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3-23 21:17:00
第七章:持续发酵
程浩本想问小年出去是不是因为接到了信息或者电话,但看他的表情并不像得到了新线索的样子,依旧沉静。
小年是个藏不住事的人,一切喜怒哀乐全反映在脸上。程浩之前虽没和他打过交道,可单单是与他接触的这几回,就知道他的这个命门所在——如果接到了新的信息的话,自然会轻易露出破绽。
涉世未深——这是程浩对小年的准确判断。
可现在,小年这块不动声色的石头,皱眉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一肚子的心思。
“听您这么说,仪式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尤其是仪式的三个要素,目前看来是这桩案子的三大疑点。”程浩说道,“但这结论,应该是很难提供给领导作为参考思路的。”程浩的语气带着些许遗憾。
“我明白你的难处,不过嘛,一旦你们警方的调查陷入僵局,我想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下我的分析思路?”蔡教授儒雅地笑道,“毕竟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出了地铁停运的突发事件,而且还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桩命案,全市轨交和公丨安丨方面的专家和领导肯定已经焦头烂额了。在这个时候,可能更需要新的、可以打破常规的思路,说不定真是突破口。”
程浩点点头,说道:“蔡教授,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和建议,关于面具背后的那串文字,恐怕还是得请您帮忙。您在这个领域是权威,一定能为我们找到更多的线索。”程浩说得很官方,他觉得以这种方式作为结束语更能体现胸前“公丨安丨”二字的气质和内涵。
蔡教授谦虚地讲道:“过奖、过奖。也算是为了这座城市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蔡教授这时看着安静坐在一旁的小年,突然说道:“小伙子,你看上去不像是个丨警丨察。”
小年抬起头来,仓促地回答道:“我……我是新来的,所以……”
蔡教授笑着说道:“可能还是缺乏历练,你要多跟程浩学习,他就特别符合我心里对丨警丨察的定位——谦逊、正派、上进、热情。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说就是没能成为一名人民丨警丨察。我上学的时候,《便衣丨警丨察》那部电视剧正风靡全国,十个孩子里八个想成为丨警丨察的。”
程浩听到蔡教授如此夸奖自己,脸突然红了起来,“对了教授,这个面具还是先放在您这边吧。我们之前检查过,面具本身没有留下任何指纹,放在我们所里也只是个‘待调查的物证’而已。放在您这里,也好研究背面的文字,说不定还会有更新的线索发现。”
蔡教授点点头,说会保管好这个重要的物证。
程浩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他匆匆忙忙地和蔡教授告别,与小年一起离开了宾馆。要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案情每分每秒间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刑侦队那边倒是给程浩打了个电话,说暂时没有任务委派给程浩。
听那语气,看来刑侦队的队员们并不把程浩放在眼里。
奔波于各地让程浩自觉心力交瘁,神经始终处于时而紧绷时而恍惚的状态。所以和小年走向案发现场的程浩,会时不时地头晕目眩一阵,但当他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片刻。往往是两三分钟后,自然就会恢复精神。
日期:2016-03-23 21:20:00
下午,空气湿度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雨水似乎马上就来了。按照农历的月份来算,如今虽说已经立了秋,但是“秋老虎”的威力还是让人意识到燥热的夏天并未远离。而这几天,“秋老虎”又和“低压云”联合上演了一出大戏——热且闷,让人浑身湿漉漉的。
这是一年中人的情绪最急躁的一段时间。
南京西路一带被称作“上海顶级商圈”,与南京东路这个传统的步行街一道获得了“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南京西路不仅商场众多,写字楼也是密密麻麻,而居民楼、医院、学校等也夹杂其中。
很多外企在此设立公司,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这里变作一个大型的国际化社区。欧美人、非洲人、东南亚人随处可见,他们喜欢这一带的老上海韵味,更是醉心于南京西路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而繁华的另一面面往往是阴暗和残破。
