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和方孝孺》
第5节

作者: tyalu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10 10:43:50
  5、方孝孺在靖难期间的三次登场分析
  老方在老朱死后被建文帝召入京城,任命为翰林侍讲(从五品,副市级),后升文学博士(正市级),级别不高,但是离皇帝非常近。史载建文读书时有疑问就向他请教,处理国家大事也会征求他的意见,有时甚至会让老方批复群臣的奏章,俨然一帝王师,势力很大,甚至能左右帝王的决策。

  史载当时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老方之手---从中可以看出老方是一个铁杆的削藩派。
  日期:2014-03-10 11:02:27
  a、第一次登场
  在1400年(建文二年)9月,南京承天门发生了火灾---这在当时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因为承天门代表的是帝王权力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意思就是我帝王的权力是上天给我的,所以我才建此门。

  当时正值李景隆二次大败后,你想想---朝廷先派30万人马杀过去,又派50万,接着又来一次60万,都大败,这要搁历史上实力差一点的王朝那马上就要倒台了,这不是小的政策失败啊。
  这时就有很多大臣上书建文帝"多言宜罢兵息民以答天谴",估计这时候齐黄两位大臣心里面也在发怵,因为朝廷这几次大败直接就是他俩导致的;然而这个时候老方站出来说话了,力排众议--"独言诸侯当灭之应",意思就是这场火灾是上天让我们诛灭诸侯的征兆啊!
  老方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建文从其议,而且把承天门的名字也改了。
  从中可以看出老方的实力,紧接着没多久齐黄被建文贬出京城,后续左右建文决策的大臣就是老方,是权力最大的。
  日期:2014-03-10 12:27:40
  b、方孝孺第二次登场及朝廷第二次议和
  1400年(建文二年)10月,朱棣接到线报,朝廷又在向北方调动军队;所以朱棣领大军从北平南下,袭破沧州,生擒朝廷驻军沧州总指挥徐凯、程暹;徐程降。11月至德州,盛庸不出,至临清,朱棣用轻装部队在大名偷袭官军粮道成功,后继续南下至山东东阿、东昌,同年12月盛庸将计就计,在东昌城下与朱棣决战。这次朱棣输了,在击退官军的追击后,退师北平。

  东昌之战把建文高兴坏了---朱棣总算输了,又是封赏,又是祭天告祖。老方现在脸上应该也很有光----你看,听我的没错吧,朱棣这小子果然输了!
  日期:2014-03-10 19:48:58
  当然战争当中也有一个现象值得深究一下,也能体现出朱棣的为人来:
  朱棣对待俘虏的态度就是你如果愿意留下跟我当然好,不愿意就给你点盘缠回家(遣散);当然这从客观上保存了大明的有生军事力量,使明朝在这场靖难战争中不至于死伤太大,但是也很大成度上造成了自己的难度---因为俘虏量比较大,很多人遣散以后遇朝廷征召又回来了,接着跟朱棣打,就这样往复的来,以至于朱棣手下将领看不下去了。

  在袭破沧州之时,有3000多精壮降卒又要走路了,谭渊就趁朱棣不注意把这些人全杀了,朱棣知道以后大怒,谭渊就辩解说:"此皆各处精选壮士,今释之,无几日当复来杀我矣,既尽力获之而复纵之,是纵虎贻患也".
  朱棣训斥说:"吾每临战戒汝辈勿妄杀,惟尔好杀不止,天报显明,若此所为汝能免祸乎! "----天理循环,你这样妄杀离报应就不远了。
  可见朱棣深信鬼神报应。也难怪朱棣信,结果不久,在夹河对阵盛庸的战斗中,谭渊的战马突然失惊,撂蹶子,把谭渊摔下马来,为敌军所杀。
  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本身并没有因为降卒反复而就不放降卒,或者杀降;他应该还算是很仁义的一个人。
  日期:2014-03-11 21:10:41

  在东昌之战3个月后,盛庸领兵驻德州,吴杰平安驻真定,互成犄角之势与北平对峙;在建文三年(1401年)3月,朱棣引军出真定与德州之间,诱使官军来野战,盛庸出,朱棣在夹河大败之;过了一个月又诱使吴杰平安出城野战,大败之,屯兵于大名。
  建文大为惊恐,贬齐(泰)黄(子澄)出京城,昭告天下。朱棣得知后上书:皇上你可算明白了,既然奸臣已贬,那咱们双方就显示出诚意来,都罢兵吧!
  建文见书后问策于老方,老方说:"我方将怠之此奏之来止宜令各处兵已多集独云南兵来至燕军久驻大名暑雨为沴不战将自困今调辽东兵攻永平德州扰北平根本受敌彼必归援我大军蹑其后有必擒之势矣今辜遣人报之往复一二月吾师必集矣"----我们到各地调集的兵马大概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集合完毕,现在先派个人去跟他假意议和,拖延时间。而燕军在大名呆时间长了,天气热,雨又多,一定会不战自困。这时候我军从辽东、德州两部去围攻北平,大名燕军必回师北援,此时我大军从后追击,朱棣可擒矣!-----你看老方不仅要当治世之臣,还要当诸葛亮。

  日期:2014-03-11 23:00:20
  老方亲自起草了议和诏书,里面的语气很傲慢,起草完毕以后和建文一商量,交由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薛嵓来完成这一任务,临行时,老方弄了一堆小纸条让小薛藏怀里,小纸条上面写满了朝廷要讨伐燕王,千万别跟着燕王混,要倒霉的等等一些话,让他到了燕军大营以后偷偷散发。----你就看看老方用的这些小阴招儿!
  结果到了燕军大营,朱棣看完诏书以后大怒,说:此诏书必出于奸臣之手,断非建文所写!诸将一听把刀都抽出来了,当时就要把小薛给剁了,小薛马上就吓的抖成一个儿了,哪还敢乱散发小纸条啊。
  朱棣又出来打圆场:"嵓,天子命使,汝何敢妄言!",但朱棣私下对诸将说,我觉的这小子眼神儿不对劲("吾见薛嵓言媚而视远"),你们去准备一下,"宜耀武以示之"。吃完饭以后领着小薛阅兵,小薛见到燕王的精锐部队的阵势以后确实非常震撼,老实了。
  朱棣又接着对小薛来软的(留嵓于左右,旦夕相接,厚赉之),当然一方面也是出于仁慈考虑,怕诸将趁他不注意把小薛给杀了。
  日期:2014-03-12 10:50:42

  咱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老方的策略:让盛庸从德州出发去袭击北平,中间隔着一个河北省;而当时李景隆统领50万大军进攻北平的时候驻地是在河间(河北河间市),这个距离比德州近了一半还多,都没成功,盛庸他们人还少。
  当然还有辽东一路,但是这一路早就让朱棣摆平了,用反间计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卜万弄监狱里去了;而北平还是朱棣的大本营,根基最稳的地方。
  多幼稚啊!
  所以两个月以后(1401年5月)朝廷密令让盛庸、吴杰、平安诸将动手的时候,这几位将领对老方的策略理都没理,而是选择了他们认为能够迫使燕军北撤的最有效的策略----偷袭并截断燕军粮道。
  日期:2014-03-12 21:57:56

  准备一下,接着来。
  对了,上面那个回复里面,手误写错了----编纂《明太宗实录》的主编官里面被朱棣关了10年的那个是杨溥,写成杨荣了;另一个主编官夏元吉是在永乐19年下狱的,不是朱棣第5次亲征前,在监狱里面关了3年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