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17节作者:
枫昀 永徽四年,处理房遗爱谋反案,平定陈硕真起义。
这四年半中,边境不断有小规模战事,不过将领出色,加之外交工作得体,国家实力继续增强。史官们说这叫“永徽之治”,但又立刻强调: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大概不单是后来的史官们这么看,当时那些元老大臣首先就是这么看的。至于李治呢,一直在努力,简直就是在长辈面前挣表现,可是他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却似乎越来越僵了。皇帝并不容易做,不是说谁坐上那个位置就可以自动掌控全局的。
日期:2015-09-17 09:27:04
谢谢各位盆友的鼓励,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0)废王立武 - 2
(前面说到高宗在永徽的前四年一直努力表现,但是却渐感大权旁落。朝政主动权被长孙舅舅的宰相集团掌握着。)
【在万年宫的日子】
永徽五年,君臣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
这年三月,高宗离开京城,住进了万年宫,直到九月才回长安。万年宫是长安附近的一处离宫,位于今陕西宝鸡市麟游县,贞观时叫九成宫。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流传千古,那篇铭文说的就是在九成宫发现醴泉的事情。
这次万年宫之行看似平常,但高宗住那儿的几个月对后来的形势可能有很大影响。孟宪实教授在《唐高宗的真相》系列讲座中特别提到了这段日子。孟教授指出,高宗这次是带了一群文武大臣进驻万年宫,在那里集体办公。而且武昭仪也一起去了。
按《资治通鉴》,高宗三月份到万年宫之后立刻做了一件事:给十三位武德功臣追赠官爵--“武德”是高祖李渊的年号。这十三人中有屈突通、殷开山、长孙顺德等等,然后还有一位:武士彟。他和刘政会一起获赠并州都督。
大家都认为,这是皇帝又在宠武昭仪了,给她老爸抬高身份。虽然这十三位武德功臣的获赠可能都是应得的,但武昭仪的枕边风肯定起了作用。
不久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情。润五月初三的夜里,大家都睡了,忽然天降大雨,山洪爆发,大水冲进了万年宫的北门,值班卫士都自顾自地四散逃走了,只有郎将薛仁贵有良心,大喊:“天子有危险,哪儿宿卫怕死逃跑的道理?”于是爬上宫门前的横木,冲里面大声呼喊,终于把人都惊醒了。高宗赶紧逃到高处,没过多久大水就冲进了寝殿。这场水灾造成万年宫卫士及附近居民三千多人死亡。
这件事值得好好脑补一下。山洪爆发,值班的宿卫看到危险,居然不顾皇帝的性命,自己先逃跑了,这说明什么?或许唐高宗当时在宫廷禁军当中并没有多少威望,卫士们都不把他当回事。试想,如果换成是唐太宗,可能是这种待遇吗?
《旧唐书·薛仁贵传》上的记载也反应出高宗的处境。当时高宗逃得一命,对薛仁贵很是感激,说了这么一句话:“幸亏爱卿呼喊,我才免于被淹死,现在才知道,还是有忠臣的啊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这话听着好辛酸。是不是说,高宗那时候一直觉得身边就没有忠臣呢?
薛仁贵那时还是个年轻将领,因贞观年间在打高丽时表现出色,得到太宗的赏识,提拔为右领军郎将,守护玄武门(北门)。薛仁贵在高宗朝得到重用,战功赫赫,当时的军士们就为他高唱赞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现在的粉丝们则尊他为大唐战神。不过唐高宗最难忘的还是他在万年宫的这次救命之情,多年之后还对他说:“当时要不是你,我就变成鱼了”。
水灾过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柳奭丢官了。按《资治通鉴》,柳奭在永徽三年当上了中书令。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宰相职位。但是到了永徽五年六月,即水灾后的第二个月,柳奭主动辞职,辞职的原因居然是因为王皇后失宠,让他感到不安。王皇后到底出了什么事让柳奭那么不安呢?几本正史上都没说。
高宗立刻接受了柳奭的辞职申请,罢了他的中书令,让他去做吏部尚书--其实仍然是大官儿。孟宪实教授认为,柳奭主动辞职,意在试探皇帝的动向,而经历过水灾的高宗一下子变得强硬了,就准了他辞职。
日期:2015-09-18 05:18:27
谢谢豹儿妹子:) 然后继续贴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0)废王立武 - 3
【和长孙舅舅拉关系、套近乎】
永徽五年九月,高宗从万年宫回到京师长安。这时候大概他不但废立皇后的决心已定,而且开始动手了。皇后的废立是件大事,可是高宗并没有什么搬得上台面的理由,纯粹是出于对武昭仪的偏爱。正因为没道理,所以更需要重臣的支持,于是高宗首先去做长孙无忌的工作。
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永徽五年,高宗“亲幸无忌第,见其三子,并擢授朝散大夫...”说高宗亲自跑到长孙舅舅家登门拜访,还给他的三个儿子升官,升为朝散大夫。这是个文散官,从五品下,有级别无实职,不用干事,但是有官员待遇。高宗还命人给舅舅画像,亲自为画像题辞。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说得更直接了,说高宗就是为了武昭仪当皇后的事儿,对舅舅大肆笼络,赐了十车“宝器锦帛”,又到长孙府去拜访,封他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
《资治通鉴》上说,高宗去拜访长孙无忌,而且是带着武昭仪一起去的。大家一起吃饭,席间喝酒喝得特别高兴,于是高宗就趁机赏赐了十车“金宝缯锦”,又把无忌的宠妾所生的三个庶子升为朝散大夫。
高宗对长孙无忌大搞贿赂,只是希望舅舅同意自己换个皇后,可是无忌在此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原则性,任凭皇帝外甥怎么示好,就是不松口。再后来,武昭仪的母亲杨夫人也到长孙府上求情,还去了好几次,无忌也没答应。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几次劝说无忌,被无忌大骂了回去。
从上面这几段记载可以推测出几个结论:第一,长孙无忌当时确实是群臣领袖,所以高宗首先去做他的工作。第二,高宗很尊重舅舅,所以先来软的,以央求为主。第三,高宗和长孙无忌的关系那时候比较融洽,所以武昭仪也不介意一起去拜访他,甚至杨夫人也能去长孙府上拉关系。
我们还可以推测,起码在永徽五年底、六年初的时候,废立皇后之事还处于一个混沌状态,高宗没什么明确策略。他对长孙无忌的定位也很模糊,既当他是长辈,又当他是重臣,在舅舅面前唯独缺乏天子的权威。实际上,无忌的态度让李治非常非常地没面子,而这样的颜面尽失,他心爱的女人都看在眼里。
日期:2015-09-18 05:21:15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10)废王立武 - 4
【小两口继续战斗】
永徽五年底,武昭仪跟着高宗去拜谒昭陵,在颠簸的路上生下她的次子李贤。这是高宗的第六子。永徽六年正月,把襁褓中的李贤封为潞王。此前,武昭仪的长子李弘已封为代王。看上去武昭仪的地位又提高了一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