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杀人事件》
第32节

作者: 太和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路边满是丢弃的垃圾,经雨水的几日浸泡,散发出阵阵恶臭。似乎是从下水道中冒出来的青黑色的油泥,在路面上铺了好远的一段,至今未有人清理。商铺的卷帘门上,还有些年轻人喷涂的花花绿绿的文字,用以取乐。居民楼已变成无人区,小区的大门紧锁,只有些流浪的猫狗闲庭信步,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领地。
  环卫部门本来打算清理这一片区域的垃圾,但由于民众的“不配合”而作罢。因多日断水断电而近乎于失去理智的人们,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路中间,并且阻拦环卫车的清洁。他们要的,是借此来向政府持续施压。这种施压有时是奏效的,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有的时候却是无能为力的,特别是现在这个已经满目疮痍的状况之下。
  程浩继续前行,看到一些支路上的商铺和写字楼的玻璃窗被砸得稀烂,原来是在警方集中绝大部分力量对案子进行侦破的时候,发生了为数不少的盗窃案件,民警正在负责联系店主。还有些附近的居民,与民警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断水断电、以及治安的混乱,让人们变得异常愤怒,他们采取更为极端的行为来做出自己的反抗,事情就这样一轮轮地恶化着。
  一度,程浩恍然以为这里是一处被战争席卷过的城市,他在电视上看到过伊拉克、叙利亚甚至南美的一些城市,就是这副样子。在纷飞的战火之下,人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他们痛苦地哀嚎,却是无济于事。
  南京西路也经历了“硝烟战火”,只不过不是枪林弹雨,而是一场更可怕的危机——这场危机根源于皮肉掩藏之下的人心。
  这一整片曾繁华不已的街区,在阴云的笼罩下,顿时失去了光环。这“阴云”,不光是天气使然,还有人心中最为晦暗的那一面,多重因素交织,让这里变成了黑色的巢穴。因为城市如人一般,富丽堂皇之下往往隐藏着寒微鄙陋。
  程浩希望这座城赶快补补“虚荣”的妆容,赶快把最丑陋的部分隐藏起来。他知道,想要改变原本的丑态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也不敢奢求。尽量地施些粉黛吧,就像假笑着的人,心里藏着凶残的猎丨枪丨,脸上却是灿烂的阳光。
  程浩终于在距离地铁站三个路口之遥的地方看到了一家卖葱油饼的小摊,他买了两张饼,自己吃一张,给小年带回去一张。雨比刚刚又大了些,程浩看了看手表,已经出来近四十分钟了,他冒着雨小跑着返回了地铁站。
  地铁站口“媒体等候区”的阵容越来越大,各种肤色的面孔混在一起,让人误以为是某个多边外交的元首峰会。或许也只有元首峰会的媒体报道,才能与此次事件的轰动效应相提并论。《上海都市生活》仍旧占据着最有利的地段,报社给员工派发的蓝马甲将自己的记者与其他的“散兵游勇”区别开来,看上去训练有素的样子。

  程浩在那些人之中找了找,那位叫常娟的女记者果然在其中,神情犹如女皇一般。
  返回地铁站中,专家的调试工作正进行到一半,此时电力还未恢复。
  小年这时站在一边,默不做声地看着其他人工作。
  “来,给你买的饼,快要凉了,赶紧吃了吧。”程浩把饼递给小年。

  “哦。”小年接过饼,咬了一口,葱油的香气一下子就散到了空气中。
  “你怎么出来了?刘队长又让你做其他的事情了吗?”
  “没有,他们还是自己做自己的,我呆着无聊,索性就出来了。”
  “监控视频呢?”程浩问道,“你没继续去看吗?”
  小年看了程浩一眼,又看了看身后的办公室,“他们其实已经调查过那些视频了。”
  “调查过了?什么意思?”
  “我听他们有人小声说,刘队长早就让刑侦队的人调查过那些U盘了,所以……可能只是给我们找点事做,怕我们闲着,毕竟刑侦队给每个人的工作安排都已经做好了。”小年把咬了一半的饼放回塑料袋。
  程浩心头的火气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妈的!我去找他问问明白!”

