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杀人事件》
第33节

作者: 太和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5-03 17:32:00
  第十四章:嫌犯初露端倪
  摄像头记录了不到五秒钟的画面,画面中一个戴着墨镜的男性身穿长衣长裤,经过医院门口的监控区域。五秒钟后,这名男子走出探头的监控范围。按照方向来推测,男子应该是走进了医院大楼。
  “长衣长裤,帽子墨镜?”程浩自语道。
  敏锐的嗅觉告诉他,这个人的出现并不一般。
  而就在这时,小年也关注到了这个人的特殊所在,只是并非如程浩那样通过穿着和举止得到的判断。看到画面中“那个东西”的出现,他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次把视频拉回五秒钟之前,点击慢放,并将视频放大。

  程浩注意到小年的不对劲,立即直起身子,把头探到屏幕前,继续和他一起反复地看只持续了五秒钟的清晰背影。
  “怎么了?!”程浩问道。
  “是他!”小年看着屏幕上那个人的手,发现那个人的手指上戴着阿华的那枚金戒指。再看这个人的背影,与阿华的几乎一样。小年完全慌了神,连着打了好几个冷颤,他完全没理会程浩在一旁说些什么,而是看着屏幕里那个人的身影,“阿华……是阿华……”
  “阿华?就是约你喝咖啡的朋友?”

  “是,就是阿华。”小年将视频中手指的地方放大,那枚从河北淘来的戒指设计独特,小年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印象极深。“可是,阿华刚刚见我的时候穿的并不是这身衣服。他、他到底在做什么?”小年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问题,他尝试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这很困难。
  程浩警觉地关好监控室的门,他蹲在小年面前,摇晃着失了神的小年。
  程浩说道:“我再问你一遍,这个人是阿华吗?你看这个人,他是阿华吗?”
  小年微微张着嘴巴,一直机械式地点着头。
  “他现在什么地方?”程浩立即问道。
  “阿华……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小年感觉自己就要哭了。
  “你先别激动,说不定是我们搞错了,他可能只是去医院看病而已。”程浩问道,“你通过戒指就确认了他的身份?”

  “戒指是个文物,设计独特。”小年再次确认视频中的戒指,正是来自河北的那一枚。
  “文物?他是怎么得来的?”
  “听说是从河北那边的农村收来的文物,还有我手上的这串珠子。”小年把珠串交给程浩,“他说由于年代久远,这种样式的戒指和珠串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所以视频里的那个人手上戴的,一定是他从河北收来的金戒指”小年紧张得都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
  “你不知道他现在哪里?”
  “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前一阵去了河北……”
  “去河北做什么了?”
  “他……”小年犹豫了好久,不敢开口道出实情。这反而让程浩觉得阿华的身份可疑。

  “你快点说!”程浩命令道。
  “他和一个老板去收文物去了,准备卖给外国人。”
  “文物贩子?”程浩惊讶道,“不行,我必须通知所长,这里面可能涉及严重的犯罪行为。”
  程浩立即出门,留下小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他搓弄着手里的珠串,不禁想起了刚才在咖啡厅阿华离去时的眼神,对无依无靠的自己而言,他可能是活在世上的唯一亲人,更是唯一爱护自己的哥哥。

  小年拿出手机,给阿华打了个电话,占线的声音持续了几十秒钟,最后被“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音所终结。他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等待,几乎每次与阿华的联系,都以这样的声音告终。只是这一回,他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担忧和恐惧。
  监控室的门开了,所长急匆匆地进了屋,同来的还有刘队长和程浩。
  所长言简意赅地问道:“人在哪里?”
  小年的声音很小,“我、我不知道。”此时门口聚上来了一群刑侦队员。
  所长命令道:“把视频打开。”
  小年立即将视频拖回五秒钟之前男子出现的时候,该男子的背影可谓一闪而过。

  所长问道:“没了?”
  小年摇摇头。
  所长又播放了几遍视频,视频中的男子戴着帽子和墨镜,根本见不到长相。
  “帽子和墨镜?”所长说道,“今天下雨,外界的光线本就很暗,戴墨镜肯定是有问题的,这很不合常理。而且虽然下雨,但天气闷热,他居然还穿着长袖的衣服,确实可疑。而且我们刚刚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线索确实也表明,这个人有极大的问题。”
  “其他的途径?”刘队长诧异道。所长并未回话。
  “他是个文物贩子?”所长问小年。
  “算是吧。”
  “他应该不仅仅只是个文物贩子而已。”所长断言道,“看来,嫌疑犯果然坐不住了。”所长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立即给赤乌医院的负责同志打了个电话,请求他们将刚刚李副局长病房外的监控视频发送过来。很快,文件就接收成功了。一屋子的人挤在狭小的隔间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呼吸的频率骤增。

