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3-24 17:27:51
五、西周的最后一把火
据《史记》记载,幽王上任才两年,都城镐京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甫负责解释说:这是周朝要灭亡的迹象!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三川就会断流,三川断流国家一定灭亡,而且,伯阳甫比较确定的说,周朝只有十年的生命力了。这个解释听起来太玄乎了:地震是因为阴气在阳气上面引起的?听起来觉得不是在分析地震,而是在暗示幽王后来宠爱褒姒导致国家灭亡。其实,伯阳甫真是一个有水平的地震专家,那时候的人,认为阴气是相对静止的,阳气是具有动力的,他们理解的地震,就是有一股不动的气压住了有很强动力的气,有动力的气积聚力量冲出来就导致了地震。虽然这种说法欠准确,但我们现代也确实认识到,地震就是因为地下的动力需要释放引起的。甚至伯阳甫还清晰地认识到凡是特大地震,都会引起山体滑坡等现象,如果山体滑坡太严重就有可能阻断河流,那生活在河流下游的人民就没有了水源,没水就没有活路,没有活路就会骚乱,人民骚乱则国家动荡。事实证明,伯阳甫的预言逐步实现了,地震后三川断流,周王朝祖坟所在地岐山也发生特大山体滑坡。
幽王运气也真是坏透了。上任才两年,还没过上什么舒坦日子,就遇到抗震救灾这种糟心的事情。大臣们建议,在这种时候,国家领导人应该亲临地震现场一线指挥救灾工作:不能去救灾,也得洗个澡吃两天素,向上天反省自己的错误,向灾区人民表示慰问。也不知道是不是周宣王当年只顾着南征北战和对付诸侯,完全没有对儿子进行价值观培养。幽王的脑子明显少根筋,该作秀的时候不作秀就算了,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候,他竟然恋爱了。
关于这一场生死之恋男女主角的相遇,有几种不同说法。有说是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于是献出美女褒姒乞求投降。也有说是褒国人有罪,便请求献上褒姒给周幽王赎罪。而对于褒姒的身份,史书基本统一认定这姑娘是妖孽。据说,早在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自称褒国国君,降临在夏朝的王宫。夏王进行了占卜,说要向二龙祷告并留下龙的口水才吉利,所以,夏王就用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口水收藏起来,并祷告一阵,结果神龙真的自己不见了。装有口水的木匣子由夏传给了商,商又传给了周,传了上千年,就是没人打开看。一直到周厉王登基,他很好奇地打开匣子看。结果龙的口水不小心流在地上就洗不掉了。也不知道厉王从哪里听来一个非常怪异的方法,让一群宫女赤身裸体对着这滩口水大声呼叫。口水就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跑了,碰巧一个小宫女才六、七岁,踩到了蜥蜴,到成年时就莫名其妙怀孕,而且一怀孕就怀了许多年,宫女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自己也吓得够呛,丢弃了刚生下的小女孩。结果,这个小女孩被褒国的夫妇收养,就是后来的绝世美女褒姒。
褒姒到王宫,幽王对她一见钟情。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又开场了。史书上说,幽王对褒姒极尽宠爱,褒姒肚子也很争气,没两年就生下小王子伯服。为了让自己和褒姒爱的结晶能够成为继承人,幽王废掉了和自己生活多年的嫡妻申后,也废掉了自己曾经疼爱过的太子宜臼,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后来《东周列国志》认为这样的记载不精彩,增加了许多情节,比如申后见到褒姒受宠就向儿子哭诉,缺乏政治经验的太子为了给母亲出气,直接冲进后宫痛扁了褒姒一顿。然后褒姒借机想办法离间幽王父子的感情,幽王最后决心废掉王后和太子等等。不管中间剧情如何,结局是申后和太子宜臼逃到了王后的娘家申国。
这个时候,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无法挽回。周幽王此次亲自践行废长立幼,“礼法”终于被连根拔起。
尽管已经让褒姒做了王后,幽王仍觉得不足表达自己对爱妻的情意,所以,幽王千方百计哄老婆开心。但褒姒天生是个冷美人,就是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都不凑效,一个叫虢(guó)石父大奸臣的非常凑趣的出了一个主意,点燃烽火,拿诸侯寻开心。于是,幽王点燃了烧掉西周的那把烽火,佳人果然嫣然一笑。这就是著名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
据说周朝,在镐京城外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诸侯形容狼狈地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大家面面相觑,褒姒果然笑了。幽王很高兴,既然高兴就多玩了几次。诸侯们逐渐不相信烽火,再不来了。
幽王和褒姒笑了,而逃到申国的申后和旧太子宜臼仍在哭泣。申后确实很冤枉,本来自己做了王后,儿子也做了太子,人生已经没得更多追求,只等着享清福了,结果飞来横祸,幽王为了一个不明来历的女子不顾多年夫妻之情废掉了自己。太子也很委屈,又没干啥坏事,就被父亲从太子位置上一脚踹下来。关键是,王后父亲,太子外公的申侯也很气愤,凭啥来了一个妖艳的的女子,就把自己当国丈的资格给拿掉了。既然不满意,那就造反吧,反正周礼已经一文不值。于是申侯暗中联合缯(zēng)国和犬戎一起进攻幽王。幽王见犬戎来势汹汹,急忙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救援。但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幽王和伯服被杀死在骊山脚下,褒姒下落不明(一说被犬戎俘虏)。犬戎跟随申侯来打周朝,肯定不是为了旅游,既然来了,犬戎大肆抢夺王室的把财宝,甚至放火烧毁王宫。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直是历史上比较经典的桥段,后世儒生也是经常拿来警醒君主。不过很多学者也对此事表示质疑。觉得此故事是《史记》用小说的写作手法虚构的情节,比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举烽火应该是汉朝抵御匈奴才有的事情。考古发现的战国竹简(清华简),记载了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的事情,却没有提及烽火戏诸侯。有这么多疑问,但《史记》为何仍详细描写了这个故事,原因我们已经分析过多次,在此不详细表述了:历史总是由胜利者记载的,如果幽王没有坏到底,那太子杀了父亲,申侯杀了女婿,就应该受到历史的审判。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
需要表明的是,不管这个故事真不真实,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西周结束的文化记号。《史记》的精彩就在于此,即使里面有夸张的想象,存在有悖逻辑的地方,你仍愿意反复诵读,为历史的不同瞬间喝彩,并铭记于心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