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杀人事件》
第25节

作者: 太和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梁放下手里的餐盒,“快别提了,昨天夜里附近三个路口都跑水了,从地下喷射出来的水有七八层楼那么高,而且很急,还有几辆路过的车被喷出来的水打翻。”大梁说道,“我昨天夜里回了趟所里,然后返回的时候,听到砰地几声巨响,差点给我吓趴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水管爆裂了。”
  “前天是电路出问题,今天是水管出问题……”程浩小声嘀咕着,“还有别的消息吗?”
  “我还听说不光是那三个路口的管道跑水,好像还有埋在地下的管线也出现了问题。附近的输水管道似乎有些年头了,主干管道爆裂的时候,导致支线也发生了剧烈震动,一些稍微小的管子也开始漏水,可能是由于雨水的干扰,从路面上看不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程浩看看那些施工人员,问道:“所以他们是来检查管道的什么地方出现问题的?”
  大梁回答道:“目前也只能通过地铁隧道查找漏水的地方,毕竟路面上的大挖大拆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外面还下着瓢泼大雨,施工作业的难度很大。还有,这两天死人的事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所以领导很着急,尤其是李局,我看到他偷偷哭了好几次。”大梁继续分发餐盒,“不跟你说了,我得赶紧干活了。”说着他就忙所长交待的事去了。
  听到大梁说李局偷偷哭了好几次,程浩心里也不是滋味。
  李局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虽然经常责备下属,但也是因为破案心切而已。从来没有人质疑李局的领导才能,以往的案子,他总是能指挥得游刃有余。可这一回,由于线索极度匮乏,以及上层给予的巨大压力,他实在是有心无力。
  小年这时也已经醒了过来,他听到了程浩和大梁的对话。小年对程浩说道:“前天是断电,昨天是断水,而且前晚和昨晚两人的死亡方式又分别与电和水有关,你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吗?”
  “我刚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些要素之间确实很有关联。”
  “要不,把这个事告诉蔡教授?他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好,我这就给他打电话。本来昨天晚上就应该给他打电话致歉的。”
  程浩拨通蔡教授的电话,因李局长发火的事先向他表达了歉意,然后将水管爆裂的事情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并且,程浩还把小年关于两起死亡事件与“水”和“电”的猜测也告知了蔡教授。几分钟后,程浩把电话挂断。
  “蔡教授怎么说?”小年问道。
  “他说一会儿会再联系我,他昨晚回去后似乎已经确定了大致的方向。”
  “大致的方向……”
  而在这个时候,程浩和小年看到几个警员交头接耳地站作一团,在小声地窃窃私语些什么,明显气氛异样。程浩在二号线的站厅层转了转,从同事口中听到一些零散的消息,似乎是说有家媒体今日早晨于头版刊发了事件的详细信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事们说媒体已经等不及了,所以连连发出了些“不负责任”的新闻。
  程浩让小年用手机看看今天的新闻,小年立刻打开几个门户新闻网站的客户端。
  这一看可不要紧,居然各家媒体都报道了前晚和昨晚离奇死亡两个人的事情,而且还准确地描述出了这两名死者诡异的死亡方式,甚至比程浩从同事那听来的还要详细。媒体甚至将这件事与“开膛手杰克”相提并论——可那终究是传闻,这是实实在在的刑事犯罪。
  “有人对媒体走露了风声。”程浩自语道。
  站厅层里的气氛同样肃杀至极,如果地铁再无法通车、案子再无法侦破的话,将会导致更大规模的恐慌。可以想见的情况是:凶手抓不到,并且死者的身份无法得到确认,市民们就会处在胆战心惊之中。因为他们会觉得,下一个死的,或许就是自己。
  小年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感到十分紧张。他把微博打开,关于事件的报道更是连续几日霸占热搜榜的第一名,而“上海地铁杀人事件”的话题,已经有上亿人次阅读和讨论过,这可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

  程浩来到地铁站口,武警已经辟出了一块宽敞的区域,将媒体和民众拦在区域外围。
  天空依旧下着雨,只是比前一晚小了些。五颜六色的雨伞和雨衣将这条依然黯然失色的街道装点得华丽美好,但谁都知道,这只是粗糙的外在装饰而已,甚至是“最后的华丽装点”。一旦人们离去,这条没有电未通水的马路会彻底变作一条“死街”。
  李局这会儿要求所有警员来到地铁站中的一处办公室集合,他有话要对大家说。
  程浩和三十多名来自各个分局和市局的同事立即去往办公室。李副局长和其他领导,以及所长都已经等在那边了。除了踢踢踏踏的紧凑脚步声,没有别的任何声音。
  办公室的门咣的一声关上了,小年站在远处,孤零零地等着。
  把门关好,李局并不出人意料地大吼起来,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把这件事说出去的!”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恨不得把自己的脸全部埋进衣领里去。
  “肯定是你们中的谁把案情透露给了外界,现在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还嫌不够乱是不是?!”李副局长怒火中烧,他又说道,“媒体居然绘声绘色地把两个案子全部写了出来,没有丝毫的差错,这肯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他环视四周,快速地踱步。

  “我早晚会查出来的,到时候查出了谁,可别怪我不客气!这可是涉嫌公丨安丨系统的内部纪律问题,甚至违反了法规和条例。”李局长在警员的队列中走来走去,“要是让我知道你们中的谁和某些媒体沆瀣一气,甚至拿了人家的好处,那可是重罪,判了三五年都不为过!”
  李局的话让很多警员都感到紧张,他们虽然低着头,眼睛却不住地看着周围的彼此。
  静悄悄地,就像一群被教导主任训斥的初中生。
  程浩看到李局身边的躺椅上斜坐着一个人,正是病愈没多久的刘队长。刘队长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太多,他本就是个干瘦、黝黑的中年男人,经过这次的手术,显得更加瘦削了。局长不断地高声责骂显然让他有些吃不消,他不时地闭上眼睛,安静地休息。

  大概有过了十来分钟,李副局长让所有人各归其位,继续调查。而在大家解散之前,他再一次向所有人发出了警告:一旦被他查实是谁收了媒体的好处,吐露了案情,他一定会追究到底,绝不会手软。
  看到警员们走出了办公室,小年走上前,迎上了出门的程浩,“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程浩说道,“只是说会纠察告密的人。”
  “那会是谁呢?”小年嘀咕道。
  “不知道。”程浩拿出手机,“刚刚蔡教授给我发了信息,让咱们抽空过去一趟,我想肯定是案情的事情。”程浩说道,“时间不容耽搁,我们现在就去。”

  两个人走出了地铁口,穿过武警设置的隔离带,走到了马路的另一边。启动车子,程浩打开雨刷器,咯吱咯吱的声音反而让人觉得心里踏实。这本是个繁华无两的地方,如今却寂静得让人浑身不自在。
  打开电台,各个频率都完全被这桩案子所占据,无数大大小小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对此品头论足;上网一看,公众的嘲弄、愤怒、戏谑、悲情、甚至虚伪的漠不关心,更是将这桩案件变成了一场颇具玩味的全民狂欢。
  写着“丨警丨察”两个大字的车子驶向宾馆,接受着路人眼神之中的冷嘲热讽。
  日期:2016-03-29 18:30:00
  骊山酒店——这家上海著名的高级酒店并不在此次停电和停水的区域之内,因此有些附近居住的居民来到这里,他们在宽敞的一楼大厅或几个人站成一团、或席地而坐,“声讨”政府的办事不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