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杀人事件》
第31节

作者: 太和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14 13:43:00
  第十三章:引蛇出洞
  “明白了。”所长突然拍了拍椅子扶手,起身说道,“你们继续调查案子,有新线索要告诉我。”他嘱咐道,“你们都是各个兄弟局所的同志,怎么说咱们也都是一个系统的,案子办下来大家都有功劳,所以千万避免互相排挤的情况,有线索要团队内部共享,有新的想法也要大家一起讨论。知道了吗?”
  “知道了!”众人回应道。
  所长起身走到程浩面前,说道:“你们跟刘队、还有其他同志一起调查,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要谦虚、谨慎,辛苦的工作抢在前面干,别拖累团队的进度。”
  程浩点头,说道:“明白了所长,您放心吧。”

  所长在离开办公室前看了小年一眼,可他并没说话,这眼神让小年感到怪怪的。
  “对了,所长……”程浩追出办公室,他把所长请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对所长说道,“既然现在刑侦队归您管理,那我是不是要把小年的事情告诉刘队长?”
  “不用。”所长沉稳地回答道。
  “不用?您刚刚不是说‘有线索要团队内部共享’?”
  所长长舒一口气,并未回答程浩的问话。所长神秘地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凶手怕是很快就要现身了。”
  “您这是什么意思?”程浩大惑不解。

  所长盯了程浩一会儿,随后说道:“我去看看水电的情况。”转身便走远了。
  程浩站在原地,根本无从得知所长到底在做些什么。他皱着眉头,一脸的疑问。所长从未有过如此这般的沉稳,他始终是个老顽童的脾气,总爱开开玩笑,甚至拿自己来自嘲一番。而这时的所长,已然成为了另一个人——这是重压重重之下的正常反应。
  说道压力,程浩自己也是焦头烂额。他从口香糖的铁盒里取出一片,拆开放入了口中。
  口香糖的薄荷味比以往更浓,也许真的是压力太大,所以才会觉得每次牙齿用力的咀嚼都能让咬肌放松,而且也使身体的各块肌肉跟着一同舒展。程浩扭扭自己的脖子,咯吱咯吱了几声之后,人便清爽起来。
  只是所长的严肃表情,以及“凶手很快就要现身”的论断,透着那么些胸有成竹。
  程浩虽疑惑不解,却还是坚信所长这么说是自有其用意的。
  此时,他看到办公室里的小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而其他的警员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案情分析和调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际上在办一桩新案子的时候,警员之间的磨合期是非常短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往往能尽快熟悉彼此,尽早进入“角色”。
  程浩走到刘队长身边,恭敬地问道:“队长,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刘队长并没有抬头,他回应道:“你们去看监控吧,这边还有不少监控的录像没看完。”
  程浩知道看监控是一件极其无聊又耗费体力和脑力的事情,被所里的同事称为仅次于为老年人普及法律常识的苦差事。但他仍旧强打着精神,和小年一起来到了办公室隔壁的小房间。这间屋子极小,曾是杂物间,这段时间被用做调查监控视频的场所。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盒子的U盘,每张U盘中拷贝了少则十几段,多则上百段的监控视频。时间跨度则是案发前整整一天到第二日下午街区完全停电之时,将近两天。这些都是从街区各个监控探头中获得的影像资料,为了避免线索的流失,每一段都要从头看到尾。这工程量之巨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还需要尽快地完成视频资料的检索。
  程浩和小年坐到电脑前的沙发上,昏暗的小隔间里只有电脑亮着。
  他们开始一段一段地看,把无用的U盘直接扔到抽屉里。

  将近半个小时之后,可能是因为看了太久的视频,程浩感到自己的精神有些恍惚。他只得用力眨眼,才能保持自己视力的正常。他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一条黑色的横线,不断地向屏幕上方移动。这些黑线的出现,让他的头更为晕眩。
  “你怎么了?”小年观察到了程浩的异样,“你又头疼了?”
  “是。”程浩无力地说道。
  “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小年边说边取出药片,递给程浩,“我这点药看来都得让你给吃没了。”他给程浩送上一杯水,这是刚从办公室的饮水机接来的,水温刚好。
  程浩吃好药,把视频停了下来,他仰着头靠在沙发背上,半天没说一句话。
  小年看到程浩额头上的汗比之前少了些,眼神也趋于正常,知道他已无大碍了。