  小年立即抓住程浩的胳膊,“别闹大了,如果闹起来,所长也会很为难。”
  程浩转念一想,小年说的没错。
  所长虽然被委任为这起案子的指挥,但终归是个谁都不服气的所长,如果跟刑侦队的人吵起来,所长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况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安排,硬生生地插两个人进去,刘队长势必要相应地裁剪别人的工作。在这个紧要关头,这些抽调上来的“精英”,哪个都不愿被削减任务量,因为那样会给自己所代表的局所丢脸。
  程浩一连说了几个“好”字,“既然这样,那我们继续回去‘工作’吧。”
  程浩和小年返回“视频监看室”之后,再次看起了视频。

  只是这次,程浩不再卖力。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古道热心、兢兢业业的人,领导交给的任务一定会尽全力保质保量地完成,甚至会超额完成,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责任心,同事们、街坊们没有一个人说他“不”字的,连所长都称赞他是个当丨警丨察的好料子。
  但这一次,那些“神气”的警界精英着实让自己的心发凉,他希望能共同努力把案子破了,但那些人似乎各有各的想法。就算在刑侦队内部,也能明显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竞争、排挤、还有摩擦。自己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负责邻里纠纷的小丨警丨察,自然不会受人待见。
  这是随便哪里都会有的常态,复杂社会的必然。
  日期:2016-04-14 13:48:00
  小年勤快地更换着U盘,然后打开视频文件,继而关闭播放器,拔出U盘,再次重复上述动作。他已经足足干了一个多钟头,仿佛不这样做就会被其他警员举报办事不利,进而把自己踢出这里,那就距离自己想要了解父母事情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那个爱挑刺儿的胖子不时地走到监控室的门口,并且朝屋子里瞧瞧,然后带着嘲弄的笑意返回“精英办公室”,他还招呼其他居心不良的同事一起前来看程浩他们的工作,冷嘲热讽一番之后,满意地离开,谓之“观摩学习”。
  起初程浩还有些难以接受,但渐渐也就习惯了。
  街区的供电仍未恢复,至今已近四十八个小时;供水也快停了一整天了。专家们垂头丧气的样子说明刚刚的新设备似乎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他们已经愁眉苦脸了整整两天,每种预先信誓旦旦绝无问题的方案,最终都被狠狠拍死,直到将每个人的斗志消磨干净。
  这时,刑侦队的人拿来了几张新的U盘,这是刚刚从附近有供电的街区调取来的录像。
  小年把这几张U盘接了过来,放到一边。他将正在播放的视频关闭,拔出U盘。然后拣选这几张新的U盘,他首先选了个绿色的插进电脑。几秒种的硬件识别后,可移动硬盘的文件夹出现了。小年打开文件夹,里面有一段视频文件。

  文件是拍摄于书店附近的,小年认识这个地方。视频里不断出现一些路过于此的愤怒市民,还有些人居心不良地笑着,也许这些人并不在附近受影响的街区居住,所以有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另外,一些鬼鬼祟祟的人也经过了摄像头所在的区域。
  小年转过头来问程浩:“这些人,会不会是嫌疑人?”
  程浩回答道:“只是些小偷小摸的人而已。”
  小年“哦”了一声,便继续查看视频。
  程浩经过几年多的社区民警生涯也算是练就了一套识人的本事,即便是几百人、几千人的广场或者商业街上,程浩也能“精准制导”,将作案的小偷人赃俱获。他知道目前的情况下,街区偷盗的犯罪案件应该是会有所上升的。这就像是养了一群肥羊的圈舍,一夜的狂风将栅栏吹散,狐狸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的,定会趁乱伺机而“偷”。
  接下来的几段视频,也记录了不少与往日不同的“众生相”。
  自打案件发生以来,特别是《新沪报》将案情以小道消息的形式公布于众之后,民众经过了多次的情绪变化,各种词典里出现的描述都派上了用场。从沮丧到愤怒、从悲伤到恐惧、从讥讽到冷漠、从奸诈到贪婪——你可以在随便一个人的脸上读出几十种不同的形容词。妆容不断地更换着,没有一副是往日可爱的容颜。这让人不禁诧异,或许人们平日的喜悦、温情、平和,也是伪装出来的另一副常日面孔。

  小年这时又换了另一张U盘,他将视频文件打开,然后双手交叠在颈后,向沙发上躺去。他的脖子由于一直处于前伸的状态,所以僵硬难捱。靠在沙发背上,小年感觉身体放松了不少,他和程浩以这种看似“懒散”的姿势查看着每一个细节。
  这段视频记录了赤乌医院正门外下午两点至四点半的人员往来情况。
  除了进出的病人和家属,这家区级医院的门口并没什么人。在上海,人们还是习惯去大医院看病,社区医院往往都是老年人偶尔量血压测血糖的地方。今天一直在下雨,况且街区的状况很糟糕。可以这么说,人们的心思都在案件上,所以才会冷清。
  小年缓慢地拖动视频进度条,直到出现了一个奇怪穿着的人。

  “等等。”程浩突然说道,“把视频拉回去。”
  小年将视频拉回几秒钟之前。
  程浩从沙发背上探向电脑屏幕,他紧紧皱着眉头,手指触摸着屏幕上出现的这个人。
  “这个人,恐怕有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