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
第29节

作者: tqzrd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09 18:06:21
  二、武王伐纣
  武王接过革命的大旗,继承父亲的事业。
  《史记》记载,武王登位,任命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又任命召公奭、毕公高等人辅佐周公。以往看历史书,看到新王登基任命的一大串官员名单,往往因为觉得枯燥无聊而跳过,后来才发现这一大串名单大有学问:新任统治者既要安抚曾经跟随先王干革命的既得利益集团,又要分羹于力保自己登基的新生利益集团,还要镇得住与自己有过王权之争的实力派王族。如何平衡众多的利益,一直都是多数新任统治者的死穴,其实每一次王权交接都暗藏着腥风血雨。

  武王很幸运,由于跟着父亲干革命的时间长,姬昌时代的既得利益集团跟拥立自己登基的集团基本重叠,所以王权交接相当顺利。只需安抚既得利益集团即可,姜尚继续任太师,有力的说明了武王没有打破旧利益格局的意思,大家放心了。对于王族中的实力派,周公、召公、毕公等,武王及时给大家安排工作,明确了待遇,王室内部也统一了意见,坚决维护姬发的核心领导地位。于是武王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只要干掉商朝,大饼都是我们的,以后慢慢分吧。

  1、军事演习
  武王登位第九年,多数主动或被动投靠了周,武王已经有实力向商朝宣战,但武王仍迟迟不发兵,纣王征讨东夷凯旋而归的英雄事迹大家都是听过的,再衰弱的老虎那也是老虎。一个优秀的猎手,永远懂得等待最佳捕捉时机。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去招惹老虎,那是找死的行为。
  既然暂时还不能打,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搞搞军事演习壮壮声威。于是,武王借口毕地祭祀文王后,顺路前往东方去检阅部队,到达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
  在演习中,武王宣布自己奉了文王之命前去讨伐假象敌人,并把作古多年的文王请出来做中军统帅。武王自称太子发,不敢自己擅自作主。演习相当顺利,大军纪律严明,在渡河的时候,姜尚颁布军令,如果有人落后一律斩杀。果然,船只在渡河的时候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只是其间发生了两个小小的怪事,一是武王渡河的时候,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了。二是渡过河之后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变成一只赤红色的鸟。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叫祥瑞。如果你要问我这些现象是不是真的,我也无法解答。因为太多史书主张天命所归就有祥瑞出现,经常说的有鼻子有眼,我也越来越糊涂了,只觉得曹雪芹的话很高明: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次军演,武王没有明确要求诸侯参加,但响动弄得很大,识趣的诸侯们不约而同会集到盟津,八百多个人汇集一堂,喊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讨伐纣王!但武王和姜尚都淡定的说:不着急,还不是时候,你们不知道天命。于是武王率领军队回去了。
  这一次军事演习,史称“孟津观兵”。其意义不言而喻:首先,观察诸侯的态度——是不是都能不约而同的来参加演习,其次,向诸侯宣传“天命所归”的祥瑞,抢占意识形态的阵地。第三,观察商纣王的态度,衰弱的老虎到底还有多少实力反扑。不过,这一次纣王的表现太让人惊讶了:一些诸侯被灭了,一些诸侯投靠周国,武王闹那么大动静搞了一个军事演习,纣王居然很消停。想当年纣王听崇侯虎说姬昌有异志就囚禁了姬昌,此时的沉默是否太怪异了?是武王已经意识到实力发生逆转不敢挑事?还是周国安插了“商奸”说服了纣王?或者是纣王确实很单纯,以为周朝壮大自己是为了保卫商朝?这一时期能查阅的资料很少,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谁也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证明。

  唯一能确认的是,武王已经通过这一次试探,知道纣王已经是一只病老虎,捕兽的大网已经全面散开,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日期:2015-03-10 14:14:56
  2、牧野之战
  武王在演习的时候说,需要等待天命,什么是天命呢。

  据《吕氏春秋》记载,武王派探子刺探商的情况,探子回报商朝坏人比好人多。武王说:还没到时候,再去刺探。探子一段时间后又回报:贤德的人都跑了。武王仍说:还没到时候,再去刺探。探子再过一阵回报:老百姓都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了。武王说:赶快把这种情况告诉太公,姜尚听了探子回报说:坏人比好人多叫暴乱,贤德的人逃跑叫崩溃,老百姓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叫做刑法太苛刻。商朝已经混乱至极了。