  “我看你还是先给我些药吧。”程浩对小年说道,“我怕你不在的时候,我突然头晕。这药对我挺管用的,案子结了之后,我也去开一些。”
  “好吧,你可别多吃,是药三分毒。”小年取了十几粒药片,包在卫生纸里,交给程浩。
  这时程浩叹了口气,胸口发闷,“这视频我可真是看不下去了,这要是把视频全部看完,还不知得到何年何月。”他用力揉了揉头发,他本想抓个“莫西干发型”的样式,却由于满头的汗而把头发抓成了鸡窝。
  小年早就没心思看这视频了,他一直在一旁刷微博。
  小年的微博关注了很多人,但却只有零星几个“僵尸粉”,他喜欢安静地关注别人的生活。他从未发过原创的微博,只是转发过几个寻人求助。他知道自己的转发不会有任何人关注,只是一心想着为这条微博下面的转发量做个贡献而已。
  “关于李局长的新闻,还真是够突然的。”小年对程浩说道。
  “李局是怎么晕倒的?”程浩问道,“网上有没有消息?”
  “网上说大概半个小时前,李局在案发现场附近视察现场情况的时候突然晕倒,随行的同志说李局似乎是在发现了某个重要线索之后突发异常,整个人瘫倒在地。后被送到最近的赤乌医院接受治疗,目前仍在昏迷的状态。”
  “赤乌医院?就在派出所旁边。”程浩说道。
  “新闻里说,李副局长是这次地铁案的负责人,由于日夜工作,终于体力不支,倒了下去。新闻最后还说,请民众不要以讹传讹,地铁案只是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不是危害大众的公共安全事件,请放心。”
  “没想到这半个小时,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所长居然全权负责的这桩案子。”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里说,李局发现了某条重要线索。”小年指了指手机屏幕。
  “可能是在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吧,比如凶手遗落的物件等等,这都是有可能的。”程浩这时说道,“对了,我这会儿一直在回忆和大梁接触的那个女记者,我似乎记得那个人,我们之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是谁?”
  “是《新沪报》的记者。”程浩说道,“如果没记错的话,刚刚我们看到的那名和大梁交易的女记者,应该是《新沪报》的,好像姓常,叫常娟。我记得曾经见过她一回,上半年她们报社对我们所进行有关治安管理的访问,正是我回答了她的提问。刚刚见到她的时候,我就感到十分眼熟,但一时没认出来。”
  “等等……”小年说道,“我看看这几天新闻的报道……”
  小年打开电脑浏览器,检索这几日被走漏风声的新闻,发现全是《新沪报》第一时间发布的,然后其他的媒体才大规模转载,并且添油加醋地进行事件的“再创造”。而几乎每篇于地铁事件相关报道的记者一栏,都写着常娟的名字。

  程浩说道:“《新沪报》是一家街边小报,完全是不入流的报社。怪不得他们在地铁外的‘媒体区’敢于设置如此庞大的规模”程浩叹了口气,“他们的报道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愤怒,从而拖累了我们的调查。在国外,一件案子办理的阶段,尤其是凶手仍在逃的时候,媒体是无权将案件的所有细节全部公开的。他们这样做,甚至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无论为何,大梁和常娟,他们在做这些金钱交易的时候,都成为了另外一个人。”
  “嗯,可能变成了一个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人。”程浩回应道,“只不过现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下,还不能抓他们,只能尽量将影响消除到最小,否则势必会引来更大的社会舆论和跟风压力。”
  金钱、权力,这样的利益诉求,很轻易地就会摧毁一个人的良知。程浩进入社会以来,特别接触到一些与钱权交易有关的案件之后,他感到极度震惊。他本不愿意相信这个社会是笼罩着黑暗的,但渐渐地他明白了,只要人心所在,就有贪婪的欲望。
  现在的他,已经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阴暗”——常人称之为“规矩”的东西。他往往只是置之一笑,抛诸脑后。只是在接触到这些社会阴暗一面的时候,他还是会感到胸口发闷、大脑昏胀,似乎成了天然的排异反应。
  日期:2016-04-14 13:46:00
  程浩对小年说道:“你在这边坐坐,我出去透透气。”说着便起身走出了小隔间。

  他来到站厅层,看到一些崭新的设备被运了进来,似乎要被安装到二号线的隧道之中。看这架势,这一次专家们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成功。程浩继续往外走,地面上的冷风吹进地铁站,感觉浑身舒畅、精神抖擞。他走出站口,雨此时又变小了。
  程浩在街上走了一段,想着去买点吃的来果腹。但由于停水和断电,附近的商铺全部关了门。而周边的住户已经被政府妥善地就近安排到宾馆或者招待所中暂时住宿。程浩这才看到了危局之下的南京西路地区,是如此地萧条和破败,肮脏和恶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