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苦逼文艺男的成佛之路:细读王维及其时代》
第7节作者:
王二小仙 再赞“天将”的雄心壮志和雄才大略,什么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贰师将军李广利,与之相比,都不算什么,只配帐下听用。
中间是对战场铺张华丽之描写:“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然而最后,突然一转:“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天将”虽能激励帐下将士赴汤蹈火,杀敌无数,但终非“上将”之才:“孙子兵法言,上将伐谋,中将伐交,下将伐兵、伐城”。剧情突然逆转,前面华丽丽一大篇赞美,等于几乎全被否定,太过突兀。不过,作诗嘛,娱乐嘛,那么认真干嘛,只要听众感觉好玩。
对偶的专有舞台是四联律诗或更多联的排律。
“在宫廷诗中,对偶句是诗体的兴趣中心。”(宇文所安)何况,以对偶为主的排律还是科举制的主要考试形式。在这方面,少年王维肯定狠下过一番功夫,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对偶才能的机会,甚至连友人英年早逝这样的悲痛时刻。
他十八岁所作的《哭祖六自虚》,是三十二韵的长篇排律,对仗工稳,用典广泛,惨淡经营,刻意为之,难免逞才炫技之嫌疑。
比如,如此颂扬祖自虚的才华、品德和声名:“余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既然受到公卿朋辈追捧,且“词入帝宫传”,怎就没有一首诗流传下来?显然不顾事实过度誉扬,赞美友人为虚,借机炫耀才华是实。
比如,追忆他与祖自虚的交往,以及祖自虚的风流高致:“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俨然将十八岁的自己和祖自虚形塑成竹林七贤、金谷园石崇等一派魏晋风流人物,快活似神仙。
如果说,七言歌行是文字上的铺张浪费,五言律诗是一种精致与克制,那么五言排律便是铺张浪费加精致克制。它展示的既是对华丽辞藻的调遣和铺张功夫,又必须让这种铺张带上格律的镣铐,两两严格配对,节制了七言歌行的恣意放纵,也消解了其气势如虹,变成一对一对精致珠串的堆砌,规范的同时也失去活力,成为有唐一代诗体中最乏人真正问津、最没有生命力的一种。
以上可见,少年王维不仅娴熟掌握了当时的各种各种题材、各种诗体,而且用绝了、用神了,使之能够在人才济济的长安诗坛闯响名声,争取到与权贵子弟、继而与达官显贵的交往资格,并成为长安社交场中的红人。
日期:2014-02-25 12:13:47
1.8 马屁的诗意拍法
与达官显贵甚至诸王驸马交往,就必须要用到另一门学问——关系学。
关系学中关于礼仪的部分,想来对王维不是难事。他从小所读的《五经正义》之《礼记》提供了一系列礼仪规范,而且,当时市面上流行着不少简单实用的礼仪手册,提供了各种人际交往中应行的礼数规则,供人应付各种临时场合。
难的是,他面临着如下状况:
1、交往双方地位极不对等;
2、低的一方有求于高的一方;
3、低的一方想维持表面的和谐关系。
当符合上列条件时,关系学就简化为拍马屁学。
细读王维的部分少作,我曾以为只是赞美诗,后来联系到他的身份(从五品已逝官员之子、布衣文士),他所赞美的对象(诸王、贵势),赞美的目的(冀求其推荐与奖誉),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马屁诗吗?
才艺,是王维唯一能拿出的敲门利器。欣赏才艺,又是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嗜好。王维投其所好,小心谨慎而又绞尽脑汁地运用才艺,哄得高官显贵们舒服、高兴,将马屁俨然拍成艺术。
与诸王,也即当今圣上唐明皇的兄弟们的交往,是诗意拍马屁法的最好例子。
诸王生活之豪奢级别是帝国内唐玄宗以下最高的。云母屏风在这里不值一提,王维的马屁诗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而马屁功夫之高,超越云母屏风阶段不知多少。
且不说岐王的暖玉鞍,严寒冬月坐于其上,似有温和之气;也不说宁王的“灯婢”,即饰以彩绘的木雕矮婢,夜间列于床帐前,各执华灯,亮到拂晓;还不必说宁王每与宾客谈天说地前,总先含嚼麝香,才开口说话,香气喷满坐席。
只说王维随岐王的游玩之乐。举两首诗,一赞私家别业,一颂皇家行宫。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一首非常棒的皇家赞美诗或曰马屁诗。皇家赞美诗,题目带“应制”,表明要赞美皇上;带“应令”,赞美太子;带“应教”,赞美诸王。之所以说非常棒,一是因为赞得高明,二是去掉马屁成分,我们仍能读出诗意悠然,及对自然律动的细腻体味与深切把握。而后者,是缔造王维在山水田园诗史中地位的主要特质,此首即为早期萌芽。
起句,将岐王们所游访的杨氏别业恭维为西汉淡泊名利的大学者扬雄谈经论道之所,意在为下句恭维岐王作铺垫。第二句,以好书善文的西汉淮南王刘安比岐王。“载酒过”,指扬雄家贫嗜酒,有人欲从其游学者,便载酒肴而至。如此一来,便将岐王们明明白白的游玩行为矫饰成去探讨学问。
在此别业都做了些什么?王维做了虚化处理,只点明说大家兴致很高,坐了很久。期间,比起大家在做的事情来,某些自然的细微律动更吸引了他。他注意到鸟的叫声这刻和上一刻有了不同,院子里落花比先前更多了。他为什么会这样?莫非坐在人群中间的他,就像对讲台上老师的喋喋不休厌烦的学生,唯望着窗外的花枝、飞鸟取乐,熬过这痛苦的时间?当然,也可能王维想表明此地花香鸟语,真是好地方。
告别主人,人马乘夜归去。随着道路的拐来折去,亮成一线的银烛灯笼也左右游动。穿过林荫小径,道路为之开阔,刚才还密挨潜行的马队得以解放,四散开来。
天还早着,戒夜的城门还没开启。我们不着急,慢慢走,让前面的鼓吹手将鼓擂得更响,笙吹得更亮起来,将夜晚这无边的旷野变成欢乐的海洋吧!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这次,王维随岐王来到的,是帝国的顶级别业,皇家行宫之一的九成宫,地处麟游县西天台上,极宜避暑。
帝子岐王远远辞别大明宫丹凤阙,带着皇帝敕借九成宫的天书,来在这翠微山间避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