  “把视频拖到刚刚那段监控采集的时间之后。”所长对程浩说道。
  程浩立即将视频拖放到四点十三分。
  果然,刚刚那个长衣长裤的男人再次出现,鬼鬼祟祟地出现在空无一人的走廊上。这间走廊的905室正是李副局长休息的病房,那个人在病房外探头张望了好久,然后进入其中。不到三十秒,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跑出了视频监控的范围。
  “所长,他这是去干什么了?”程浩问道。
  “没想到一个看似‘全知全能’的人,居然也会这样冒冒失失。”所长说道,“这是引蛇出洞的一步棋。没想到才刚刚一个多小时,就奏效了。”
  队员们面面相觑,小屋子里鸦雀无声。
  所长继续说道:“其实这是我和李局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打乱凶手的计划,将他引出来。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现在也应该主动起来了。”
  “所长,你的意思是,李局并没有晕倒?”刘队问道。
  “当然,李副局长的身体很好。我们只是放出口风,说李局在晕倒之前发现了凶手的线索,这样自然会引起凶手的警惕。他本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情商和智商都很高,肯定不能等到李局‘醒来’将线索说出,而是一定会趁着李局昏迷的这段时间伺机将其杀害,目的就在于保全自己。”所长指了指屏幕,“李局的病房里一个人都没有,所以他才会如此慌张。”不过,所长也叹息道,“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我们并不能立即将他抓住。而且可惜的是,虽然我们在暗处安排了警力,他还是很快就逃离了警方的布控,看来他对这一片街区的格局实在是了如指掌。布控的同志告诉了我这个人的穿着和打扮,所以我才说是‘其他的途径’。”所长对刘队长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李局现在人在哪里?”刘队恍然大悟。
  “李局已经回到了市局,现在还不宜将李局并未晕倒的事情公之于众,所以暂且还是由我来负责这桩案子。我早猜到了这个人可能和小年有关系,只是没想到小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将其指认出来。”所长立即问小年,“你跟这个阿华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刚刚,在威海路附近的咖啡厅,他说要这段时间会比较忙,可能联系不了我。”
  “威海路?”所长说道,“那边并不在大范围停电的区域,临街商铺应该有监控才是。”他立即派人去咖啡厅调取监控录像。
  所长这时又问道:“他的名字,年龄,住址你都清楚吗?”
  所长的问话难住了小年,他从来只知道阿华叫“阿华”,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至于住处,小年是记得的,就在市东北的中原地区,离江湾地区非常近。他曾去过阿华的住处,一间一室户的屋子,没有任何装修,比自己居住的老屋还要破败和脏乱。
  “我知道他住什么地方,只是他的房租快到期了,可能不在那边。”
  “把地址写下来。”所长拿给小年一张纸,待他写好后,交给刑侦队的副队长张海,并命令他立即带人去搜查阿华的下落。刑侦队员立即解散,看上去大家的干劲十足。

  这时,刘队长似乎在小年放到桌子上的珠串中发现了什么。
  他用力拉抻珠串的橡皮绳,惊讶地对所长说道:“这珠串……有问题!”
  所长把珠串拿过来,在其中两颗珠子之间的橡胶线绳上,发现了一些微小的孔洞。所长赶紧命人把珠串拆卸开,才发现串起珠子的线绳,是一条非常细软的麦克风。而且还连接有信号发送装置。
  “这珠串,是阿华给你的?”所长问道。
  “是。”小年的回答很无力。
  “果然是阿华,怪不得他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原来一直在监听。”所长说道,“不过这也可以算是我们布局的一部分,我和李局早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监听行为,因此才会让程浩一直将你带在身边。现在看来,一切的猜测都是没问题的。”
  小年终于知道自己为何一举一动都被“那个人”所知晓,也知道了为什么阿华几次三番地让自己戴好珠串。原来他早就设计好了这一切,小年甚至开始怀疑阿华对自己的关心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抑或只是把自己当成一颗棋子。
  程浩这时也明白了所长的用意,将小年留在身边,亦是引蛇出洞的环节之一。
  日期:2016-05-03 17:34:00

  “所长,我有个事不明白。”刘队长问道,“这小年不是你们所里的警员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