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战纪——明亡清兴的第三方视角》
第44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3 11:29:06
  《十八、坚城利器》
  阉党搞的《东林点将录》中,孙承宗被编为“地短星出林龙邹渊”,显然被视为东林党人,不过他的排名并不靠前。从史书来看,孙承宗的政治倾向其实很不清晰,只能算东林外围人物,但一般认为,他即使不是真正的东林党,起码也是东林党的支持者,尤其是与其关系密切的同僚、朋友基本都在该党,弟子钱谦益后来还成了晚明东林党的最高首脑。
  与自己的同年兼朋友徐光启类似,孙承宗对在华的欧洲传教士颇有好感,南京教案之后,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传教士们返回中国时才恢复了在北京的住所。而传教士之所以能够回来,也与孙承宗有关,他支持中国早期基督教徒、后来被誉为“圣教三柱石”之一的李之藻的建议,以邀请军事技术专家为帝国铸炮的名义,为避居澳门的传教士们创造了返回内地的机会。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时任光禄寺少卿(相当于皇室食品管理局的副局长)的李之藻向皇帝提议引进欧洲新式火炮以对抗后金,并得到急需新式武器的兵部的赞同。于是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运作下,明廷终于组成一个官方代表团(一说此行原本是私自安排,只是后来徐光启等人搞到了皇帝的许可,才算转为正式),前往澳门进行考察,其中包括两位已皈依基督教的明朝官员,他俩都是李之藻的学生。

  考察团在澳门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因为葡萄牙人注意到,他们的使命第一次得到北京朝廷的认可。在澳门停留期间,那二位基督徒官员在一次庄严的主教弥撤中表现得非常崇敬、虔诚和投入,这也使他们的这一次出使显得更受瞩目。
  经过实地考察,明朝官员们对欧式大炮印象深刻,最后决定引进一批火炮,以及指导操作这些火炮的一组葡萄牙熟练炮手。出于和主人搞好关系的目的,澳门当局极想满足明廷的要求,于是很爽快地一次性卖给中国三十门大炮(一说二十门),并答应派专业炮手去指导操作,不仅如此,他们还组建了一支包括上百名滑膛火枪手的队伍,去支援和训练明军。
  不过,该计划遭到了朝廷中沈漼(时为内阁大学士)等反对基督教的高级官员之阻挠,葡萄牙炮队及火枪手被迫滞留澳门无法成行,直到不久后孙承宗接管兵部,这一计划才重新启动。在耶稣会传教士的组织下,这些枪炮及人员分两批进入中国内地,据考证最后有十门大炮抵达了辽东前线。
  但其实,这些大炮并非葡人制造,而是来自一艘英国军舰,它在澳门海岸失事,船上的大炮被打捞上来,现在葡萄牙人把它们转手卖给明朝,中间大大赚了一笔(另一说,这些炮是从被澳门当局击沉的英荷舰船中缴获的)。后人研究认为,几年后宁远城头造成努尔哈赤受伤甚至死亡的那门大炮,应该就是它们之一,即,明人在葡萄牙人的训练下,用英国造大炮重创了女真人。
  据说,神父们开始时对自己的新身份颇为不满,辩称他们只是意在传教的上帝仆人,并非什么军事专家,而深谙中华和稀泥传统的李之藻等人则劝道,不要把这个身份看得太重,它仅仅是个称呼而已,就像裁缝的缝衣针,只有缝衣时才有用,一旦缝好便不必在乎了。就这样,汤若望等人于公元1623年来到北京,开始指导明朝工匠铸造和使用西洋大炮,正是这些大炮(其中包括部分购自澳门的英式火炮)后来与孙承宗一起来到辽东战场,重创了后金军。

  其实孙承宗早就有机会主政辽东。当年辽沈失守、袁应泰自杀后,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正担任少詹事(詹事府的副长官,正四品)的孙承宗早年生活在边疆,素以“知兵”著称。于是有人提出应罢免当时的兵部尚书代之以皇帝十分信任的孙先生,这个建议得到了内阁赞成。
  大臣们遂提议为孙承宗专门在兵部设一个侍郎职位,主抓东北战争。但是,正因为过于依赖这位老师了,天启竟然不同意他离开,内阁几次请求都被驳回,最后只能将孙承宗升为礼部右侍郎(教育-外交-祭祀-典礼部的第二副部长,正三品)并“协理詹事府”,专抓皇室教育。
  直到公元1622年广宁失守,熊廷弼和王化贞被迫撤回关内,兵部尚书张鹤鸣怕得要死,于是以视察边防的名义躲了出去。眼见东北战局糜烂不堪,小皇帝实在没有办法,终于答应让自己的孙先生入阁,但头衔不再是侍郎,而是地位更高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几天后又让他“以阁臣掌部务”,即国家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成为明朝国防系统真正的一把手。
  新任国防部长的第一份奏章,颇为出人意料,因为其内容并非如何恢复失地,而是针对帝国政界一项延续了上百年的传统——以文制武。他指出,现在帝国的兵力和粮饷都是一本糊涂账,朝廷用武将统兵,却用文官练兵;武将在前线冲杀,却要受文官的指挥;边防要靠武将,文官却在后面指手划脚:派经略、巡抚执掌边疆,但他们却没决策权,只能每天问朝廷是战是和,带来的问题极其严重,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
  很显然,年近花甲的孙承宗对帝国军界理解颇深,他一针见血地提出,在此非常时期,必须选出一位有胆有识的最高将领执掌统帅权,他可以自行处置中下级官员。同时,请朝廷一定要信任此人,不要理睬文官叽叽喳喳的浅薄见识。再有,小胜小败都是兵家常事,千万别放在心上。关于具体的辽东战略,他写道,为今之计,只能先立足于防守,让敌人无隙可乘,然后再想办法恢复失地:
  “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
  随后,孙承宗又列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招安蒙古各部共同抗金,抚恤辽东流离失所的难民,精简驻京部队,于永平(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增设总兵,修缮蓟镇(山海关到居庸关之间的明军防区,包括今京津冀等多地,原本针对北方的蒙古人)长城防线,在北京东部地区开荒屯田等等,他的皇帝学生对此统统采纳。
  提出这些建议时,正准备在中央大展拳脚的孙承宗肯定想不到,后来到边疆执掌统帅权的那位最高将领,竟然就是他本人。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