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活下去——南宋的百年挣扎》
第26节作者:
暮雨飞红 日期:2014-04-03 08:40:21
但是,1141年七月,正当赵构紧锣密鼓地准备收回军权时,突然跳出来一个从七品的郎官,可能是因为多年来骂顺嘴了,闲来无事又上书劝赵构收武将之权,乾纲独断。赵构惊得不轻,快小点声,别特么给我泄了底,滚,滚得远远的!于是这个可怜的家伙就被贬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了,总算平复了武将们不安的情绪。
1142年四月,秦桧手下一个叫范同的马仔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提出把张俊、韩世忠、岳飞调到枢密院,枢密院主管军事,他们没理由拒绝,只要他们来枢密院上班,就远离了自己的军队(没有班车,不能通勤),那收回军权就容易多了。秦桧把这个想法转发给赵构以后,赵构如获至宝,说干咱就干,就在这个月的十三日,赵构给三大将发去诏书,让他们速来临安,朝廷要对不久前的柘皋之战论功行赏。
当大家陆续赶到临安后,赵构先请他们大吃了一顿,然后就抛出了新的任命,张俊和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韩世忠和岳飞都非常惊讶,只有张俊比较淡然,因为这厮早就得到了秦桧的许诺,将来把韩世忠和岳飞弄倒以后,他就是唯一的枢密使,掌管天下兵马,所以他现在还在做着美梦,暂时不知道愁。赵构紧接着又把为抗金战争而设的三大宣抚司(大致相当于军区)裁撤,将来调兵必须有中央三省和枢密院共同签发的正式命令。各军也真的像当年的那个翰林所说,改编为数支几千人的小部队,每个小头目都直接对赵构本人负责。各军共计数以百万贯的财产也被收归国库,赵构小发了一笔横财。
随着平淡无味的军权交接过程,大宋军制终于又回到了功德无量的金光大道,韩岳匡复中原的梦想灰飞烟灭。失去了健康的选拔机制,割断了将士间生死相随的情义,宋军将走向何方,已无须多言。
现在赵构心想事成了,可是这一切与议和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对于赵构来讲,成功终结了武将的发展势头固然是很好,但他也同样深知,当年的百万大军怎么就保护不了他的爸爸。因此,如果既不想依赖武将,又不想御驾亲征,就必须和金人讲和。但和谈是两方面的,不拿出点态度,赵构担心金人不愿意和自己谈。赵构决定真心痴心换你心,夺了武将的兵权,改革了军制,短时间想再恢复过来显然是不可能了,所以算是向金人表达了巨大的诚意,北宋旧制下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金人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就等于说,大哥,您看我都自残成这熊样了,能不能和谈就全看金大人一句话了。这种近于谄媚的姿态,不可能不受到后世的口诛笔伐。
日期:2014-04-04 06:41:27
但是,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机构,让韩岳在这里当院长,和谈的时候一定会出来搅局,所以必须提前清除。那就得先扳倒韩世忠,他根基深,资格也老,要是先整岳飞,韩世忠肯定会加以保护(即便后来退休了,岳飞受迫害时韩世忠仍然站出来说话)。
1141年五月初十,赵构终于发难,命令张俊和岳飞前往楚州(今江苏淮安)视察军队。楚州驻扎的是原来韩世忠的部队,张俊和岳飞虽然同去,但这两个枢密使接到的命令却大不相同。岳飞虽然得到了一些模糊的暗示,但并不知道事情真正的严重程度,事实上,张俊已经得到了赵构和秦桧的授意,准备查查韩世忠在军中的老账,如果找出问题,就借机整治韩世忠,并把这支军队拆分,而且这么一折腾,韩世忠对岳飞肯定也会不满,如果能让韩岳从此反目,就最好不过了。
那就先查账吧,对此,朝廷是有把握的,因为不久前,韩世忠手下一个叫耿著的亲信,有一天可能是因为喝多了,和一个哥们侃大山,他说军队中的账,根本不可能没有问题,就算是郭子仪、李光弼,也好不哪去。如果朝廷真要硬查的话,搞不好会变成南宋热剧《吕祉传奇之淮西军变》的续集。这种话,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在哥们弟兄之间说说,也很正常,但是这个听者是个伪哥们,真实身份是秦桧在淮东军中的眼线。所以,秦桧闻讯之后,立即把耿著下狱,希望能进一步牵出韩世忠,并夸大其辞地说淮东军随时有叛乱的可能,必须立即分军。
而岳飞到了楚州之后,惊讶地发现原来韩世忠只有三万军队,而韩大哥正是靠着这支精兵守卫楚州十年之久,并时不时还去山东境内搞金军一票,敬佩之余,岳飞表示淮东军不但不能分,还应该加强,以便将来在适当的时候进军山东,起码能牵制金军南下。面对岳飞如此的不上道儿,张俊气得鼓鼓的,索性不理岳飞,反正自己是枢密使,他强行把淮东军大部分调往镇江,韩世忠的亲军则被调往临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