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28 11:58:05
《十四、宰相门生》(中)
与此同时,重新被起用的熊廷弼从湖北老家回到了北京,他向朝廷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在广宁方向与后金军隔河对峙,吸引敌人并将其钉死在辽河西岸;二是釜底抽薪,派海军从天津以及山东的登州和莱州出发,突袭后金军刚刚占领的金州、复州等地,敌人一旦回师,明军便可趁机收复辽阳;三是将自己的经略衙门设在山海关,这样可以统一协调各方人马,在前两个方案奏效、敌军腹背受敌的时候发起总攻,争取击溃甚至消灭努尔哈赤。
显然同以往一样,熊廷弼的基本方针仍是防守反击,首先争取立于不败之地后再图反攻。而与熊的谨慎持重相比,王化贞的方案则显得十分激进,他建议从蒙古人那里借兵四十万,即“谓虎墩兔助兵四十万”,而自己已经得到消息,说早先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在后金混得很不如意,因而想重新归顺大明,做为交换,李答应当明军的内应,如此里应外合,明军便可“不战取全胜”。
所谓“虎墩兔”, 全称为“插汉虎墩兔憨”。“插汉”是蒙语“察哈尔”的古译,全名“好陈察罕儿”,原指蒙古大汗的亲军侍卫,起源于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和他夫人唆鲁禾帖尼的部下。该词后来引申为“亲近”,做为北元大汗亲属部落的名称。“虎墩兔”也是句蒙语,通常译为“呼图克图”——“呼图克”是年龄、寿命,“图”则是“有”,合起来就是“长寿者”,在藏传佛教里,该词通常是活佛的尊号;“憨”则是“汗”的异译,为蒙古人或突厥人对其最高首领的称呼。
这位“插汉虎墩兔憨”或“察哈尔呼图克图汗”,其实就是著名的林丹汗,他有又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或旦等名字。前面我们说过,退回蒙古草原的元帝国被后人称为“北元”,在十六世纪前期,忽必烈的后裔巴图蒙克——即中原史书上著名的“小王子”——重新统一了蒙古本土,他被尊为“达延汗”,即“大元汗”的谐音。
随后,这位北元中兴之主将蒙古高原划分为六个万户,由他的七个儿子统治,这些万户后来逐渐发展成蒙古的行政区划“盟”。按照达延汗的安排,只有长房长子即察哈尔万户,才有资格继承北元大汗皇位,因而察哈尔大汗也就是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后裔,其实也是北元帝国的正统皇帝,或者说,是蒙古人名义上的共主。该部在明朝时位于今天河北的张家口、宣化一带,即民国时期的察哈尔省,但需要注意的是,察哈尔部后来在康熙时期向西迁徙到今天内蒙的乌兰察布一带,早已经离开了故地。
进入明末,察哈尔大汗的势力早已衰落,对蒙古各部的宗主权名存实亡,一些强大的部族,比如俺答汗的土默特部(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后裔),根本就无视大汗的权威。不过,得益于祖先达延汗的制度,尽管还是一个少年,但十三岁的林丹汗仍在公元1604年顺利登上了北元皇帝的宝座——他的爷爷布延薛禅汗于一年前去世,而他的父亲即布延薛禅汗的长子莽骨速又早亡,因而身为长房长孙的林丹汗,就成了蒙古大汗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弱冠之年的林丹汗,拥有两件祖传的法宝,一个是元朝的传国玉玺,也就是皇帝的大印,据说这东西就是当年由和氏璧改造、后来被秦始皇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那一块——但此事应为谣传,因为秦始皇的玉玺到了五代便失踪了,以后再也没有找到,此后各朝的玉玺,包括元代玉玺在内,都应该是私刻的公章。
另一个是忽必烈传下来的马哈嘎啦神像,“马哈嘎啦”是梵语,意为“大黑天”,这尊神灵本来是印度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的化身,后来被密宗佛教吸收当了护法神。在藏传佛教中,马哈嘎啦不仅是护法神的首领,同时又是战神,因而深得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军之膜拜。该神像由上千两黄金铸就,由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亲自开光,蒙古军战前都要在神像前祈祷。据说在灭亡南宋的战争中马哈嘎啦果然显灵,率领天兵天将一举击溃敌人,从此该神像更受尊崇,成为元朝的镇国之宝。
不过,尽管手握这两件信物,但十几岁小汗王并不被手握重兵的蒙古各部首领们当回事儿,用明朝人的话讲,就是“幼汗嗣立,濡弱未威”。林丹汗显然对此愤愤不平,在这种情况下,外战的胜利无疑是树立个人威望最好的途径。于是从继位后的第四年即公元1608年开始,林丹汗便对外频频发动战争,故而在明朝史料的记载中,“插汉”军队时不时就会“寇边”,即侵入边境地区烧杀掳掠。
刚刚兴起的努尔哈赤政权同样受到了林丹汗的打击。公元1608年,林丹汗派兵援助正遭大贝勒褚英进攻的海西女真乌拉部,双方联手击退了敌人;此后,林丹汗再次救援努尔哈赤的死敌叶赫部,按照清朝史书《皇清开国方略》的记载,此役努尔哈赤战败,他的一位名叫布扬古(与叶赫贝勒布扬古同名)的将领被杀。从史料记载来看,几次交手似乎努尔哈赤都吃了亏,这无疑让林丹汗的信心大涨。
见此情况,本来饱受“插汉寇边”之苦的明朝找上门来,朝廷主动向林丹汗示好,宣布“复虎墩兔市赏”,也就是恢复因战争中断的双方贸易,而这正是林丹汗屡次“寇边”的诉求之一。帝国开出的条件是,希望蒙古人能和自己联合起来,一起消灭双方共同的敌人努尔哈赤,很明显,明廷的如意算盘是借力打力,即“以蛮夷攻蛮夷”。
这一建议当然正中林丹汗下怀,此后双方的关系迅速升温,直至打得火热。尤其是王化贞来到辽东后,他向朝廷忽悠道:“辽事将坏,惟发帑金百万,亟款西人,则敌顾忌不敢深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唉呀!辽东要倒大霉了!没别的法子,咱们只能大出血,打开国库拿出百万两银子,给那些蒙古人替我们顶雷,让努尔哈赤和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也就没精力再惦记咱们了。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