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3-31 17:58:00
第十二章:内鬼出现
“对了。”阿华把座椅向前挪了挪,小声问道,“南京西路那边好像昨天出命案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现在的问题是,还有谁不知道?”阿华反问一句,“电视、报纸、网络上全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说得神乎其神,就跟写小说一样。我刚才还上网看了看,说是前天就死了个人,昨天死的已经是第二个了。”
“你都知道了?”
“当然啊,死者是怎么死的,丨警丨察是怎么窝囊的,局长是怎么生气的……嘿嘿,跟看大片一样。”阿华突然笑了起来,“只不过,你这臭小子可捂得够严实的,一点口风都不跟我透露,这两天见面也不跟我提。”阿华有些埋怨。
“也不是……”小年尴尬地低下了头,“公丨安丨他们也有自己的保密制度。”
“我知道啦,又没有怪你,反正这跟我也没啥关系啊。”阿华说道,“不过说来也奇怪,媒体是怎么知道警方的内部消息的?按理说这种事应该都是最高机密,即便破了案,也不会完全公之于众的,很多案子的案底也只有公丨安丨内部的人士才有资格调阅。可现在,你看看媒体的报道,细节描述得极其详细,情节真是让人害怕。”
小年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警方也很头疼,一直没有直接的线索出现。”
阿华坏笑道:“不会是你小子走漏的风声吧,把情报卖给媒体,又给条子干活,两边都吃,可真是能赚不少钱。”
“快别胡闹了。”小年一脸的厌烦,“我都快愁死了。”
“你愁个什么劲啊,跟你有什么关系?案子拖得越久,你赚得自然也就越多。”
小年被阿华呛了回去,半天没说话。他并不愿把短信的事情告诉阿华,因为他天生就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即便是熟悉和亲密的人。有关父母事情的真相,他只想靠自己。而且他越发觉得,这件事,最终也只能靠他自己。
阿华似乎看出了小年的异样,他问道:“怎么了?这几天看你都不怎么正常”
“没什么事,你别多想了。”小年强挤出一丝笑容。
“你也不小了,有些事得自己拿主意。既然你说没事,那我也不多问了,不过你有什么难处,记得跟我说,别自己一个人憋着,我可是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弟弟。”阿华说道。
“我知道了,你快放心吧。”小年这时才由衷地笑了出来。
“还有,珠串戴着了?”
“一直在手上呢。”小年晃晃自己的手腕。
“那就好、那就好。”阿华满意地笑了,“不跟你扯,我该走了。这几天都会很忙,也有可能跟内蒙的买主去一趟缅甸,所以下次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你……好好照顾自己,别太辛苦。”
“你要去缅甸?”
“只是有可能,那样的话,我会从内蒙的买家手里再赚些好处费出来。”
“哥,我求你了。”小年恳切地说道,“别这么拼命好不好?我怕你出事。”小年的鼻子一酸,竟然哭了起来,“我只有你一个亲人,可你总是把我一个人留在上海,想见你都见不到,给你打电话又不接,我特别害怕你有危险。”
“我知道,小年。”阿华拉起小年的手,“哥向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做完这笔买卖,我就不干了。我手里也有些钱,自己做点小生意什么的,衣食无忧就够了。”
“嗯。”小年抹抹眼角的泪痕,“那你一定要小心,记得常给我打电话。”
“必须的。”阿华模仿起东北口音说道。
这时,阿华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交给小年,“这钱,你自己留着花。”
小年忙把钱推了回去,“不,我够花的,你自己快留下吧。”
“嫌哥的钱脏?”阿华说道,“这可是哥出了苦力换来的,栗子老板劳务费的一部分。”
“不是,真的是我这里的钱还够,你总去外地,怎么也要带些钱。”
“我还有,你放心吧。”阿华说道,“我给你钱花,是为了让你给自己找找乐子,喜欢什么就买,想吃什么就吃。我太了解你了,你这孩子就是喜欢把什么都压在心里,人应该快乐地活着,不然世上这一回就白来了。”阿华的想法很简单,但很实在,“我当然也知道不快乐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也经历过。也许物质上的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但至少可以让伤口变淡一些,你说是不是?”
阿华把钱塞到小年手里,“这里一共是两万块,你拿着吧。我是你哥,赚了钱还不是要给你花吗?咱们两个的身世差不多,你难过我心里也不好受,你高兴我也就开心了。所以别让哥心里难过,好不好?”