  后世学者解释,这就是武王要等待的天命,要让腐朽的商朝自己玩不下去了,自己再体面的出场。但一部分学者也提出不同的看法,武王等待的天命,其实是另外一个时机:商朝主力军再次讨伐东夷,都城空虚!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孟津观兵两年以后,武王觉得天命到了。
  既然是上天给予的,那就赶紧收获吧:武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商朝都城朝歌,在商国都城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召开了著名的誓师大会。会上,武王发表了热情洋溢地战前演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们今天为何团聚在一起讨伐商呢?因为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户人家就会衰落,同样一个国家被女人控制就会灭亡(此处衍生出一个成语:牝鸡司晨)。但是,大家看看我们的纣王,这家伙为了讨老婆欢心,疏远他的亲族弟兄,轻视对祖宗的祭祀,不听高雅的音乐,自己写一些反动黄色歌曲来听,实在太坏了。我现在要执行上天的惩罚。各位要加油,必须一击即中!演讲稿也是收录在《尚书》里面,叫《牧誓》。

  这个演讲稿非常有意思,按说纣王活剖比干的心,囚禁了叔叔箕子,九侯、愕侯等忠臣被做成了肉酱肉干,种种恶行人神共愤,怎么也应该拿出来在誓师这种大场面晒一晒,激起大家同仇敌忾的情绪。但武王对此居然轻描淡写说纣王疏远亲族兄弟,轻视对祖宗的祭祀,甚至把不听高雅音乐的罪状都拿来凑数,就是不直指纣王的具体恶行。为什么呢?原因估计就是上文分析过的:纣王没做那些坏事,《牧誓》是对当时诸侯的战前演说,武王公然撒谎明显不妥,所以内容就尽量含糊。关于纣王的种种恶行,应该是周朝正式建立以后的宣传部门编写的。

  作了战前动员,前来会合的诸侯军队,在牧野摆开了阵势。因为武王是直扑京城,各路来讨伐的诸侯突然齐聚都城之外,纣王显然没有做好迎战准备,东夷的精锐部队一时是调不回来了,宫中那千把来人的侍卫肯定顶不住十万大军的冲击,哪里还有士兵呢?纣王病急乱投医:把东夷的战俘和奴隶组成军队前去抵抗。这个绝世烂点子一出,商朝基本就注定灭亡了。商朝从建立以来不停和东夷作战,两家都打成世仇了,让东夷战俘去帮商朝卖命,纣王很傻很天真啊!奴隶也一样,奴隶也来源于战俘,谁会愿意为与自己利益毫不相关的战争流血呢?

  不过,浩浩荡荡的七十万大军开赴前线,一开始也起到了震慑作用。眼见七十万人黑压压一片冲过来。联军人马立即蒙了:不是说主力军都在东夷吗?太师姜尚见形势有变,一马当先率数百名精兵冲入商军队伍。这一次小股力量突袭相当成功,商军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奴隶和战俘都是来做群众演员的,没有人想玩命,眼见姜尚不怕死的直冲过来,队伍就骚乱起来了。周武王眼见姜尚这一招有效,立即亲率主力跟进冲杀,一时间商军阵型大乱,周军乘势掩杀,商军在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在后面督战的纣王眼见局势失控,立即逃离战场。仅一天,武王取得决定性胜利。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周武王亲自切割下已经烧焦尸体的头颅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周军精锐部队突袭王畿,一举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武王各个击破,商朝迅速灭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150年到公元前1018年,说法很多种,没有绝对权威的结论。
  后世一些学者说,商朝因为不得民心而自行瓦解,周军进攻商朝“前歌后舞”,十万秧歌队入驻朝歌就轻松夺取了政权,武王做天子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以前觉得编出这些故事的人是撒谎精,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理解这仅是大家的美好愿望。
  如果历史只被纯理性的解读,人的心将会变得冰冷,真心感谢那些用浪漫主义情怀记载历史的学者,尽管失去了历史的真实,但偶尔看到这种充满希望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