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通记——按照国别和地区为您讲诉世界历史(寒山)》
第15节作者:
寒山憶雪 这个时代发现的水井值得注意,在马家族遗址中发现,数量为两口。
大量的渔猎工具体现了渔猎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日期:2015-06-07 21:37:54
5.西北面的邻居
与崧泽文化同时代的,除了河姆渡中后期、大溪后期以外,还有它西北面的三个老邻居,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和龙虬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与崧泽文化时代几乎同步,从6000年前延续到5000年前左右,比崧泽早300多年结束,薛家岗文化则比崧泽文化稍晚,从5500年前延续到4800年前,前期和崧泽同时代,后期则和后来太湖平原的良渚文化同时代。龙虬文化的跨度比较长,大体上从7000年前开始延续到3000多年前,和整个马家浜、崧泽外加后来的良渚文化同时。
北阴阳营文化范围分布在今天的南京、镇江和滁州一带。由于6000年前这一时段,还处在<气候适宜期(8000年前~5000年前,上文有论述)>,传说中的尧舜小冰期还没到来,长江的入海口正在南京附近,江北的苏中地区大部分还是海面和浅滩沙洲,古越人无力开发和入住。
由于北阴阳营文化东接现在的常州地区,这里正是崧泽文化的范围,陶器上的一些相似可以判断他受到了崧泽文化的影响,尤其反映在稀奇古怪的陶器造型。在其他方面,石器、纺织、农业、建筑等等,也基本上和崧泽处于持平状态,但区别也是有的。
这一地区的诸多遗址,一样反映了在这背后,南京镇江地区存在着又一个大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这个群落由于和崧泽人的地盘相邻,因而接触交流之下有了相近但不完全一样的文化。
薛家岗文化的范围分布在今天巢湖以西的合肥和安庆地区,农业上也是稻作农业,磨制石器的制造已经比较成熟,陶器上发现了北阴阳营文化的因素和崧泽文化的因素,但更多是受到了后来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
可以猜测,薛家岗文化有很大的可能是从北方迁过来的夷人,带着夷人的文化和江南的古越人交流,形成了一个南北兼容的文化部落群。
龙虬文化基本上位于高邮县境内,附近的其他地区很少发现遗址,这与上古时期苏中东部陆地尚未形成有关,5500年前左右的高邮应该是海滨。
从陶器上判断,龙虬文化某个时期的绳纹、篮纹、网格纹等灰陶和黑陶,与龙山文化的某个类型很相似,应当是龙山文化下的一个分支部落群,后来的陶器与龙山文化继承者的岳石文化又有相似之处,更加佐证了上面的观点。
然而龙虬文化的住房有很大一部分是干栏式建筑,他们的农业也是稻作农业,不知是否受到了江南古越人文化的影响。
日期:2015-06-08 08:50:23
6.良渚时代
时事轮转,7000年前,江浙的古文化在钱塘江畔分道扬镳,南北殊途,1700多年后,他们又在钱塘江畔相会了。
5300年前,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先后进入了良渚文化时代。
良渚文化的背后是一个超大的部落联盟集团,它的遗址覆盖了跟个太古朋友和宁绍平原,目前发现的遗址就有四十多处,而这个时代的中心文化遗址,就位于今天钱塘江畔的杭州西北郊的余杭区余杭镇境内。
对比两湖来说,良渚文化的时代,正好和屈家岭、石家河前后两个时代对应。不妨还是用对比的眼光来一睹良渚文化的面貌。
在陶器上,良渚文化一反马家浜和崧泽时代陶器比两湖落后的历史。在良渚时代的早期,差不多和屈家岭时代同时,良渚人的陶器还是以泥质灰陶为主,黑衣陶的数量不占优势,这和屈家岭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的情况差别不大。到了后期,黑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而且薄胎黑陶也出现了,陶器厚度工艺这一点上总算追上了大溪晚期的薄胎陶器。
由于影响并且合并了南边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反影响,主要表现在木制的工具上。良渚文化的木制工具被集中发现,数量较大且精美,应该是有了集中的木工作坊。
良渚时代的农业有了一次较大的变革。在农作物种类上,水稻单一品种农业增加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菱角、毛桃、酸枣等作物。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这个时代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石犁,表明耕作方式从以往的耜耕变成了犁耕。
说的更明白些,就是之前耕地都是用类似于铁锹的耜一块一块掘开泥土,达成翻地的目的,而从良渚时代开始,耕地方式就变成了用安装了石犁头的原始耕犁来耕地了,虽然还是人力耕地,但是翻地的效率要提高很多了。
除此以外,良渚时代还是一个气候变化的时代,<气候适宜期>在良渚时代的早期已经接近尾声,气候转凉,平均气温下降3~4度,比今天稍低一两度,海平面下降,降水略微减少。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减少的那一点降水不会带来什么大的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气候的变化还伴随着气候的不稳定,时涝时旱。人口毕竟还稀少的南方,多下点雨不至于对水稻造成致命伤害,造成减产,大不了还可以通过渔猎来补充食物来源,但是干旱就可怕了,它有可能让水稻绝收。
所以勤劳的古越人在两个平原上打出了成千上万口水井,他们发现地势低平的江浙平原,地下水及其丰富,在降水变少的年份,就可以用源源不断的井水来灌溉受旱的稻田。灌溉农业发展出来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了,是文明的前夜,即将进入文明。在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化对比上,除了器物,还要对其更大和更高的东西,合起来就是,要对比更高大上的东西了。
在石家河文化中发现了首都一般的中心古城,成为两湖地区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的国都雏形。良渚文化也是一样,在良渚镇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古城,南北大体上1.6公里,东西大体上1.85公里,近似於方形,正南正北朝向,实际面积为290万平方米。这么一对比就发现,良渚古城的面积是石家河古城的面积两倍还要多。
古城的城墙是用石头和黄土筑成,人们把石头垫在墙基之下,上面用黄土夯筑,高度至今为止,但是发现了一段残缺的城墙高度为4米,而实际的高度远不止这么高。
在古城的中心,发掘了巨大的高台遗址,称作莫角山遗址,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10米,高5米,在高台上发现了成排的柱洞,这座高台极有可能是古城内原始宫殿的台基。在中心高台附近还发现了两座稍小的高台。
除了这么样大规模的古城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古城附近的大规模的墓葬群和土金字塔,反山遗址、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就分别是三座土金字塔。
这些土金字塔是大型的墓葬,土金字塔中心之下发掘出了对那个时代来说豪华的多个古墓,陪葬品九成以上是各种玉器,玉器的数量和工艺都超过了同时代北方的龙山文化玉器。在其他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墓葬中陪葬了大量的玉器,但无论是墓的规模还是陪葬玉器的数量都无法同良渚土金字塔相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