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和珅-走出成见,走近真实》
第30节

作者: 附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01 21:59:57
  乾隆一封洋洋七百余字的“上谕”,使得这件案子从一个蝇头小案,逐步发展成为乾隆年间一件颇为著名的文字冤案。
  这封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上谕”,通篇的口吻都昭示了一个事实:乾隆皇帝很生气!但这篇“上谕”仅仅用了一半不到的篇幅痛斥王锡侯“大逆不道”之处,其余的部分,乾隆皇帝几乎用一种骂街的方式,将自己的愤怒毫不吝惜地发泄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当然就是江西巡抚海成。
  “海成实属天良尽昧,负朕委任之恩!”
  “所谓人臣尊君敬上之心安在?而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之义又安在?”
  “海成岂双眼无珠茫然不见耶?”
  ……
  不用翻译,我们都能读懂乾隆愤怒至极的心情,而且,在这封“上谕”的最后,居然标明要以“六百里快马驿传”的方式送达江西。
  六百里快马驿传,这已经是除战争危机外最快的传输速度了。(再往上是八百里,属于跑死马的节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
  问题的确严重了。
  对海成来说,好消息是他享受到了当时中国最最顶级的快递服务,第一时间领会到了上级精神,但坏消息就是:他宁愿这封“上谕”是“平邮”过来的,那样他还能多当几天江西巡抚。
  “上谕”里痛斥海成的话,在我们看来都有些扎眼,而当海成看到这封“上谕”的时候,很难想象海成能心平气和、身体不出现任何反应(视力系统发黑、支撑系统发软、排泄系统发达等等)的情况下,读完这篇“上谕”,因为他比我们都清楚,他的人生将经历冰火两重天似得转折,从前的封疆大吏,到如今,小命都不知能保到何时。
  海成也许还不知道,把自己推向地狱的那个人,不是乾隆。因为乾隆第一次看海成的奏折的时候,并不认为有什么大问题。真正想要“陷害”海成的,不用说,和珅有很大的作案动机和作案实力。
  海成的奏折,军机处里的人是可以看到的,也就是说和珅可以看到。当他一看到这个奏折是海成所奏的,便格外多注意一下,再细看内容,和珅微微一笑。
  同王泷南和海成一样,和珅也开始专心研究起《字贯》来,但和珅毕竟比王泷南学识渊博得多,也比海成更加用心。很快,王泷南认为“穿贯之难”有问题,海成认为“问题不大”,但只有“用心”而又“有学问”的和珅,找到这本简明字典《字贯》里,致命的内容。
  因为和珅在《字贯》里找到了下面几个字:玄、弘、胤、历、烨、禛。

  日期:2014-07-02 22:06:47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这六个字致命的原因,稍微组合一下,就是:玄烨、胤禛、弘历。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名字。
  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封建时代,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讲究:避君讳。在位的君主,必须避名讳,对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必须避名讳。所谓避名讳,即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在书写的时候使用这些字,如果行文中必须用这个应该避讳的字,那么一般就用“缺笔字”,比如康熙皇帝的名字叫玄烨,“玄”是个常用字,不可能不用,所以就用“缺笔字”代替,把“玄”右下角的小点去掉,表示这是个“玄”字,但绝对不是“玄烨”的“玄”。

  避名讳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观世音”菩萨为了避“李世民”的名讳,所以改称“观音”,并一直沿用至今。
  联想到唐朝初期皇帝对佛教的推崇态度,“避名讳”已经到了“佛挡杀佛”的程度,更何况普通的黎民百姓了。
  唐朝的法律,上书奏事的人如果因为大意没有避名讳,杖八十;但如果名字没有避名讳,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知法犯法的人,给予“徒三年”的惩罚。
  而且,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误写上了皇帝的名字,即便文章写得再好,也是落第的命运。
  所以,当时中国的读书人、做官的人,“行走江湖”必备的一项本事: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上数七代皇帝的名字,要能倒背如流,但不能说,也不能写。
  随着历史的演进,“不避君讳”的处罚越来越重,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一件上纲上线的大事了。
  这一点,《字贯》作者王锡侯的命运,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日期:2014-07-03 22:23:11
  当时,和珅发现《字贯》里面有着“不避君讳”的重大“漏洞”之后,他知道,这是报复海成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他也应该清楚,一旦把《字贯》里的“漏洞”上报给乾隆之后,不只是海成,还会有更多无辜的人蒙受血光之灾。
  历史没有记载下和珅在这次抉择时是否有些犹豫,历史只告诉我们:海成对和珅的轻慢,已经成为和珅心中挥之不去的怨恨,而和珅也被怨恨支配,选择了一种并不明智,却又一直奉行的处世准则: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理所当然,和珅捧着《字贯》,直奔向乾隆皇帝,走上了一条“打小报告”的不归路。
  于是,就出现了乾隆同一天对这个案子天差地别的反应,就有了那封痛骂海成的“上谕”。
  话说海成接到“上谕”之后,在忍受完了最初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后,身为封疆大吏的海成,清醒地认识到:为今之计,能救自己于水火的,恐怕只有王锡侯了。
  王锡侯肯定不愿意帮海成这个忙,但他毫无选择,在这场和珅与海成的较量中,王锡侯无疑算是一个中心人物,但他犹如《阿甘正传》里随风飘扬的羽毛,却只能任凭“清风”摆布。
  很快,当时江西省的整个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王锡侯那个并不阔气的庭院。曾经风平浪静的庭院,如今却被折腾得人仰马翻,粗鲁的士兵,几乎将这座庭院掘地三尺,目的很简单:找到王锡侯家里所有的藏书。
  最终,书找全了,可是家也毁了,更重要的,是王锡侯一家上下老小,都被官府抓了起来,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唯有祈祷。
  海成可不管这些,现在他正专心“研读”搜查回来的书籍,期望从中找出更多的“悖逆”之词。
  文字之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苦读”完王锡侯的所有大作之后,海成顺利地找到了几处“悖逆”的言辞。
  然后,几乎马不停蹄,海成赶紧给乾隆写了一封奏折,里面一方面详细说明了自己近期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极尽言语之能事,只为告诉乾隆:我错了。
  做完了这些,奏折也发出去了,海成也不得不等待命运的宣判,此时,他与王锡侯相比,仅仅是活动比较自由罢了,但又有什么用呢?至多是能去自己的祖宗祠堂,拜之又拜,也唯有祈祷。
  祈祷总归要往好的方面,现实却是残酷的,谁让在乾隆身旁的是和珅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