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教授哀道着中国近世纪的文化劫难,悲痛经历,听者无不动容。
“后来,我们一群人在40年代去敦煌考古,并致力保护敦煌文化的时候,看到被破坏的壁画和遗失的文卷,感到特别的难过,这是我们国家沉重的损失啊,同学们。
幸好后来我们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国家也正式支持敦煌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勘察了莫高窟目前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并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维修加固了3处崩塌崖面和数百个洞窟。
现在带你们去,除了支援敦煌的考古建设外,也是为了弘扬中华的文化传承。”章教授说完,樊小梅等几人鼓起了掌声,也是为了向这位敦煌学的先驱致敬。
章教授突然间问起樊小梅:“樊小梅同学,你可知道敦煌莫高窟的来历嘛?”
樊小梅抬了抬大眼镜说道:“以前刚上中学时我就知道敦煌的存在了,敦煌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汉唐的时代是它的顶峰,而元代之后,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就逐渐荒废掉,可莫高窟的来历我就不大清楚了。”
章教授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我们此行考古的重点在于敦煌学,而敦煌学的重点又在于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根据唐书的记载,是前秦时期僧人乐尊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来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说到这里,章教授还跟我们谈起了乐尊和尚的传说,他说道:“敦煌学我也是在20年前才正式了解学习的,我们在那边也已经生活了很多年的时间。
说来奇怪,当年我在研究的敦煌古籍时,里面记录了敦煌莫高窟开创者乐尊和尚,曾在当地一些少民的传说记载中被尊为(乞叉底鹐沙)地藏菩萨的信息,这实在是让我很疑惑不解的事情。
而且莫高窟早期开凿的壁画,多是以飞天形象为主,从一些零碎的信息中,这似乎又与乐尊开凿莫高窟的原因息息相关。但古籍资料,文字参杂零碎不全又难以辨析。对了,小苏同志,你对古文的研究功底不错,也许去了之后对我们的古文研究帮助很大,呵呵。”
说完章教授看着我眼神闪烁,我大概听出了他的话里有话,看来他对我对那几个古怪字符的认知还很怀疑,怀疑我在打小算盘哩。
那时的我整天想着神秘字条的事情,对他们的讨论也是嗯嗯哼哼的应付了事。所以我听后却不是很在意章教授的那些说辞,只是以为老人家还在对那些蝌蚪文的破译念念不忘。
当时我更没有想到的是,章教授这段关于乐尊开凿莫高窟的传说,还有那些神秘的蝌蚪文,跟我这次诡异神奇的经历,有着难以言喻的重大关系。
日期:2015-12-16 22:30:00
说着说着,现场的气氛有些肃穆,为了活跃气氛,爱说笑的胡建设打趣问道:“章教授,听闻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初始,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您能跟我们说说那边的风情故事吗。”
“好啊,好啊,章教授,敦煌的基本历史我们都在书上了解过,那当地还有没有什么传说和民俗之类的,您给我们说说嘛。”跟胡建设最亲密的王琳也起哄道。
大伙顿时亢奋起来,因为好奇是年轻人的天性,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都等着章教授述说一些当年的奇特经历和诡闻。
章教授笑了笑,喝了口清水润润口:“同学们,当年我去敦煌的时候,还不算很老,也许是刚接触这么博大的华夏文化,我也被那里的学问和艺术惊呆了。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条件很艰苦,我们都是睡在窑洞里的,有时十天半个月也没洗澡,渴了饿了都是在洞窟里解决的,精神压力很大。
敦煌那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你们大概也知道,现在的敦煌可比不得从前。在从前,那可是塞北绿洲,荒漠上的明珠,可现在,沙漠化很严重了。
我们半夜起来解手的时候,经常看到荒漠外那诡异的景象。尤其黑夜中的沙漠,就像一个吃人的魔鬼一样,阴沉黑暗,不过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了。”
本来大伙还意犹未尽,虽然当时已是入夜,但都兴高采烈的。可章教授此时略显疲态,似乎也不想多说什么了,这让天性好奇的我们不免有点小失望。
这时候老段不知从哪冒了出来,眯着眼直笑道:“你们问章教授,不如问问我吧。我也去过几次敦煌莫高窟,我也听当地人说过一些离奇的传闻,你们想不想听听啊,嘿嘿。”说完,他还坏笑了一下。
什么传闻?很多双眼睛顿时都亮了起来,老段关于敦煌的神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兴趣。可我心里窃笑,这老段嘴子滑,知道他肯定没憋好屁,估计又要编故事了,跟单位一样又要在这里哄那些不懂事的学生。
不过大伙的好奇心早被撩了起来,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段,看他要说出什么离奇故事来。而老段也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说了啊,不过这个故事啊,也是我在西北听来的,还是个诡异的故事。嘿嘿,是关于敦煌古文物的,叫做吃人壁画。”
吃人壁画,我听了本来半躺着装睡,也被撩了起来,这辈子我估计自己就是专门跟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打交道的了。
这些个怪力乱神的诡闻,在我们那个年代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遗毒,公共场合内是宣扬不得的。不过在考古队中,似乎大家都是跟古文物打交道,多多少少也沾染上了那种对古代不解之谜一究到底的亢奋感。
看到大伙们重新吊起的胃口和期待的眼神,老段看章教授也没反对态度后。他顿了顿说道:“这吃人壁画是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这老农民还故意装腔作势,不过我听他说起这些诡闻的语气时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这是我初到莫高窟参与工作时,听当地人说起的一则诡闻……”
日期:2015-12-17 18:38:00
大伙将老段围成一团,恍然间,我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那种听老人说古的情景。而老段看着我们这些饥渴的故事迷,将这则当地的诡闻娓娓道来。
原来,在40,50年代头几批敦煌先驱们到达莫高窟时,条件艰苦,为了更好保护莫高窟文学和艺术经典,经常住在石窟的附近。
而除了千佛洞的石窟外,有些不同时代凿刻的石窟群则很偏远,有时他们必须要当地人做向导带路,走很远的距离前去勘察环境,制定保护计划。有时天晚了,或是看到现场环境需要紧急保护,就会在那儿守着过夜。
虽然考古工作者们天不怕地不怕,但当地人却很少敢住在窟里,就算沙漠黑风暴来了,也宁愿赶路回家,或是找野外的岩壁夹缝躲一躲也不夜宿窟中。一开始他们很奇怪,后来当地人跟他们说起了一则吃人壁画的奇闻轶事。
在早年的时候,也不知是清末还是清初的事了,曾有一些农牧民和驼客,因躲避荒漠上的群狼和风沙,也曾躲入这些野外荒废石窟之中,但这些荒废石窟经常无缘无故死人,一开始牧民们以为是当地野兽和马匪所为,并不以为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