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伏虎场上》
第16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洋洋是本地知青,从南部县城下乡来的。虽然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背景,但小县城出身的美女,比大城市的姑娘往往显得更纯真一点、更质朴一点,同时也就显得更真诚一点,更招人喜欢。
  请问:中国古代能够把正在天上赶路、准备去南方找女朋友的公雁,搞得像中了枪一样晕死过去、从而自动掉到行路人的脚跟前,造成大雁这么轰动的自杀效果者——那个女主角是谁呢?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一的王昭君对吧?王昭君是哪里人?她就是我们四川巫山县人噻,而且保证她就是巫山县城的美女。我们南部县城也出美女,绝对不会输给她王昭君;如果你魏洋洋生在王昭君的那个时代,你肯定不止搞落一只公雁,你至少要搞落两只!因为好事成双嘛------

  这是崔拐拐准备给见到魏洋洋示爱时的开场白;他对忽悠大姑娘小媳妇有独特的招数,那就是先把对方吹晕了再说;就像古代那只可怜的公雁一样,晕了,不愁它不会自动掉到眼前来。但是有些女人非常非常清醒,而且是你越吹捧她越清醒,这个就不大好弄了,他就得另寻招数,见招拆招。不管怎样,他决定要展开行动了。
  问题是,只要有缘见过一面、甚至只远远望见过魏洋洋身影或背影的男人,都有跟她离得近点、再近点的心愿,如果与她有机会说过两句话、回家了还会回味再三,从而导致失眠的、呓语的、妄想的男人,不计其数。那些未婚青年自有他们的自娱自乐方式,就是结了婚的男人,把自己的老婆压在身下却产生了相关幻觉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只是大家都不说出来罢了。
  所以,伏虎人民非常有创意地给魏洋洋取了个绰号,叫做“全国粮票”。这绝对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赞美!那时要吃饭,必须要有粮票,这个前文已经说过了;而粮票分地方粮票与全国粮票,比如四川的粮票,只能在四川通用,出了四川省,它就是一张废纸,莫说用来吃饭,就是擦屁股,还嫌太小不好用,保证擦的满手是屎。而全国粮票,顾名思义,走到哪里都能行得通、吃得饱。
  这个“全国粮票”的绰号放到今天,就相当于称赞我们南部电视台的女主播:“瞧这女娃长的太好看啦,放到古代可能会同时搞落两只大雁,放在今天,索性让中央电视台那些女主播直接下课吧,让我们的魏洋洋上!我们喜欢。”
  当“全国粮票”这个绰号以曲里拐弯再加九曲回肠的方式传到魏洋洋本人耳朵的时候,她心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是的,身为女性不是她的错;长的漂亮也不是她的错;男青年要自娱自乐并非她的错;已婚人士要产生幻觉更不是她的错!她不过是个下乡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来了,眼看再教育还没有出什么成果,倒像是引来了身前身后的一匹匹恶狼。她噙着委屈的眼泪想了半个晚上,决定回应成都知青杨眼镜的多次求爱信号------。

  是的,不管有没有无线电有线电,小道消息总是传得最快和播得最广的,事情不出三天,伏虎场上已经有小孩唱起了儿歌:
  “白配黑,
  魏配杨,
  乌鸦配凤凰。
  成都磨子街,

  南部伏虎场。”
  像无数民歌一样,就是用考古的方式,也难以把原创者发掘出来,这首新民谣的作者是谁,也是如此成谜。有些不怀好意者,甚至推测儿歌是高瓦西里写的,因为伏虎场只有他有这个水平写诗。我们的高作家一脸正气地坚决否定了此事,他说:“我是搞严肃文学创作的,啥子儿歌那种小儿科的东西,我还真看不上眼,你们少扯**蛋!”
  找不到原创者的新儿歌,对杨眼镜的光辉形象进行了一定的歪曲,比如说他“黑”;又对他进行了必要的丑化加工,比如说他是“乌鸦”;尤其是对他进行了相当的人格贬低,影射他出生在“磨子街”,听上去就类似于伏虎场的“猪儿牛儿市场”的感觉。不过伏虎人民总体来说是善良的,他们对“全国粮票”几个字,只字未提,并热情地赞美了南部魏洋洋。也许儿歌就是表达舍不得魏洋洋将来要嫁到成都的感情吧!就像昭君出塞时,汉宫人民也舍不得她远嫁大漠一样。

  崔拐拐这个采花高手,自然是盯上魏洋洋不知有多长时间了;但过去他只是在心里想,或者看着魏洋洋的身影流口水,顶多是在家里“交公粮”时多发生了几次幻觉而已。因为那时候他的业务开展的还可以,市场占有率也还比较高,还有几个相对固定的客户要关照。
  眼下形势却不同了,他几乎失去了所有固定或临时的客源,因为伏虎的雄性动物都防备他了,任他水平再高,奈何英雄也有虎落平阳之时啊!
  这样的英雄美人相会,想来一定是有戏的,值得大书特书。但崔拐拐毕竟只有高小文化,他还是没有把女人的心理学研究透彻:也许有的女人最失落的时候,或她最得意的时候,可能是她最心底最软弱的时候,新的男性或许有点渺茫的机会走近她。试问,世上到底有几个女人,会正在热恋的时候、或者新婚的时候,跟你崔拐拐去出轨呢?
  仿佛被门夹了脑袋的崔拐拐,显得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就是趁着“全国粮票”魏洋洋正在热恋的时候出手的。他不仅仅是念了那酝酿已久的开篇辞,本来开篇辞只会引来魏洋洋的呵斥:“无聊,自己走远点!”他还抒情了:“哎呀妹儿,你硬是让哥痒的慌------”这样的直抒胸臆方式,得到的是惊叹句:“臭流氓,有多远死多远!”
  传说中,最关键的镜头回放是这样的:崔拐拐见赞美和抒情这些常规手法,都不足以打动“全国粮票”,他就施展开了最后的绝招:真的出手了。他突然一键启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欺身进逼,伸出了九阴白骨爪,左手直击美人丰乳,右手拍向美人肥臀,嘴里还念念有词:“心肝,你就从了我吧!”
  当然实际过程早已不可考,我只能说,崔拐拐激怒了魏洋洋,他得到的回报是两个耳光。
  对于一个真正的嫖客,心理素质一流是基本的要求,脸要比“城墙倒拐加炮台”还厚,是必备的硬件。所以,崔拐拐并不觉得受了多大的挫折,或者说,两耳光就打出了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他当时就故作镇定地吹着口哨走了,似乎什么事情也未曾发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