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检验了两万具尸体的日本法医讲述的故事》
第9节作者:
十五帮 日期:2014-11-03 12:52:00
安乐死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让人进退维谷。有一对老夫妇养育了一个因患有先天性脑积水而变成智障的残疾儿子。他们总在担心,一旦夫妻两人去世了,这个孩子该怎么办呀?考虑到孩子的未来,他们决定将孩子送到福利院,但院方表示,如果夫妻双方都健在,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福利院是不会接收这个孩子的。
这个孩子就像一个婴儿,一旦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就无法生存。老夫妇绝对不会撒手离开。话虽如此,但院方却以“夫妻双方都健在,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为由拒绝了他们,这种做法丝毫没有解决老夫妇的问题,也完全没有理解他们为孩子考虑的这份苦心。某个记者曾经写到“福利就是让人‘安心’”,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灵的慰藉才是真正的福利。
老父亲因为操心过度患上了失眠症、神经症。有一天,他趁妻子出门时将智障的儿子勒死,自己也打算吃安眠药自杀,却被及时赶回家中的妻子发现并制止了。
法院最终判定老父亲无罪。老父亲认为,只有自己和儿子都不在了,老伴才能安度晚年。他是在认真考虑这些之后,才一时冲动将自己的孩子杀死,并准备自杀的。法院认为,老父亲当时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在犯罪时已经精神失常,所以并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日期:2014-11-03 12:54:00
此外,名古屋高级法院针对安乐死的判决也和这起案件十分相似。有一位52岁的父亲因患有重病每日苦不堪言,医生也向亲属宣布,说病人只能再活一个星期。儿子看不得父亲如此痛苦,就在牛奶中放入农药将父亲毒死了。
法院在一审中判定儿子为杀害尊亲属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但在二审中又判定儿子为受托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3年执行。
当时,检察院认为应判定儿子为杀害尊亲属罪,但律师则考虑到安乐死,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名古屋高级法院十分重视该问题,指出了合法的安乐死需要具备以下六个要件:
(一) 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上看,病人患不治之症并已临近死期。(二) 病人极端痛苦,不堪忍受。(三) 必须是为解除病人死前痛苦而实施。(四) 必须有病人神志清醒时的真诚嘱托或同意。(五) 须由医生亲自执行,无法由医生亲自执行时,须具备医生同意的充分理由。(六) 必须采用社会伦理规范所承认的妥当方法。
本次案件并不符合条件(五)和(六)。在本次案件中,处死病人的不是医生。儿子也没有采用通常意义上能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而是使用农药这种杀虫剂将父亲毒死。因此本案不能被称为安乐死,法官最终判定为受托杀人。
与其在一旁看着病人于痛苦中慢慢死去,还不如让他们少些痛苦尽早远离尘世,这种想法是否更为人道一些呢?只要满足了上述六个条件,就不属于违法行为,就可以被视为安乐死。
日期:2014-11-03 13:07:00
在我刚成为医生后没多久,身为外科医生的姐姐就去世了。在姐姐去世前两三天,她将我叫到病床前,对我说:“既然都是医生,我想你也能理解这份痛苦吧,更何况你还是法医。能不能帮帮我,让我安乐死?”
听到姐姐突然的话语,我惊呆了。尽管主治医生已经通知我们说姐姐只能再活几天,但毕竟血浓于水,我一直坚信姐姐不会死,绝对不会!不论主治医生说什么,我都不相信。我觉得姐姐这么说只是为了逃避一时的痛苦,我还鼓励她说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是几天之后,姐姐还是离开了我们。即便身为医生,在面对重病的亲人时,我依然被感情左右,根本无法冷静地诊断病情、作出判断。这些对话我也一直瞒着我的父母,直至30年后的今天,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日期:2014-11-03 14:07:00
由于养育着重度残疾的孩子,许多年迈的父母都不敢轻易撒手人寰。他们的这种不安往往会导致最坏的结局——就是亲手将自己的孩子逼死。我曾经也遇到过一起类似的事件。
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养育着一个因儿时患有脑炎而变得智障的女儿。女儿过了40岁依然智力低下,如果没有母亲的精心照顾,根本无法生活。于是养家的重任就落在了小儿子的身上。小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因为他还有个智障的姐姐。小儿子不可能抛下母亲和姐姐一走了之。虽然没有明说,但母子俩都为此愁苦异常。
就在那时,母亲的肠胃出现了问题,完全没有食欲。她没去看医生,只是觉得自己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但想到智障的女儿,又不敢轻易死去。考虑到小儿子今后的幸福,母亲很快作出了决定——她用腰带将睡梦中的女儿勒死了。
母亲原本打算追随女儿而去,却被赶回家中的小儿子及时制止了。之后,小儿子带着母亲前去警局自首。
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给一个上吊自杀的老太太验尸。
根据警方的调查,这个老太太因为勒死了自己的女儿被判处缓刑,她是在保释期间上吊自杀的。我一时怔住了。因为这就和一年前的事件联系起来了。
小儿子将之前居住的房子卖掉,搬到谁也不知道的郊外。他后来也结了婚,和母亲、妻子一起生活。但母亲一直认为自己有罪,她瞒着儿子、儿媳几次自杀,却都没成功。时至今日,我的脑海中依然能浮现出老太太最后安详的面容。
此类案件大多被判处无罪或者缓期执行。这些判决虽然看似温情,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只有在穷途末路时,人们才会做这样被逼无奈的选择。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国家应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这些悲惨的家庭,这样才不愧为一个福利国家。
——上野正彦:《不知死,焉知生:法医的故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