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蔡教授先是略带些不满,然后细想一阵,连连点头,“有意思!”没想到蔡教授竟然露出了笑容,“你的联想很有意思,确实像烤全羊之前往羊肚子里抹香料并坤扎起来的过程。”蔡教授继续说道,“清除内脏、放血和抹香料应该是为了尸体防腐,至于面具和捆绑手足,这应该才是仪式性的部分。因为契丹人死后并无棺椁,而是直接将尸体放在棺床上,为了保证尸体整个形态的完整,所以用铜丝捆住手脚还有身体的其他部分,毕竟时间久了,骨骼就会散落下来。这是由于契丹人认为尸体不散,灵魂就不会分离。”
程浩问道:“铜丝绑住身体并不难理解,那面具又是为了什么?”
“这可就难为到我了。”蔡教授说道,“而且不光是难为到我,我想很多研究契丹文化的学者也持不同的见解,想必他们也会觉得十分为难。”
“是不是为了保护尸体?”小年的声音很小。
“你继续说。”蔡教授让小年接着讲,“看来你有些很独到的见解。”
“我也是看电视看来的。”小年清了清嗓子,“比如古代的金缕玉衣,听说玉可以保证尸体不会朽烂,所以……面具把脸部盖得紧紧的,是不是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隔绝外界的空气,保持尸体不被破坏?”
“你说的也有可能,也许真是为了阻隔破坏皮肤和肌肉组织的微生物。但不要忘了一点,金缕玉衣是全身覆盖的,古人坚信玉能保证尸骨的完全,所以其目的是保护从头到脚的全部尸身,当然今天科学告诉我们用玉来保护尸体,这是不可能的,玉不具备防腐的功效,只是古人的美好想象罢了。而契丹的面具,仅仅是简单地覆盖在死者脸上,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不可能保证尸身的完整性,一旦尸体的某个部分发生腐败,面部腐烂也是迟早的事,所以似乎并非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
小年“哦”了一声,又把后背贴回到沙发上。
“会不会是另外的一个层面的‘保护’?”程浩说道。
“另外的层面?怎么讲?”
“不是保护有形的尸身,而是保护无形的灵魂。”
“是有学者持这样的观点,比如日本的‘考古之父’滨田耕作,他认为面具的作用在于使死者在走向黄泉的途中避免恶灵的伤害。还有其他的观点,比如说将死者的灵魂永远保存在尸体中、出自某种当时崇尚的宗教信仰等等。至少如今的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有诸多不同的解读。”蔡教授说道。
“那您的观点是怎样的?”程浩问道。
“我的观点?”蔡教授笑了几声,“惭愧惭愧,我对这方面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不过嘛……我觉得面具的作用一定是与‘灵魂’相关的,这倒是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只是在怎么对待死者灵魂这个问题上有些差异罢了。”
程浩犹豫了一阵,“教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他说道,“学者们对面具与灵魂的看法不一致,会产生什么大的问题吗?我的意思是,既然大家都认为是与灵魂相关,那距离标准答案应该也不会差太多……我想,大家观点之间的距离,应该不会是苹果和鸭梨的关系,也许仅仅是红富士和青苹果之间的差距,统一观点应该不是那么困难的吧。”
蔡教授习惯性地在书房中踱了几步,然后说道:“我知道大众看我们这些书呆子就像看动物园的猴子一样。”他转过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程浩。
程浩连连摆手,“教授,我……我可没这个意思。”
“没关系。”蔡教授温和地笑道,“有时连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我们这些人就像猴子一样,总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飞扬跋扈,觉得自己就是真理、就是王者,却不知道圈子以外的人早就把我们当成神经病,脑子有问题的人。跳出这个圈子,想想也是,我们在讨论、争辩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到底意义何在?就比如面具的这个问题,有的人说是保护死者的尸体免遭恶灵的侵袭,有的说法是将灵魂永远封存于死者体内,从大体上看,其实并不矛盾,也远没有必要对此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无休止的争论。”他伸出食指在空中比划着,“但是,有一点我想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对历史的负责。”
“对历史的负责。”程浩小声地重复道。
“是的,我想我们这些所谓的学者并不是马克思口中的‘历史的创造者’,因为创造历史的人从来不会纠结于过往,而是积极地面向未来,主动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比如说你,程浩。”蔡教授指了指程浩,“再比如说你。”他又指了指小年,“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而我们这些做学术研究的人,其实并不肩负着创造历史的重任。”
“我明白了,蔡教授。”程浩说道,“可是如果没有你们的话,创造历史的这些人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几百几千年后,他们所创造的东西逐渐黯淡、褪色甚至消亡,就像契丹民族这样,曾经叱咤几百年,却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承载了无数信息的面具。”程浩不免有些遗憾地讲道。
蔡教授推了推眼镜,“看来还是有群众理解我们的。”他笑了笑,“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无非是想让当时被历史铭记的东西正确且完整地流传下去,毕竟文明的生成是极为不易的,所以我才说是‘对历史负责’。”
程浩点点头,“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守护者,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小年也听得很受益,眼神中满是感慨。
蔡教授继续说道:“其实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有另外的一层想法。毕竟有关生死的东西是很玄妙的,各个民族、种族的‘生死观’往往是他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轮回、涅槃、救赎……这些概念都与生死相关,同时也是被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东西,甚至影响了人们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影响了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所以,对契丹这样失落的文明进行研究,确实不能绕开‘生’与‘死’这种根源性的东西。因此说,‘生死观’是我非常在意的。”
“那么各个学者的不同观点,即便很相近,但微妙处的不同也会影响整体的判断?”
“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客观、理性、冷静地分析。这就像你们断案一样,要靠证据说话的。”
程浩喝了口茶,茶有些微凉,却更加清口了。
日期:2016-03-29 18:54:00
这时,蔡教授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对程浩讲道:“我这里有一个猜测,也许不对,但我觉得提出来总不会是坏事,对你们警方的办案或许也有些帮助。”
“您请说。”
“面具已经出现了两回,死者也有两名了,我觉得可能还会有第三名受害人。”
“为何这样说?”
“因为契丹丧葬的面具种类正好是三种,青铜面具、白银面具和黄金面具。而前两个面具都已经出现过了,只剩下黄金面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胡乱猜测的,不可置信、不可置信。”蔡教授摇摇头。
“我也希望您的这个猜测是错误的,毕竟……我们的压力已经很大了。”
“我明白现今的难处。打开电脑,铺天盖地都是地铁杀人案的新闻,网络上没有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电视倒是好些,尽量保持克制。但这种东西看多了,始终是会造成社会恐慌的。而且南京西路附近一片地区都停电又停水了,民众自然害怕得很。”
“对了,教授。说道‘电’和‘水’,您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考?”程浩问道。
蔡教授迟疑片刻,回答道:“暂时没有。”
程浩能够感受到教授似乎有话想说,但在最后关头又把话咽了回去。
窗外的雨显然又比刚刚大了一些。从昨晚持续至今的雨,一直处在忽大忽小的状态,终究是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
蔡教授这时莫名其妙地坐回了书桌后面那把反着哑光的红木椅上,他翻阅起一些影印的英文文献资料,一言不发。程浩知道,蔡教授一定是想起了什么,便不敢打扰和惊动,一直安静地看蔡教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仿佛旁若无人一般,蔡教授已经完全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