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5-17 18:15:00
第十六章:在承德的调查
承德方面在招待所的四楼为他们准备了两间标准间。刘队长和张海一间,小年和程浩一间。房间的布置也很简单,只有两张单人床,两个床头柜,一张字台,两把圈椅。屋子里装有网线和电话,与快捷酒店的配备基本相同。
其实,对这时的他们来说,有张可以舒舒服服睡觉的床就足够了。
在分别回屋休息之前,刘队长突然问起小年有关“栗子”的事来。
刘队长平日是个不多言不多语的人,但心思极其细腻,经他眼睛扫过的东西,一旦存有疑问,他便会如鹰一般紧紧地盯视,直到弄清楚为止。对于小年的有关“栗子”向科长的突然问询,他刚刚就显出了些疑虑,这时自然要过问一番。
刘队长把手搭在正要回房的小年的肩膀上,小年的肩膀被硬生生地扣住,生疼生疼的,“年畅,栗子是怎么回事?跟案子有关是不是?”刘队长问道。
小年身体跟着一震,随即转过身来,刘队长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
他先是看了看程浩,由于并不知情,程浩也无计可施。
小年只好老实交待,“其实,收栗子……是阿华这次来河北的一个借口,他假借收栗子之名,和老板一起在附近的乡镇收文物。”
“就是你说的那种‘毛栗子’?”
“是的。”小年点点头。
“他们是在收栗子的这段时间盗取了石柱?”
“是,阿华说他们将石柱放在卡车的底部,上面铺满了栗子。”
“这么说,那座古庙最有可能出现在宽城和兴隆这两个地方了。”刘队长自语道。
随后他给杨科长拨了通电话,请求承德警方在宽城和兴隆着重调查古庙,以及向当地百姓询问近期有没在周边村镇收过文物的人,特别是操着南方口音的外来客。杨科长似乎并未过多询问刘队长其中的缘由,就做出了新的部署。
刘队长一直对小年都不太信得过,就连对程浩,此时也保持着部分警觉,毕竟程浩并非刑侦队的“自己人”。从几个人交谈的语气、眼神、动作上都能看得出来。程浩自然也体会到了刘队长对自己的顾忌和防范,他尴尬地应付着对方,保持下级对上级该有的态度。
回到房间后,程浩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有关栗子的事来,他埋怨起小年没跟他提及有关栗子的线索,搞得自己十分被动。小年支支吾吾地,只是说自己之前一直没觉得这是个多重要的事情,毕竟阿华并不是来收栗子的,没想到却因此缩小了搜查范围。
程浩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给了所长,然后他又给蔡教授发送了一遍相同的内容。他心想,如果蔡教授休息了,明天一早就可以看到这条短信。可没想到的是,蔡教授居然立即给程浩回了电话,这时已经凌晨一点钟了。
“程浩。”电话里蔡教授的声音很闷,也许是信号的问题,“能……听得……到我吗?”
“信号有些弱,断断续续的。”程浩提高了嗓门。
“这样,你打开电脑,我们Skype视频通话。我把账号给你短信发过去,你添加我为联系人就可以了。”蔡教授把电话挂断,并编辑手机短信,把Skype的账号发送给程浩。
程浩添加联系人成功后,视频通话开始了。
屏幕上的蔡教授看起来十分疲惫,而且书房的灯光昏暗,显得他的气色更加差劲。
“还是视频的信号比较稳定。”蔡教授打趣地说道,“毕竟电脑有线连着,而电话嘛,信号总是飞来飞去的,自然常会有波动。”蔡教授喝了口茶,润了润干哑的嗓子。
“这么晚打扰您,真是不好意思。”程浩首先说道。
“没事的,所长晚上把石柱运到了宾馆,我正在书房查看资料,你就来短信了。”蔡教授指了指身后的三根石柱,石柱此刻虽然静静地伫立在书房里,但程浩仿佛看到了柱身上的动物在不断地游走,甚至发出了诡秘的幽蓝色亮光,照亮了屋子的一角。他揉了揉眼睛,石柱又恢复了原样,同样地,蔡教授的书房依旧昏暗。
“蔡教授,刚才我给您发送的信息,您怎么看?”
“你在短信里说的河北宽城和兴隆这两个县,我是知道的,契丹族一千多年前就在这两个地方有活动的痕迹。特别是宽城,这个地方距离平泉很近。平泉这个地方,出土了大量契丹的文物,甚至有学者认为平泉是契丹的发源地。那么与之相邻的宽城自然也是契丹的重要活动区域了。所以这个宽城县,你们必须要好好地调查。”
“好,我明天就去宽城。”程浩说道,“那三根石柱,您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能有一些……程浩,我刚才在观察三根石柱的时候,突然有了个新的想法。”蔡教授的语气略显犹疑,这证明他的“新想法”只是个理论上的猜测。
“什么新的想法?”程浩立即问道。
“也许这三根石柱上的花纹,并非契丹族的图腾,而是一种类似‘家纹’的东西。”蔡教授这时拿起了桌上的黑石,指着呈三角形排列的三种动物花纹。
“‘家纹’?”程浩知道“家纹”这种东西,因为他喜欢玩日本光荣游戏公司出品的《信长之野望》系列,他知道日本战国时期风云际会的大名们,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纹饰,谓之“家纹”或者“家徽”。
“‘家纹’这东西在汉族地区并不兴盛,因为封建时期所谓的‘分封建制’并不多见,而贵族内部为了土地的争夺也很少,只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出现过,但持续的时间很短,中国就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此后的战争往往是一致对外的,因此以小家族或者分封到各地的王爵为单位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由于王朝是统一的,因此家纹并没有生存的空间。但在契丹文明中,只有两大姓氏,一个是‘耶律’,另一个是‘萧’,此外就没有其他的姓氏了。这两个姓氏源于契丹原始部落的‘对偶婚’,只在两个部落之间通婚,耶律家后来成为皇族,继续保持这种两个族群间通婚的传统,而其他姓氏的契丹人势力微弱,也就逐渐消失了。自然而然地,最后也只剩下‘耶律’和‘萧’这两大姓氏了。所以在辽国,耶律是皇族一脉,萧姓是后族一脉。”
“怪不得《天龙八部》里契丹人除了萧姓就是耶律,原来是这么回事。”程浩说道。
“没错,而且耶律的图腾是马,萧姓的图腾是牛,这个我下午的时候跟你讲过了。”蔡教授说道,“所以前两根石柱,就自然有了其‘图腾’的内涵。而第三根狼的石柱,我一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想了一晚上,觉得它有可能代表是契丹族的第三种姓氏。”
“第三种姓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