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56节

作者: 枫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31 09:48:40
  ◇◆◇◆◇◆◇◆
  说几句题外话。
  武则天在做皇后时期的两篇文,我都挺喜欢读的。仔细品位一下,感觉前面一篇关于封禅亚献的,语气还是相当谦恭的,辞藻也很华丽。后面关于为母亲服丧的,说话就比较直截了当了,大领导的气势已经出来了嘛。
  《请亲祭地祗表》(要求在封禅时祭地的亚献改由后妃进行)

  伏寻登封之礼,远迈古先,而降禅之仪,窃为未允。其祭地祗之日,以太后昭配,至於行事,皆以公卿,以妾愚诚,恐未周备。何者?乾坤定位,刚柔之义已殊;经义载陈,中外之仪斯别。瑶坛作配,既合於方祗;玉豆荐芳,实归於内职。况推尊先后,亲飨琼筵,岂有外命宰臣,内参禋祭?详於至理,有紊徽章。但礼节之源,虽兴於昔典;而升降之制,尚缺於遥图。且往代封岳,虽云显号,或因时省俗,意在寻仙;或以情觊名,事深为己。岂如化被乎四表,推美於神宗;道冠乎二仪,归功於先德。宁可仍遵旧轨,靡创彝章。 

  妾谬处椒闱,叨居兰掖。但以职惟中馈,道属於烝尝;义切奉先,理光於蘋藻。罔极之思,载结於因心;祗肃之怀,实深於明祀。但妾早乖定省,已阙侍於晨昏;今属崇禋,忆敢安於帷帟?是故驰情夕寝,眷蠃里而翘魂;叠虑宵兴,仰梁郊而耸念。伏望展礼之日,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之仪。积此微忱,已淹气序,既属銮舆将警,奠璧非赊,辄效丹凡,庶裨大礼。冀圣朝垂则,永播於芳规;萤烛末光,增辉於日月。 

  ……………………………。
  《请父在为母终三年服表》
  夫礼缘人情而立制,因时事而为范。变古者未必是,循旧者不足多也。至如父在为母服止一期,虽心丧三年,服由尊降。窃谓子之於母,慈爱特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所以禽兽之情,犹知其母,三年在怀,理宜崇报。若父在为母服止一期,尊父之敬虽周,服母之慈有阙。且齐衰之制,足为差减,更令周以一期,恐伤人子之志。今请父在为母,终三年之服。 