这条长街附近的老街区里大多仍未有独户的卫生设施。居民们往往为了争抢有限的“如厕资源”,在公共卫生间外大吵大闹。并且,又暗又脏的楼道里随处可见老鼠的身影。一栋外立面看上去很有旧日风情的洋房,常常生活着四五家不同的住户,而且很多是租客。这里无疑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走在街上,明显气氛不太正常,很多商场已经关了门。购物大厅里更是难寻亮色,购物纸袋、尼龙绳、塑料模特扔的哪里都是,仿佛就要拆迁了一般。售货员们仓促地离开商场,铝制卷帘门被重重地拉下来,锁死在地面凸起的铁钩上。
程浩听到人们说这几家大型商场的供电出现了问题,电力供应突然就断掉了。
又是供电的故障?这么说来,附近街区的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全部出现了问题,这可不是小事情,恐怕连小孩子都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相关性的。
此时,地铁站附近的媒体已经占领了街区的一角,群众则密密匝匝地驻足在任何可以站住脚的地方。武警在道路中间拉出两条队伍,队伍中间的道路以供车辆正常的通行,避免了行人对路面的侵占。看上去,这条一片狼藉的商业街上,似乎到处都是累累的伤口。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程浩和小年好不容易地挤进地铁站内部。
从警方同事的口中得知,今天下午大概三点钟的时候,附近商场和写字楼的用电全部中断。这是一瞬之间的事情,仿佛有一个总控的开关被人恶意地关掉了。但专家说了,同时断电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不过程浩知道,专家在这个时候的无能为力也体现了他们所阐述内容的不可置信。
眼看二号线已经停运一天了,命案也发生了将近二十四个小时。地铁的电力故障让人心烦,就连二十年前设计这条线路的老专家也无计可施;而关于命案,各方的线索仍然是十分匮乏的,死者就像凭空出现,至今未有类似失踪和绑架的报案。
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都会有很多所谓“无头案”发生。
这些案子的共性有三点:一,死者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二,无监控探头或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线索;三,没有失踪人员的报案。很多情况下,某些“无头案”都是过了很多年之后,突然串并到另一宗案件之中,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死者的冤屈才可以沉冤得雪。
而此次的“地铁杀人事件”,完全符合上述三点共性,所以警方才会感到无计可施、心力交瘁。但程浩也注意到了一点,也就是蔡教授分析出的“巫术杀人”的诡异方式,如果案情要找到一个出路的话,这必然是唯一的突破口。
在各方面压力骤增的情形下,程浩此时也只能寄希望于蔡教授的协助了。
日期:2016-03-23 21:23:00
在地铁站里,小年常会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却总是等不到那个人的信息,程浩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个时候,程浩自己的手机倒是响了起来,他把手机接通,然后迅速把自己的语调和语速调节到一个女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
小年听到程浩与丨警丨察形象极度不符的软绵绵的声音,知趣地走到地铁站厅层的其他地方,开始上下左右地端详这个自己最熟悉的地铁站。
虽然每天与它的相处时间不多,往往都是匆匆一瞥,但这个地铁站时常会给予小年生活的动力:白天上班要从这个站口走出——努力又辛劳的一天开始了;晚上下班要从这个站口回家——无论家有多小有多旧,那都是所有个体感到最惬意和安闲的地方。
他甚至都没来得及看看地铁站里设立的各种公告:“和谐静安”的宣传栏、红十字会的献血讲台、免费领取当日晨报的小铁匣子、派出所张贴的防盗防骗的海报——这张海报倒很有可能是程浩他们制作并贴在这里的。
小年转身看看程浩,他还在对着墙壁讲电话,时不时偷偷地笑几声。但他又怕被周围的人看到,所以一直捂着嘴,声音也压得很低。
程浩的同事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全都摇摇头,显得十分遗憾。小年猜测,也许程浩的女朋友与他并不般配,所以才会招来同事们的“同情”吧。
不过,感情是人家自己的。
小年看到他这副甜蜜的样子,也一改往日一贯面无表情的状态,嘴角轻轻地上扬起来。
程浩挂断电话了,小年又立即恢复了那副轻易看不出喜怒的面容。
“你女朋友的电话?”小年对正朝自己走来的程浩问道。
“对,她有些不放心。”程浩还是有些羞涩,“我跟她说没什么危险,她现在放心了。”
“哦,那就好。”小年随口问道,“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怎么认识的?这一般都是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们“恋爱询问列表”上的头号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