈”,此时距顺治元年的第一道圈地令已经过去了40多年,圈地已经祸害了接近半个世纪。
此时,在遥远的西方岛国英国也正在掀起圈地运动的第二次高丨潮丨,规模和清朝相比毫不逊色。在表面上看,二者的圈地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都是将农田荒废到,开始发展畜牧业。但是英国最终却通过圈地运动圈出了工业革命,可是中国的圈地运动的结果却是全面的倒退,将满族落后的社会组织形式强行推广开来。
在那些充满快感的八旗子弟跑马圈地之时,他们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流离失所之人。原本可以更早来到的太平盛世,在圈地的马蹄中全都化为了齑粉。
无论怎么说,跑马圈地都是大清早期的重大决策失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