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29 22:31:51
皇帝沉吟道:“氓山……,那岂不是反贼王一氓起兵之处。”
郑卞趋前下跪道:“此处正是民间祸乱之源,陛下博闻强记,过耳不忘,实乃自古以来第一聪慧之君。”
朝堂众官虽觉郑卞无耻,但溜须拍马之事唯恐落人之后,纷纷道:“臣等苦思冥想,不如圣上意念一动,我敢说,古往今来的臣子,没有比臣等更容易当的了,只须遵从陛下之圣意,办事自然就事倍功半,臣等自己可真正是不用动脑筋了。”
皇帝听得面有得色,没发现下面用反了成语,挥手制止道:“够了,够了,朕有何德何能,无非就是上遵天意,下顺民情,谨慎为政罢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臣七嘴八舌道,圣上如此谦恭,臣等除了惭愧还是惭愧……更有卖直取忠者涕泪满面,忠谏道:“谦虚固是美德,但陛下过于谦逊岂不相当于否定了自身为政之德,微臣坚决不允……”大臣们你一句,我一句,闹哄哄地足足嚷了半个时辰,直等到皇上连续示意可以停止了,才强忍激动之情,勉收慷慨之舌,但依旧面露愤愤不平之色,不认同皇帝自贬之行为。
好不容易等大伙情绪平静下来,郑卞面含忠愧,心下暗笑道:“陛下,舞阳郡及所辖平水、弘农二县,民风自古刁悍,这也是为何伪齐能起于氓山之故。臣以为,周元大人所言极是,乘现在杀官恶徒尚势小力弱,应速遣军兵讨伐捕拿,否则恐假以时日,这群恶徒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王一氓,伏请陛下明鉴。”
话音刚落,一名史官出列道:“陛下,微臣有异议。”
皇帝坐得时间太长,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胳膊腿脚道:“你说。”
“臣认为郑公之见虽分析入理,但颇有欠妥之处,想我朝德化上百年,现今四海宴清,天下太平,虽有小股匪寇流窜割据,但谅其难成大事。至于出动两千士兵去捉拿遁入山野的区区几个刁民,天下百姓若知,定嗤笑朝廷杀鸡用牛刀……臣认为此事付一捕快足已。”
郑卞道:“陛下,氓山绵亘数百里,山势险恶,更兼山中遍布奇峰山洞,前岁耿元帅尚奈何王一氓不得,‘一捕快足以’之论委实可笑之至。”
那史官辩道:“郑大人既知氓山连绵数百里,两千兵士入山搜捕岂不亦如大海捞针?况耿元帅正在南林前线御敌,岂可弃大事于不顾而抽调人马搜捕区区几名刁民?”他为加强语气,再次重复了一遍刁民数量。
日期:2015-08-29 22:33:19
皇帝兄台自小居于宫中,一生中出的最远的一次门也就是在京城郊区祭了祭天,因此,虽时刻欲显摆其见多识广之智,实际上不过是个生着喉结,胡子和皱纹的大孩子,就连因纵欲过度而至两鬓早早变白的那几根头发,也不能帮他增加一毫成熟感。在周元、郑卞和朝中其它几派这些老奸巨猾的臣子心中,他从登基至今充其量不过是他们拿来维护自己私利和打压政治对头的棒槌。这根无端傲立在世界上的最大棒槌对此显然并不自知,一到犹豫之时,就习惯性的撑着腮帮子假作思考,这个动作师出已故父皇,皇帝兄台认为很有范,便刻意继承下来。他同时继承的还有父皇的仁慈,从处置败军之将耿异和冯保之事中就能看出这种仁慈。但后世史官们相当地不买账,冠以“妇人之仁”的花帽子嘲笑这位善良的年轻人,在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眼中,“妇人”当然只是一个含义极为低贬的形容词。
然则我们知道,“圣天子有百灵呵护”,一个皇帝,只要尚在宝座上坐着,那一定就是圣天子,也必定有百灵呵护,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皇帝的运气当然也必须得好过其他所有人。正当这两天皇帝对周元这个小小的提议委决不下时,耿异的奏章适时赶到,助吾皇一决此事,你说,政治漩涡中的勾心斗角是不是百灵中的一灵?