小年接过钱,轻轻地点点头,把钱收下了。
阿华笑着起身,他说道:“我走了,过段时间再跟你联系。”
阿华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小年的关心,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两个互相是彼此唯一的依靠。阿华每次的不告而别或是仓促道别都会让小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即使不能常见,但知道阿华在上海,就会觉得踏实。所以阿华每次离开上海以后,对小年来说,这座城市就是空城。
看着阿华走出咖啡厅,小年的情绪有些失控,也许是几日来的压力使然,他又开始小声抽泣起来。
脆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状态,小年更不例外,他装作对每件事都淡然处之,对每个人都冷酷漠然,只是因为害怕、恐惧、担心自己的脆弱被别人知道。而也只有阿华一个人,才知道他的心思。
不过这些时日与程浩的相处,让小年又打开了另一扇窗子。
如果以父母事情的真相为界限的话,阿华在小年的前一阶段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让他在无助的世界中找到力量;而程浩,为小年后一阶段的人生点亮一盏灯。他始终有个预感,有一天程浩会担负起阿华的那个重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案子能够水落石出。
小年的哭泣并没有被他人所注意,在咖啡厅待得越久,越觉得这里的气氛怪异,所有翻阅书籍的书迷都像木偶一样,一页一页地有节奏地翻看。他们的头也从书页的左边扭到右边,没有丝毫表情。难道对哲学爱得痴狂的人都是这副样子?
小年抹了抹自己的眼泪,起身离开了咖啡厅。
依旧阴雨绵绵。
小年路过书店的时候,朝店里瞧了瞧,里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市民们大声讨论着发生的诡异命案,还说要向领导施加压力等等。小年知道,事情已经完全盖不住了,这不仅会增大调查的难度,还会让本来和谐、团结的上海逐渐分崩离析,因为人心已然乱了。
凶手若迟迟不现身,凶杀的恐怖气氛就会持续蔓延。
此时,小年手机的短信铃声突然响起。
他把手机取出来,终于等来了嫌疑人新的一条短消息——“神说,泄密者,还是那个圈内人。”
这是什么意思?——小年立即拨通程浩的电话,把短信的内容告知程浩。此时他已经朝着地铁站的方向跑去。过了三个路口,小年看到程浩正在地铁口等他。
“什么叫‘泄密者,还是那个圈内人’?”小年钻过警戒线,向程浩问道。
“看他的意思是,泄密者是个经常性泄露秘密的人。而且‘圈内人’三个字,说的是我们自己的人?警方的内鬼?”程浩猜测道,“如果是内部人员的话,难道是……”
“那会是谁呢?”
“泄密者,也许是大梁。”程浩脱口而出,显得极其笃定,“他口风不严,这是人尽皆知的。”
“是他?”
“大梁是我们所里的‘百事通’,有什么情况问他就行。”程浩回答道,“比如说所里内部的人事信息、某些案子的办理进度等等,他全都知道,甚至还有很多小道消息,他也全部知晓。你刚刚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就猜到有可能是他了。”
“有可能,但还是要找到他,才能弄清楚。”小年说道。
程浩在地铁站里绕了两圈也没看见大梁的人影,他问了别的同事,说中午就不见大梁了。程浩知道大梁负责后勤的工作,需要经常所里和案发现场两头跑,这会儿刚过中午,有可能是回所里准备下午和晚上需要的食品和水了。
程浩和小年离开地铁站,冒着雨跑到了街的另一边,准备抄个小路回所里。
当他们转到一条离地铁站并不是很远但很僻静的小街巷的时候,他们居然正好撞见大梁鬼鬼祟祟的踪影。程浩知道一定有事,所以叫小年和他一起尾随大梁,直到他头也不回地走到弄堂中间的一个安静的岔路口,和一个文弱的女子见了面。
大梁将手中的一个纸袋交给那个女人,女人同时给了他一个信封,然后两人一句话都没说,各自找了条路离开了,碰面的时间不足二十秒。
程浩此时已经明白了短信的意思,内鬼无疑应该是大梁了。这个场景他曾经见过无数次,从毒贩与客户的接头,到小姐与客人的碰面,每次有关于金钱的“交易”都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的。万万没想到,大梁居然能做出这种事来。
不过想到大梁的家庭,程浩也动了些恻隐之心。
大梁的父亲由于胰腺癌,去年年底去世了,他的母亲从那以后一直身体不好,给父母看病几乎花光了他的所有积蓄。大梁父亲病得厉害的时候,程浩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都借给了他。至今,他和母亲两个人还租住在一处不到二十个平方的小平房里。
大梁只是个后厨的临时工,实在是太缺钱了。
日期:2016-03-31 18:00:00
程浩立即和小年返回所里,准备把这事告诉所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