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4-10 19:05:21
龙虎之争
(13)
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最高统帅,曹真满腔抱负,出兵前信誓旦旦,大有一口吞掉蜀国的豪情。虽然其军事行动遭到大多数文臣的反对,但他依然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信心。
或许在他看来,文臣只能于庙堂之上鼓动如簧之舌谏言献策。武将自有其报效国家的方式,那就是仗长剑开拓疆土,马革� 尸快意恩仇。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有信心是一件好事。
但在惨烈的战争中,主将不是光有主观的信心就会取胜。各种客观条件都无时无刻的随机出现,小则干扰主将的判断力,大则直接影响整个军事行动。
这些早该料到,又显得横空而出的不利因素有时候显得微不足道,但偶尔也会彻底改变局势。
对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当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判断和总结时,往往会用运气不佳来概括。
曹真可能就是运气不佳者,先是郭淮在阳溪被蜀军击败,之后又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才走了一半路程。
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想必莫过如此把!
日期:2016-04-10 19:12:00
龙虎之争
(14)
相对魏军其他几路的不顺,司马懿所率的荆、豫兵团起初进军情况却十分乐观。他先是自荆州溯汉水到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之后又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但就在此时,大雨同样困住了他继续行军的脚步。
从建言曹操以汉中为跳板夺取蜀地,到抗击东吴速灭孟达,再到此次几路大军攻击蜀汉的行动。司马懿的军事思想几乎都体现了一个快字。
战争中,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军事素养的人都清楚时间对战争的重要性。一分一秒都可以改变战场的走向,甚至会影响整体战局。
强者兵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对手,以求速战速决;弱者坚守城池,坚壁清野的与你死耗,都是结合自身实际后对时间的合理运用。
是的,司马懿就是这样,隐则蓄势待发悄无声息,动则以雷霆之势闪电出击。
可以说,此次魏军几路人马大举进攻蜀汉,只有司马懿取得了一些战果。只是随着其他几路魏军的失利和撤退,他孤军一支也只能无奈撤军。
一场耗费巨大,一开始被文臣竭力反对,而曹真又坚持己见,最终在大魏皇帝曹叡默许下的伐蜀之战,终于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中无趣的落幕了。
日期:2016-04-12 19:34:12
龙虎之争
(15)
曹叡用婉转的方式让曹真、司马懿等率军讨伐蜀国。本以为多路向心攻击,汉中就可一鼓而下,然后大军直取成都将会水到渠成。
但是,现实的冷水倾盆而来,瞬间浇灭了他和所有伐蜀将士的美梦。
曹叡自登基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主动对外用兵,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那些在他心中早已准备好的庆功贺词,是否会随着他那失落的征伐梦与洛阳的晨光一起睡醒呢?
是的,三国大争近十年,虽互有胜负,但任何一方也无法具备消灭他国的实力。
年轻的曹叡会不会清醒的认识到各方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在出师不利的现实面前,从容应对那些来自敌国、天下、群臣、以及自我心理的压力。
还是在劳民伤财,耗资巨大,却未有尺寸之功的结局中,上演想多了都是泪的无奈,亦或是为了一己之所谓颜面,而全然不顾国家社稷的安危,深陷于这场战争呢?
写到此处,从笔锋一直追随的核心来说,我急切的心准备勾勒智者的博弈。在这场战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直接对决一度显得那么近,却又那么远,这的确是我想要看到又深感遗憾的。
日期:2016-04-12 19:35:03
龙虎之争
(16)
但从天下苍生的角度而言,我讨厌这种无休止的杀伐。因为荣光背后,还不是处处草民哭,白骨露荒野的人间悲剧。
曹叡没有想到、曹真、司马懿,甚至是诸葛亮都没有想到,原本来势凶猛的进攻会结束的如此之快。
但战争就是这样,在看似毫无破绽的方案中,总会出现一些偶然的因素。有时你可以将其考虑在行军之中,但这些偶然因素以随机的方式出现,变化多端中总使人防不胜防。
事实如此,不管你多么的懊恼和悔恨都无法改变结果。无功而返的军事行动,让所有力主这场战争的人关上了嘴巴。只待一直反对这场战争的文臣们扑头盖脸的批判,至于是恶语、是善意还是美好的鼓励都已经不再重要。
果然,随着魏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朝中大臣陈群、华歆、杨阜、王肃等都上书劝魏明帝下诏撤军。
华歆语重心长的向曹叡劝谏道: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所以应该注重农业生产,安定百姓,如果大魏没有饥寒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心情,那样天下才能治理好;如果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化日日深入,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感怀威德,吴蜀之民也会归附的。华歆认为,首先应留心治国圣道,征战只能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