耿元帅在奏章中道:伪齐所据伪都安顺城依水靠山,城墙高固,易守难攻。匪军更在对岸高地筑起小寨一座,与安顺成犄角之势,又连接江上水寨与城中水道交通,战船数百,昼夜操练,来往如风。而臣所督西北军将原先多与戎狄交战,所恃者唯野战耳,攻城水战皆非其所长,若无水师支援,安顺急切间定不能攻拔,臣日夜翘盼朝廷能遣水师助战;另,军中攻城器械储备无几,臣请圣上拨银十万,用以打造军械云云。
皇帝看完奏章后遍示众臣,大伙一看老耿开口要钱,都默契地缄口不语,眼巴巴瞅着郑卞,郑卞看看平常交好的几位同僚,又看看周元,见好哥们或举头仰望殿顶作创造式冥想样,或低头看足作缜密式沉思样,心下冷笑道:“想看我笑话,哼,谁他娘的也别想往外摘。”正想着,见皇上脸转过来,殷切地看着自己,一狠心,道:“陛下,臣既主事财政,此事定当负责到底,但近些年粮食欠收,工商疲敝,加上赈灾、用兵等开支,国库实在已无余钱。臣是这样想的,没有圣上哪有国家,没有圣上哪有朝廷,作臣子的平日里受圣上恩典,关键时刻若不能为圣上分忧,那真是连猪狗都不如了。”
其他大臣听他说东道西骂得恶毒,心下羞恼,正想着如何回敬,郑卞接着道:“臣虽官居二品,今日却要占个先,为圣上,为国家捐献白银五千两。”众人听了,心中无不痛骂,如果你能进入他们心中,就会发现君子们的骂辞同小人一样的粗鄙庸俗,令人掩耳。
由于郑卞当庭表态,所有官员不得不依官阶高低有所表示,例如一品周元认购国债八千两,六品杨彪认购则为五百两,不一时说够了十万两,郑卞记忆力超群,一一记在心内,奏道:“陛下,军情紧急,请准各位臣工明日早朝前结付所捐银两。”
皇帝喜道:“诸位爱卿为国为民之心实是可嘉,朕看这笔军费就算是朝廷向大家借的,就依郑爱卿所奏吧。”敲定国债说后,皇帝打了个哈欠。
身旁宦官领会,拂尘一抖,正要宣布退朝,周元出列急奏道:“陛下,微臣适才所奏……”
郑卞奏道:“陛下,打造攻城器械尚需费些时日,耿元帅军前必定暂无战事,正可在此期间抽调兵马协助舞阳地方搜捕犯人。”
反对此议的大臣们刚出了不少血,正沉浸于肉痛之感受中,心神不宁,无人站出反对。
皇帝欣然准奏。
日期:2015-08-30 02:17:11
第三十九章
郑卞自以为帮了周元,算是报了上次出策之恩,一退朝便兴奋地在人群中寻找周元的影子,孰料周元似乎并不太领情,急匆匆躲开郑卞走了。在周元看来,郑卞已成朝堂公敌,因此以后必须跟他划清界线,以免惹得一身骚。虽然他比谁都清楚郑卞的处境,明白他筹不起钱来非独要被众人引经据典嘲讽之,谩骂之,甚至还要被监察官员弹劾之,堂堂的财政大臣,临时抱佛脚,平常你是干什么吃喝的?
此事其实还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秘密,这个秘密对我华夏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直至今天,我们还摆脱不了它的纠缠,此物美其名曰“礼”。在“礼”的指导下,奉献之大小只能依级别而定,官大的即使没钱也不能少出;官小的即使有钱也不可多出,你比别人忠?忠也不行,否则,当事主体就像是做了亏心事般抬不起头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