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42节作者:
枫昀 日期:2015-12-03 12:59:10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2)高宗朝的科举--01
(32)高宗朝的科举
说到科举,首先要强调一点: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非常高端的人才,是准备出来做高官的。古代的基层公务员另有别的来源。有志于参加科考的人大概都是胸怀大志,奔着将来当宰相去的,所以那些高中之后才子,如果一直不给他当官儿,或者只给当芝麻官的才子们,往往满腹牢骚,最后搞成了文学家。(豹儿,我说得对吗?)
正因为是以选拔高官为目的,科举制度与宋元明清的士大夫阶层息息相关,可以说科举直接催生出了这个阶层。这个士大夫阶层是不世袭的,是开放的,是平民阶层也可以向往的。同时它也是流动的,不稳定的。所谓“富贵不过三代”,在科举制度下,子孙如果自己不努力,仅靠祖上的余荫撑不了多久。
科举制度流行以前又是什么样呢?两晋时代有句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没有科举,那就是一个贵族与寒族泾渭分明的社会,贵族永远待在金字塔上半截,平民永远只有眼巴巴仰望的份儿。
自汉朝以来,朝廷选拔高级干部,是由地方官或者中央专员对基层人才进行考察。一开始,还要看看候选者是不是有德,是不是有才,是不是有声望……但到了三国两晋,门阀世族进入全盛时期,选拔标准就越来越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倾斜,到后来干脆只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于是,高官的职位就完全被门阀世族所垄断,寒门子弟连被考虑考虑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科举制度的出现,冲击的就是门阀,准确地说是要消灭门阀世族对高干职务的世袭垄断。科举是国家(皇帝)与贵族公卿在争权,最终国家把高干的选拔权完全抓到了手里。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南朝的梁武帝就已经开始大胆从寒门子弟中培养和考选人才,到隋朝和唐朝时开始成型,到宋朝臻于完善。明清时代的科举,在我看来是已经走向了反动。
科举就是考试。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能,考考才知道。但是首先,考试资格就是一道门槛。隋文帝虽然开科设考,但考生需要由官员们推荐上来。隋炀帝虽然创立了进士科,但是考生基本上是国子监的学生。科举考试要真正成为平民向上爬的阶梯,首先要能够允许考生自由报考,而这一点是直到唐朝才做到的。
虽然唐太宗也很重视科举,但真正让科举制腾飞起来的是唐高宗、武则天。高祖一朝9年,科举录用的进士一共56人,平均每年6人;太宗一朝23年,录用进士共205人,平均每年9人;高宗执政34年,录用进士555人,平均每年16人,差不多翻了一倍;武则天时代自然更进上一层楼,21年间录用464名进士,平均每年22人。
再看对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的启用。高祖一朝宰相12人,通过科举晋身的只有1人(8%);太宗朝宰相29人,科举晋身者也不过3人(10%);高宗一朝宰相47人,走科举这条路上来的有11人,比重差不多达到四分之一,比太宗朝翻了一番有余。当然这些科举出身的宰相基本上都是贞观年间考上的。以此类推,高宗朝考中科举的才子们,很多就替武则天效力了。
武则天时代频繁更换宰相,共有75位之多,其中科举出来的有27人,占了三分之一强。这样看来,到武则天时,官场的面貌比起唐朝初年是大不一样了。武周时代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就替唐玄宗效力。
(待续)
日期:2015-12-04 12:50:25
●◎◇◆◇◆◇◆◇◆◎●
~~前面那段需要修改,但是先把科举这节贴完~~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32)高宗朝的科举--02
唐高宗比唐太宗更重视科举,恐怕不是因为他洞悉了科举制度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出于实实在在的需要,说到底是因为新皇帝要跟元老大臣争权。唐太宗是靠流血打天下坐上皇位的,以他个人的威望就能够笼络住一大批能人,为他和他的皇朝尽心竭力。唐高宗就不同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一场仗也没打过,直接从父亲手上继承了皇位,继位之初虽然雄心勃勃,可是处处受到长孙舅舅和褚遂良这批老臣的牵制。尽管趁着废立皇后的机会,怒刷了一下他身为皇帝的存在感,可是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满朝文武依然不是他的人。
高宗朝初年,科举选官制度并不成熟,干部队伍的建设倚赖在职官员们的举荐。可是,高宗冒天下之大不韪换了老婆之后,与朝臣陷入了微妙的紧张关系之中。按《唐会要》,显庆三年(658年)七月,高宗对大臣们说:“众位爱卿选用人才时太小器了,一味地避免选用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不好嘛。当年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古人传为美谈。众位爱卿也应如此,自己的儿子侄子,只要有才的,都要举荐上来。”(昔祁奚举子,古人为美谈。即使卿等儿侄有材,必须依例进举。)
这次谈话的前因后果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高宗说这番话时政治斗争依然很激烈。一年多前他贬斥了韩瑗、柳奭、褚遂良,一年后又给长孙无忌定了谋反之罪。长孙党在朝廷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现在骤然除去,不可能不遇到抵触。
既然大臣们消极应付,高宗便另辟蹊径,把眼光放到开科取士上来。就在那次谈话后半年,显庆四年(659年)二月,高宗在大殿上亲自策试举人,开了“殿试”的先河。历史上把殿试的发明权给了武则天,其实应该是唐高宗。当然了,高宗的这次策试估计少不了武则天的出谋划策。
这场殿试是一次“制举”,也就是皇帝临时召集的考试,与“常举”相对。这次参考者共有九百人之多,应该说都是大唐新一代人才。高宗录取了郭待封、张九龄(不是玄宗朝的张九龄)等五人,先安排他们进了弘文馆,随时听候召唤。
高宗时代,科考内容与贞观时代有了明显变化,进士科成了香饽饽。“科举”这个词本身直到宋朝才流行起来的,而“进士”一词则在唐朝开始流行,具体说就是在唐高宗一朝。唐太宗时,科举考试设有六科,进士只是其中一科,其余五科是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那为啥后来“进士”这么有名呢?这大概是明星效应在起作用。进士科录取人数少,非常难考,所以考中进士的人就特别牛,特别让人羡慕。高宗时代,常年举行的科考主要有明经、进士两科,但逐渐就流传起一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还考不中明经科就算老了,但是如果你能考中进士科,哪怕五十岁也算年轻的。
按《唐会要》,进士科在高宗调露年间(679年)定型。当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提议增加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包括试策、贴经、杂文三大部分。高宗诏准。试策就是考时事分析;贴经考儒家经典以及别的指定教材,需要死记硬背的功夫;杂文包括文和诗,考的是文学水平。这一项考试最是至关重要,到后来又被武则天大加发挥,极大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进士资格既受到皇帝(和皇后)的重视,又受到士子们的追捧,两方面共同作用,故而影响深远。自高宗朝起,高级干部如果不是进士出身,都不好意思提。高宗末期的宰相薛远超说自己平生有三恨:不是进士出身,没娶五姓女为妻,没有参与编修国史。正因为进士科的考试被读书人广泛接纳,所以唐朝自高、武时代开始,官场构成逐渐发生变化,一批新兴的文词之臣走上舞台。这批人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制度上的,更加是文化上的。时至今日,他们留下的事迹与文字甚至比四书五经更能代表中华的传统文明。
参考文章:
《唐朝的科举与升迁制度》,作者:张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