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检验了两万具尸体的日本法医讲述的故事》
第8节

作者: 十五帮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我立志从医时起,就已经完全感觉不到尸体的可怕、恶心之处了。
  日期:2014-11-02 15:08:00

  脱去了躺在床上的两个人的衣物,仔细观察尸体就能发现,死者的手脚关节处有轻度僵硬,背部有鲜红色的尸斑。由于尸体还有温度,所以可以推断是五六个小时前死亡的。
  煤气中毒会留下鲜红色的尸斑,这与其他原因造成死亡时留下的红褐色尸斑不同,很好辨别。所以这两个人毫无疑问是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这时,警方又从女人的枕头底下发现两份遗书,一份是写给母亲的,而另一份遗书上则写着某个男人的名字。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原来遗书上写的那个男人竟然正是和女人一起死去的这个人,简直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算女人是留下遗书后再自杀的,那么男人为什么会躺在这个自杀身亡的女人身边呢?
  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有一个独居的女人打开煤气自杀了。接到报案的警察在确认了事件情况并对房间进行例行搜查后,告诉房东第二天会有法医前来验尸。为了保护案发现场,警察在离开之前特意锁上了门。
  翌日,我在警察的带领下来到女人的公寓,警察向房东借来钥匙,将房门打开。
  “啊!不好意思。”
  走错房间了。
  警察匆忙退出来,但看了看周围却发现其实并没有走错。他再次瞧了瞧屋内,被子下面确实躺着两个人。

  这太奇怪了。昨天明明只有一个女人裹着被子死掉的。警察向屋里喊了几声,见没人答应,只得战战兢兢地走到床边,凑过去看那两人的脸。一个男人紧紧靠在女人身边,也死了。
  警察立刻叫来房东,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房东也是一脸迷茫,钥匙明明在自己手里,也不曾有人来过呀。就在这时,警方找到了男人的遗书,这个谜团也才得以解开。
  原来这两个人十分相爱,但家人却不同意他们结婚,所以女人打开煤气自杀了。毫不知情的男人来到公寓,发现女友已死,自己也跟着喝下氰**自杀了。男人手里拿着公寓的另一套钥匙。这场事件也引起不小的骚动。
  那么本次事件是否也和那起事件一样出人意料呢?
  日期:2014-11-02 15:31:00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女人今年28岁,是一个酒吧的女招待。四年前,她在酒吧结识了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家,作了人家的情人。此后她收入颇丰,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

  男人今年31岁,是女人所在的那家酒吧雇用的经理,有时会背着企业家和女人偷情。不过最近企业家有了新的情人,女人被无情地抛弃了。她不仅受到了精神打击,每个月还拿不到企业家给的钱,收入也越来越少。
  四年的堕落生活让女人失去了从困境中走出来的能力,这时男人也恰巧被酒吧解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两个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在女人的邀请下,男人来到了这间公寓。
  女人希望男人能对她的后半辈子负责,她想让男人娶她,说他们可以出钱合开一家小酒吧之类的来过日子。但是男人一直没有告诉女人,他其实已经结婚了,他无法接受女人的这份爱。男人只是单纯来找女人寻欢才会来这间公寓的。
  但是女人一直没有停止对男人的告白,男人原先还附和几声,到后来竟然睡着了。在遗书的最后,女人写道:
  我如此真挚地向你表达爱意,但你竟然睡着了。我终究还是一个人。希望你能幸福吧。永别了。
  女人写完遗书,就将煤气管道扯到床边试图自杀。睡在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上的男人的死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如果真是这样,这起事件就不算殉情了。女人的确是自杀身亡的,但男人却是在睡梦中受到牵连,意外中毒而死的。不过也许有人会觉得,人都死了,这就没什么区别了吧。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过了几天,一切真相大白。原来这两个人都投了保险,由于女人刚投保不久就自杀了,所以保险公司并不负责支付保险金。但男人从未有过轻生的念头,只是碰巧睡在了自杀者的身边才被卷入这起事件的,所以只是意外中毒死亡,属于灾害事故死亡。因为男人签了双倍赔偿的保单,所以男人的家人获得了大笔的赔偿金。
  以前,经常发生有人因为误饮了放在自动贩卖机中装了除草剂的饮料而死亡的事件。这其中,也有人是故意将除草剂放入饮料中,伪装成意外死亡的情况。因为如果被当成灾害事故死亡,那就和自杀不同,不仅会博得世人的同情,还能因此获得保险赔偿。反正都是死,还不如趁机拿一笔赔偿金。这也是一种恶性犯罪吧。
  很多人认为警方的调查太过繁琐,但如果不找出事情的真相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警察揭开事实真相,法医剖析死亡原因,他们互相帮助,维护着这个社会的秩序。
  在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真相。只有通过验尸,我们才能逐渐明晰事情的真相,才能还原死者生前的模样。
  ——上野正彦:《不知死,焉知生:法医的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