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4-16 11:58:22
《八、凭他几路来》(上)
抚顺清河大败的消息,给了混混沌沌的帝国朝廷极大的震动,已怠工数十年的万历皇帝难得地积极了一回,传教士写道:
“这时候,中国人很想把敌人从他们国内驱逐出去。首先,他们选择极优秀、重要的人担任统帅和长官,并且征调一支六十万人的精兵。”
很显然,“六十万”这个数据无疑是大大地夸张了,后人仔细查对相关史料后认为,参战的明军大概有八万多人,他们包括:
“九边”中的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每个派出了六千左右骑兵,宣府、大同、山西三个军区,各派一万骑兵,合计约五万五千人;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即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省,包括今天的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分以及河南的一部分)、南直隶(即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省,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几个省,每个派出了五千到七千步骑兵不等,加起来大约两万人;浙江派出了“善战步兵”四千人。
以上八万人马都是明朝正规军,为了达到数量优势,帝国还临时征调了湖南湘西等地的几家少数民族土司部队,每家派兵二三千不等,一共大概七千人左右。除了他们之外,参战的还有明朝的盟友叶赫部派来的一万海西女真人,以及越境过来支的友军——朝鲜李朝的部队,传教士写道:“高丽国王也派出一万二千人去援助中国皇帝。”
也就是说,明方总兵力大约十一万左右。其中“九边”来的五万多部队基本都是骑兵,但自从隆庆朝与蒙古贸易正常化以后,“九边”很少有大的战事,承平日久之下,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不过,当年为了与呼啸如风的蒙古骑兵对抗,这些明军普遍装备了火器,人称“跳荡铁骑”,他们一手握着刀枪剑戟,一手拿着火铳火枪,骑着马窜来窜去,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此外,为了便于防御,九边部队普遍设有战车营,营中装备了许多火炮,尽管骑兵与战车混编后机动性下降,但抗击打能力却大大增强。
明朝地方部队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派来的四千人马,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战斗力极强,因为他们源自当年那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百战雄师——戚家军,这支军队主要从浙江义乌憨厚强壮的矿工和农民中挑选兵源,纪律严明训练刻苦。浙兵不仅跟随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立下了卓越功勋,而且在后来的抗日援朝战争中也表现卓越。比如在光复平壤的惨烈巷战中,他们便承担了主攻任务,戚继光的老部下吴惟忠“中炮伤胸,犹奋呼督战”,率先攻克城市制高点牡丹峰,随后收复汉城时,千余浙兵先头部队竟吓得几万日军不敢出战,威名远播海外。
为了讨伐努尔哈赤,明廷特地抽调这支不败精锐前来助阵,他们的主将正是戚家军最后的传人——戚继光的侄子戚金,他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曾担任过江南吴淞总兵,后因病辞职回家。这次见边关紧张,老将军遂主动请缨,率领数千浙兵出关远征,归老上级刘綎统辖——戚金当年曾长期在刘綎手下东征西讨,还做过刘的副手,双方合作想必默契。
明军中另一支值得一提的地方武装,是一只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种部队——来自川东南石柱土司辖区(今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白杆兵,这些土著部队的武器由结实的白蜡木做成,故称“白杆”,杆头装有类似钩镰枪的带钩矛头,杆尾则配有铁环,几条白杆的钩环如果首尾相连,便又转眼就组装成了一套翻山攀岩的无敌神器。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支山地部队的统帅,竟然是一位女中豪杰!此女就是明末大名鼎鼎的秦良玉,很可能除了先秦时代的妇好之外,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货真价实的女将军,也是唯一一位在正史中不住在《后妃传》或《列女传》,而是像男性王侯将相一样拥有自己的正规住房——《明史》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的女子。
秦良玉是石柱土司——宣抚使马千乘的夫人,她据说是个野蛮女友,“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显然但与此同时,此女又有温婉的一面,“兼通词翰,仪度娴雅”,当真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中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之战里,她率领的白杆兵势如破竹,“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丈夫死后,秦良玉代行土司权力,继续为明帝国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时人赞曰“女将掌兵,一时无两”。要消灭努尔哈赤,自然少不得这位女中豪杰的参与。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时间仓促,一直到大战爆发,无论戚家军还是白杆兵都没有完全到位,除了少量先头部队赶到以外,大多数人包括他们的主将戚金和秦良玉,还都在星夜兼程向着关外战场狂奔的漫漫长路上。
奉命节制戚金与秦良玉等地方部队的,是素有名将之称的刘綎。据说他武力卓绝,可以单手托起一张放满酒菜的八仙桌,还能把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耍得“轮转如飞”,因而得了个“刘大刀”的绰号。刘綎出身于官二代,其父是同样有名将之称的刘显——他曾是戚继光、俞大猷的抗倭战友,但相比两位或站队错误导致身败名裂或天生霉运因而仕途坎坷的同事,刘显要会来事的多,最后的官位也要高出不少,一直做到了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
清人编撰的《明史》里,称赞刘綎“于诸将中最骁勇”,还说他“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此言尽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因为他最后死于努尔哈赤之手,既然失败者都这么牛,那么胜利者当然更牛了——不过刘綎确实是打过许多仗的,尤其是在万历三大征的抗日援朝和平定杨应龙战争中,他都立下不少战功,史载“綎功为多”。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