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第41节作者:
锐圆 日期:2007-2-10 16:19:27
【一七四】皇家只生一个好
定陶戚姬有宠于上,生赵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虽封为赵王,常留之长安。上之关东,戚姬常从,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益疏。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吕后侧耳于东厢听,既罢,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
——《资治通鉴》 卷第十二汉纪四太祖高皇帝下九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接班人问题,是皇帝在大问题,也是大难题。生前事好说,身后事难讲,许多英主都要在这个问题上摔跟头。
刘邦喜爱年轻的戚姬及老生子赵王如意(附马张敖被虢夺王位后即封戚姬的儿子为赵王),是人之常情。刘邦也算戎马一生,到老了,有时间享受儿女情长了,也更喜欢孩子了。人老了,舔犊情深,肯定再做不出把儿子推下战车的事,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皇权——送给最疼爱的儿子,刘邦哥哥应该说没有错。但是,他遭到了抵制。
皇帝在立废东宫的问题上和大臣们发生矛盾和冲突,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帝凭喜好立废,可能触犯了“立嫡长”的传统,这时总能出现特讲原则的大臣,豁出命来要和一向忠爱的皇帝争个长短;二是在无所谓长幼嫡庶的情况下,王子后面的各种力量打着“选贤”的旗帜开始角逐。即使是第一种状况,其实往往也是利益作怪,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时,祭起传统这面旗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打法。说到底,选谁做接班人,在皇帝是责任也是个人喜好,在其他人,则是利益,即使有所谓的纯臣如方孝孺者,看上去是为了维护道统,其实放大看,也是利益。
反对刘邦立赵王如意的阵容很强大,核心是一帮老臣。原因一,太子已经在楚汉战争时期确立,大家基本认可;二、吕后娘几个跟着刘邦打天下吃了不少苦,吕后“大嫂”的风范俨然,大家沟通已有基础,赵王太小,戚姬娇滴滴的,像周昌这样的大臣没法和她有利益疏通;三、刘邦没有在废立问题上毅然决然,凡是必须在这个问题上表态的大臣,对刘邦犹豫未决的心理都有了解,所以大家都有了从众心理,支持吕后和太子,进一步则有拥立之功,退一步按照正统观念表个基本立场也无可厚非。刘邦如果一定要如意做太子,继承皇位,就应该采取措施抑制吕后,并在群臣中开展一次整党运动,要求大家站线表态,并做相应的人事安排,上意既决,让支持如意的人看到希望和利益,赵王如意做皇帝也没什么不可以。
刘邦对戚姬及赵王如意的爱,超越了原则,已经损害了吕后集团的利益,刘邦对戚姬娘俩爱的越多危害也越大。如果没有刘邦拿着皇冠这么晃点,戚姬娘俩落下条命应该没有问题。扶人要扶到位,半路不撤手,是极大的不负责任。
周昌和哥哥周苛都是刘邦的老乡和旧部,深得信任。周昌结巴,天生就达到了圣人“敏于事讷于言”的高超境界,“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他的话,应该说,让刘邦感觉到了众意难违。
刘邦知道自己死后,吕后为会轻易放过戚姬和赵王如意,但他没有想到吕后的手段寻半脱产毒辣,他做的保护措施仅仅是派周昌去做赵王的丞相。他的判断是周昌很忠诚且对吕后母子有恩,是拥吕派,他去保护赵王,吕后不看佛面看僧面。刘邦的安排不能说有问题,但是最后的事实说明,还是有问题。吕后对已经落败的政治对手的迫害,超越了刘邦的想象力。
后人有建议,说与其让周昌为赵相,不如让赵王娶吕氏之女,让戚姬善事吕后,则赵王如意还能保条命。
唉,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狠毒莫过妇人心,一日夫妻百日恩,皇家只生一个好。
日期:2007-2-12 13:15:05
【一七五】韩信被杀了
初,上以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赵、代边兵;豨过辞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豨,阴使人至豨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资治通鉴》 卷第十二汉纪四太祖高皇帝下九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韩信终于走到了尽头。
韩信对陈豨讲的一番话,不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是确凿的反革命罪证,不过,这番露骨的造反言论,出一人口,入一人耳,当时只有两个人,司马迁从何得知呢?是陈豨检举抑或韩信交待,不得而知,皇家专案组有没有搞到两人的交待材料,哪怕是逼供出来的也算。
对于韩信这样级别的反革命,恐怕结案后不能不解释一下,要么吕后,要么萧何,都要开个吹风会,通报一下韩信的罪行,传达一下皇帝的旨意,这都是应有之义。韩信和陈豨密谋篡党夺权的精彩一幕,估计是通报时的即兴创作。除此之外,就是司马迁瞎编了。
我一直认为,韩信有怨妇情结,有反的心思,但不会有反的行动。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会和陈豨这样不靠谱的人里应外合,一不可信也;韩信在长安造反,没有一兵一卒,要靠诈诏释放囚犯来纠集基本力量,二不可信也;如果韩信真有反的行动,听到陈豨败亡,正常的反应是赶紧潜逃,至少是不会被萧何骗进宫来,此三不可信也;待到要掉脑袋,韩信只叹息没听蒯彻的计谋,没有懊悔与陈豨谋事不密,此四不可信也。
至于有人告发韩信与陈豨谋反,这样的事到是屡见不鲜,可能性极大。对仇家诬以反名,是一桩以小博大的买卖,对于豪门贵族、高官显宦,要想搬倒他们,诬告他们造反是不二法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官场斗争,一告就灵。
处理韩信一案,可以看出吕后已经拥有常务副总的权力,刘邦不在时,已经能当家作主了。大汉政权已经是“双核”处理器。萧何能够主动配合,就证明了这一点。
皇后能够影响皇帝用权的很多,在皇帝在世时,皇后就能代权力的,并不多。皇后在朝廷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且能形成权力核心,一般来说有三种背景条件:
一、娘家势力大,对老公的起家有帮助。刘邦娶吕后时,尚未发达,当个亭长,最多也就是个乡干部,吕后的家世不错,乡绅一类,有钱有势,吕后的老爹把女儿嫁给刘邦,实在是巨眼识人。刘邦是穷小子娶了富家小姐,吕后从一开始就持有至少50%的原始股。
二、老板娘在创业时,有功劳或者有苦劳。在刘邦创业时,吕后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跟着吃了不少苦,这不能不让刘邦深怀歉意和感激,从感情上他不好意思反对老婆干政,特别是他知道吕后是个对政治很感兴趣又颇有政治才干的时候。
三、老夫少妻,更加上生了太子。刘邦比吕后年龄要大一些,老夫少妻,在刘邦后期,年纪大了,精力差了,有个年轻干练、意气风发的太太出面打理朝政,也不是坏事。武则天能大权在握,与高宗李治年纪大身体差倦于朝政有极大关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吕后之所以变成政治动物,和刘邦过分宠爱戚夫人有关。老板包了二奶,不上老婆的床头,老婆就有充足的理由上老公的大班台。
最耐人寻味的是刘邦对韩信之死的态度,他平息了陈豨的反叛后回到长安,听说老婆把韩信办了,“且喜且怜之”。你是老板的功臣,后来闹情绪跟辊人干了,结果越混越差,老东家听到你的消息,内心的感受就和刘邦一样:且喜且怜之。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这是对韩信一生概括,但这是表面的,从实质上看,影响韩信一生的,还是刘邦。司马光评论道:“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韩信多了些市井之志,刘邦也不是君子之心,两个人有一个做人到位,就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