  日期:2016-02-04 10:54:50
  ~~~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0)武则天为什么被高宗封为天后--01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忽然自封天皇,把武则天封为天后,原因何在?史书上当然没说,但是后人根据各种史料可以猜测一番。我认为高宗当时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目的,就是要把天后扶持成自己的代理人,比此前的皇后辅政更进一步。
  这里的关键词是“权力交接”。从史料上看,高宗的身体一直时好时坏,因此完全可能早早地为权力交接进行准备。咸亨四年八月,也就是自封天皇的前一年,高宗就因为患了疟疾,让太子李弘延福殿处理百官奏事。这时的李弘刚刚成亲半年,太子妃是左金吾将军裴居道的女儿。李弘虽然此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身体同样虚弱,难以承受做为全国一把手的繁重负荷。这期间,国家一直在应付两线作战,东有新罗,西有吐蕃,而且仗越来越难打。这时高宗的身边偏偏有一位能干的妻子,似乎正达到她人生的顶峰期,高宗当然要重点倚靠。

  纵观武则天做为天后的这九年,太子换了三个,可是天皇、天后、太子的三角格局始终不变,甚至遗诏都交待“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可见高宗让武则天辅佐太子的意愿十分明显。按照这种充满理想主义的、一厢情愿的设计,天后辅佐儿子、甚至不妨做个实权太后,代替儿子执政几年,把儿子培养成真正合格的接班人,然后放手,好让李唐江山继续红火下去。当然这种设想在后来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大变轨,但这实在是件难以预料的事。最终的最终,大唐这辆马车还是回到当初设计的这条道上了嘛。

  况且我深深地怀疑,武则天自己初为天后时,有过称帝的念头吗?很多事情其实是打怪升级的自然结果,并非一早处心积虑就能做成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如果真的处心积虑,其结果反倒事与愿违。
  日期:2016-02-05 01:19:52
  ~~说到武则天称帝,到底该如何解读,其实是个很关键也很庞大的问题,以后肯定还会不断遇到这方面的讨论。还是先贴点儿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40)武则天为什么被高宗封为天后--02
  武则天在经历过咸亨二、三年的低谷期,到咸亨五年又重新活跃起来。这年三月,武则天主持了一次亲蚕仪式。这是她第三次亲蚕(因为这年改换年号,所以有的史书记咸亨五年有一次亲蚕,有的记录上元元年有一次亲蚕,其实就是这一次)。
  就在这期间,武承嗣从流放地回来,袭了周国公的爵位。他一开始是“尚衣奉御”,在皇宫里管衣服,是个正五品的中层干部,不过他很快就升为宗正卿,从三品,成了高干,而且是以外戚身份管理李唐皇族事务。此时贺兰敏之已经死了快三年了。也就是说,周国公这个爵位空置了三年,直到这时才把武家子弟从流放地召回,但是一回来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待遇。这显示高宗对武则天的信任一如既往,而武则天本人的自信心也在上升。

  到了这年八月,他们就自封天皇天后了。高宗先是给自己的祖宗追封,把唐献祖李熙,也就是李渊的爷爷的爷爷,追尊为宣皇帝;懿祖李天赐,也就是李世民的爷爷的爷爷,追尊为光皇帝;把高祖李渊追尊为神尧皇帝,李渊的皇后窦氏追尊为太穆神皇后;把唐太宗从最初的“文皇帝”改尊为“文武圣皇帝”,把文德皇后改封为“文德圣皇后”。然后高宗就以避讳为由,自封为天皇,把武则天封为天后。

  在称呼上做罢文章,紧接着还有一系列动作。先是改元,把年号从咸亨改为上元,并大赦天下。接下来,文武百官更换官服:三品官穿紫服,金玉带;四品官深红色,五品官浅红,都是金带;六品官深绿,七品官浅绿,都是银带,等等等等,都做了改换,连官员佩带的饰物也有规定。我认为凡是这种形式上的变动,就意味着武皇后又在搞名堂了。这次改换官服,比当初改换官名更妙,直接从视觉上提醒大家,现在又进入一个新时期了。

  没过多久,帝后夫妇带领文武百官再次从长安来到洛阳,中途高宗还外出狩猎。这次回洛阳后不久,上元元年的十二月,天后便正式呈交了“建言十二事”。虽然我们现在仅仅能看到这“十二事”的简单标题,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十二事”是一份相当全面的施政纲领,涉及到当时的军事、民生、政府风气、官员待遇、科举内容、礼仪制度等各个方面,有些政策是迫切的,比如息兵、为首都地区减免赋税等,有些则属于长期方针,比如组諧hong王公大臣们学习《老子》、改革丧服制度。

  这样一份全面的政治报告,由刚刚晋升为“天后”的武则天提出来,政治意义就非同小可了。这显示武则天这个“副皇帝”越来越名副其实了,而这一切都是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发生的。高宗并没有完全批准“建言事”的具体内容。《新唐书·后妃传》上说,武则天提出这一揽子政治建议后,“帝皆下诏略施行之。”--一个“略”字,表明并没有大力推行。实际上,“父在为母服丧三年”这一条,直到后来武则天成为太后独立执政时,才编入她颁行的律令《垂拱格》里面,这才算是正式生效。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则天以后宫的身份提出了这么一份政纲,而这是在高宗的许可(很可能是鼓励)之下发生的。

  第二年(上元二年)三月,武则天又举行了一次先蚕祭祀,执政的意味更加明显。这是她成为天后以来的第一次亲蚕,但也是她最后一次亲蚕,地点在洛阳北边的邙山。这次亲蚕的特别之处在于,“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这又是一次破格举动,因为亲蚕礼本来是皇后和内外命妇的事情,是由女性承担的唯一一个国家祭祀。可是这一次让百官和朝集使(进京汇报工作的地方干部)都陪着她,以突出天后的崇高地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