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两晋王朝皇位交接的人性解读(上)》
第57节

作者: 江湖庙堂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9-20 15:53:13
  五十六、引咎自难,看东晋官员的最后担当
  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
  ——***
  那天,天空飘着雪花,东晋贵族青年王恭,乘着漂亮的高车,披着轻盈的鹤裘,从容前行。路边的一个院子,一位年轻人从笆篱的细缝处看着这位坐在车上的名士,不禁又欣赏又羡慕,感叹道:“这简直跟神仙没区别。”他的目光一直随着渐行渐远的人影迟迟不肯收回来,那场景和现代崇拜影视明星很相似。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东晋名臣孟昶,尚未发达之时,家住京口,今天的镇江。
  孟昶最先是青州刺史桓弘的主簿,相当于省政府办公厅主任,与桓弘同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元兴三年(404年)桓弘派孟昶到建康送文件,朝见了桓玄,桓玄见孟昶词态雍容,很是器重,打算留他在京城工作,拟任尚书郎,相当于国务院的助理官,就问昔日与孟昶一起住在京口的刘迈,是否相识,有何意见。因刘迈向来与孟昶不关系不好,于是故意说:“臣在京口时,没听过孟昶有什么特别才能,只知道他们父子常互相赠诗吹捧。”桓玄只是笑笑,就没任用孟昶。

  孟昶知道后,十分怨恨刘迈,觉得再没法得到桓玄信任,回到京口,正与建威将军刘裕相遇,彼此叙谈,颇觉投机。得知刘裕正图谋起兵推翻桓楚,复辟晋室,于是决意参加。刘裕开玩笑的说:“草莽中将有英雄崛起,你有没有听到一点什么消息?”孟昶不假思索的说:“今天的英雄还能是谁?正是你!”
  孟昶辞行,返至青州。孟昶的妻子周女士,家财万贯,孟昶对她说:“刘迈在桓玄面前百般毁我,使我一生沦落,再不能升迁,我决定发难,你最好早早跟我离婚,免得受到牵累,万一我得到富贵,再去接你回来不迟。”
  周女士接口道:“你的老爹和娘亲双双在世,却打算采取非常行动,岂是我一个女人所能劝阻!事情不成功,我也应该在家奉养公婆,大义摆在这里,我不回娘家!”
  孟昶怅然若失,坐了很久,起身出去,周女士追了上来,叫他回座,说:“看你的作为,不是凡事都向妇女商量的那种人,你所以告诉我,不过是需要经济支援。”于是指着怀抱中的儿子告诉孟昶:“他如果可以卖钱,我也不珍惜。”深明大义的周女士就把全部家财卖掉,交给孟昶。
  孟昶看中刘裕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接下来,孟昶协助刘裕下,诱杀了桓弘,平叛了青州。后来他联合其他人推荐刘裕为盟主,总督徐州军事。孟昶为长史,檀凭之为司马,当下号召徐兖二州众士,聚集一千七百人,传檄远近,声讨桓玄。
  405年,刘裕收复建康,晋安帝复位,由于孟昶的出色表现,先后被任命为建武将军、丹杨尹、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相当于首都市长、中组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四年后,刘裕上奏北伐南燕,朝臣们都反对,唯独孟昶等人却认为必能取胜,劝刘裕进行北伐,刘裕于是留孟昶监中军留府事,自己亲自领兵北伐南燕,并于次年成功灭燕。
  但是在灭燕的同年,却让卢循及徐道覆等邪教起义军抓住了空档,率军大败豫州刺史刘毅,逼近建康,声势强盛。
  当时刘裕刚从南燕故土南归不久,孟昶等人打听到邪教起义军有数十万之多,都很忧虑,想出了一条趋避的计策,建议晋安帝北渡长江避难,当时朝中很多人也同意这个建议,两个原因:一是孟昶料事如神,先前他料定何无忌、刘毅出师迎战邪教起义军必败,果然失败。二是此时因北伐将士刚刚回师,战士已经疲乏,担心刘裕不能抵抗卢循。
  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个别人的反对,比如中兵参军王仲德,他向刘裕进言道:“阁下应上天之命,作帝国辅佐,新近又建立大功,灭了南燕,声威震动天下,妖贼(指卢循的邪教组织)乘虚侵犯,听到你凯旋而归,自然会奔逃溃散。我们如果先行逃亡,则跟平民百姓一样。平民百姓发号施令,谁听他的?逃离京都的计划一旦批准,我就辞职回家!”
  刘裕也正是雄心勃勃,听后大喜道:“我意正与你相同。南山可改,此志不移!”
  孟昶坚持己见,又想进一步劝说刘裕,刘裕怒道:“现在帝国重要的兵力,在外挫败倾覆,强大的盗匪节节向内紧逼,人心恐惧,情势危急,没有一点信心。皇家一旦移动,立刻土崩瓦解,长江以北虽近,岂能到达?即使到达,也不过拖延岁月而已。现在我们的军队虽少,但仍足可一战,如果胜利,君臣同时庆幸,如果厄运当头,我也要死到皇家祭庙门口,完成我平生忠君报国的志愿,绝不逃窜到荒草堆里,苟延残喘,只求活命,决心已定,你不要再说了。

  双方各持己见之下,孟昶愤恨刘裕建议不被采纳,也认定此战必败,于是请求死。
  刘裕大怒:“你等着瞧我打这一仗,再死也不迟!”
  孟昶自知刘裕必定不肯接受其建议,他上书请罪,称自己对京城陷入危机和朝廷危难负责,自尽殉职。上书道:“刘裕计划北伐时,其他人都不同意,只有臣赞同刘裕的计划,导致强盛的逆贼(指邪教起义军)把握到机会,令国家陷入危险之中,这是臣的罪过呀。现在我就引咎向天下谢罪。”
  410年 6月22日,孟昶把奏章装在信套,封口完毕后,就服毒自杀了。
  可惜了!这在后人看起来也许是有点傻,但是从为官的责任来说,孟昶却做到了极致,他不仅仅放弃古代官员所看重的职务,更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在“官”味十足的古代社会里,很少人愿意主动离开掌握权力的岗位,哪怕是到了民怨沸腾的时候,只要上级不授意,或者没有案发,自己主动引咎辞职的几乎闻所未闻,更何况是像孟昶这样引咎自杀的高级干部。
  无独有偶,春秋时期的李离也是这样一个人,身为晋国最高司法长官的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判了死罪。当时的国君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回答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听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

  在当时的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上级官员需要为下级官员的错误负责,尤其是在政治上,晋文公已经打算赦免他的责任。但是李离拒绝了可以豁免他的命令,晋文公又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认为我能听察细微的事情,就能判断案情,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最后,李离用剑自杀而死。

  孟昶,作为东晋最后的忠臣,作为东晋的一颗良心,尽管他没办法改变东晋衰亡的现状,但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和留下了一个不朽的理念:时时要对国家负责、对自己的职守负责、对自己的良知负责。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向1600年前这位优秀的官员致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