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战纪——明亡清兴的第三方视角》
第35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03 11:20:39
  《十五、传首九边》(上)
  广宁之战的具体过程颇为诡异,明军先头部队刚与后金军接触便被团团包围,大话说满的王化贞已经没有办法推脱,只能硬着头皮派出人马增援,先锋官正是他的那位心腹——孙得功游击。前面说过,广宁集结了十三万明军,兵力远远超过了后金,按照常规来看,即使不能像王化贞夸口的“一举荡平”敌人,但起码可以自保有余吧。
  但没想到的是,两军还没有交战,孙得功在阵前突然大喊:“败了,败了!大家快逃命吧!”随即拨转马头就往广宁城逃去,本来数量占优的明军顿时大乱,后金趁势掩杀大获全胜,被围的明军先头部队随后也全军覆没。是役,两名总兵和两名副总兵战死,明军的优势转眼间烟消云散。
  败兵逃回后,广宁城迅速笼罩在恐怖的气氛里,孙得功等人到处宣扬后金兵马上就杀过来了,整个城市人心惶惶,“城中大乱奔走”,再也无法约束。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参将江朝栋闯进巡抚官邸,不经请示就推门而入,王化贞刚要发作,江朝栋却大叫:“情况紧急,请大人马上跟我走!”随即二话不说,老鹰抓小鸡般把莫名其妙地巡抚大人夹在胳肢窝底下,跨上马便玩命地向外冲去。
  几个人刚刚逃出城,广宁就失陷了,但占领城市的却不是女真人,而正是王化贞的心腹孙得功,他本来还想把王化贞当做见面大礼,却没料到被江朝栋抢先一步救走。原来,李永芳并没有被孙得功策反,他一收到书信便立刻报告了努尔哈赤,两人随即决定将计就计,借此契机与孙得功联系,几次三番晓以利害,最终策反了孙得功。
  随后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孙得功先是在两军阵前无事生非,直接导致了明军的溃败,随后又在广宁城里散布的“敌已薄城”谣言以制造混乱,最后,他“欲生缚化贞以为功”的计划虽然没有得逞,但献出广宁的大功,还是手到擒来。
  努尔哈赤进入广宁城的过程,看上去颇像一幕喜剧,而表演得最卖力的那些演员,原本都是大明的子民——清史载,孙得功等几名降将“率士民出城东三里望昌冈,具乘舆,设鼓乐,执旗张盖,迎太祖入驻巡抚署,士民皆夹道俯伏呼万岁。”
  不知是否心中有愧的缘故,孙得功在投降后金一年后就死了,官职也不是特别高,刚做到了“梅勒章京”,翻译成汉语就是“副将”。他有个儿子叫孙思克,后来成为康熙朝的名将,在平定三藩、征伐准噶尔的战争都表现优异,因为他的功劳,孙家得以世袭一等男爵,此是后话。
  而导演这场精彩间谍战的李永芳额驸,虽然不再被自己老婆的爷爷努尔哈赤所信任,但后者仍充分肯定了他的功劳,并给予其“免死”的承诺,“上嘉奖,敕免死三次”——此种待遇,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丹书铁券”或民间所谓的“免死金牌”,获得“免死”待遇者即使犯罪,通常也都不会被处死,当然“谋反”等“大逆”之罪除外。
  至此,王化贞的布局已经满盘皆输。辽东巡抚与江朝栋一路狂奔,两人很可能只有一匹马共骑,十三万大军烟消云散,他们的身边仅有两个仆人在徒步拼命追赶。在锦州以东数十里的大凌河(辽西最大的河流)之畔,狼狈不堪的一行人终于遇到了救星——熊廷弼正带人在此驻守。
  两人见面之后,说话一向尖酸刻薄的熊廷弼仍不改愤青本色,他很没有风度地嘲笑老对头:“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不是说只要给您六万人马,您就能彻底消灭努尔哈赤吗,现在怎么样啊?输得血本无归的王化贞倒是彻底放下了架子,他哭丧着脸毫不分辨,只是低声下气地请求,希望能和老熊一起商量下一步的防御计划。
  一向谨慎持重的熊廷弼,此时却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面对王化贞的恳求,他的回答仍然刻薄:“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切!现在说这些,晚啦!咱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护送难民赶紧入关!”这里的“关”,指的就是著名的山海关。

  这座“天下第一关”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由名将徐达主持修建,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而得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直到公元1990年以后,丹东市宽甸县的虎山长城才代替了这个位置。在熊廷弼的命令下,王化贞不得不率领五千人殿后,撤退前将粮草物资等付诸一炬,就这样,明军护送着护送大批辽东难民进入了山海关之内。
  事后的情况证明,明军的撤退并不明智,如果他们采取相反的措施即主动出击,尽管人数只有几千,但却很可能一举夺回被孙得功控制的广宁。因为努尔哈赤当时距离广宁尚有一段距离,直到两天后,外围明军基本被扫荡干净,他才渡河来到城下,而在此之前,这座城市群龙无首,孙得功等降将并不能完全控制它,投降的大批明军随时可能再次哗变。退一步说,即使熊廷弼不主动出击,后金主力离大凌河的距离也还很远,离山海关就更不用说了,他尚有很大的迂回空间。

  对于熊廷弼撤退关内的动机,明清史专家孟森的看法是,他在赌气。后人认为,熊廷弼之所以不争夺广宁,是因为他实在痛恨王化贞的作为,并认为自己在此事上没有责任;同时,他可能希望用这种赌气的方式,唤起满朝文武的觉悟,知道自己的才干而用之。另一方面,虽然性格十分泼辣,但在用兵上,熊廷弼却从来不会冒进,而这一回,很可能是过于谨慎了,在他的努力下,大批难民确实保住了性命,但帝国在山海关外的全部领土,此时已任由努尔哈赤宰割。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