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一梦——你从来没听到过的印度声音,笔者长期在印度工作纪实连载》
第3节作者:
小禅GF 我惊讶地发现,坐这班班机的乘客,都安安静静地在候机室等候,没有一个闹半点脾气,更没有一个维权。他们有的拿出手机自娱自乐,有的随处走走又回来,更多的人,则不知道哪里拿出了毯子,就在机场地面上自顾自地睡了下来,仿佛耽搁的时间事不关己,仿佛哪里舒服哪里就是家。
对这样的一幕,我慢慢懂了几分,再对自己说一次,此时脚下的土地,已经不叫中国。入乡尚且随俗,何况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窥一斑而知全貌,习惯就好,我的怒气随时间散去。
我的肚子闹起了革命,原计划到达学校痛痛快快请司机吃一顿早餐的想法落空了。我花三百多卢比买了一杯卡布其诺咖啡和一块面包,两口下肚,差点没吐出来,面包酸涩无比,那种味道从来没见过。可饥不择食,只好硬着头皮往里咽,肚子顿时就感觉火辣辣起来。此外,由于长袖衣服和长裤都放在行李箱中托运,我穿着短袖衬衣和短裤在开足了马力的中央空调中吹了一夜,手脚冰冷,外加上一宿没合眼,胃里面已然翻江倒海,基本上每隔一小时就跑一次卫生间。为了打发时间,我还故意放慢脚步。那原本热情的清洁工看到我这个老熟人,后来只是笑笑,也不打算再帮我擦马桶了。
我在漫无止境的等待中煎熬着,看到机场那些穿着厚衣服、睡着毯子,有备而来的印度旅客,他们深浅有别的肤色和花花绿绿的衣服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周围充斥着奇奇怪怪的语言和香水味,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却没有一个人了解我此刻的体会。我透过机场的玻璃窗,看着外面昏暗的灯光下,整整一夜,一会儿刮风下雨一会儿风平浪静,直到太阳逐渐露出了尊容,华丽的孟买机场外,那一片又一片成堆的垃圾,还有矮矮的贫民窟中,升起了袅袅炊烟。
繁华与破败咫尺之遥,让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加上身体的不适,我顿时有一种扭头就回国的冲动。
可我只能继续等下去。中途,校方外事办的雅什万德(Yashwant)先生还给我打过电话,说司机已经等候多时,我这边是什么情况?我对他表达了歉意,说明了班机延误的信息。他乐呵呵地安慰我:“没关系,不要着急,什么时候到达都行。”
直到九点十多分那班该死的AI130才徐徐而至。秋水再长,我想也被我望穿了吧。不对,接下来,通道放行,几个空姐比我们先进入,随后通道关闭,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仍然无一乘客对此表示质疑,我一度怀疑这班飞机是不是只有我这一名乘客。
透过窗户,我看到机场工作人员在AI130周围不知忙碌些什么,又过了二十来分钟,通道才再次打开,放乘客登机。
上了飞机,差不多该出发了吧。还是不对!工作人员这才开始装运那些大大小小的托运行李和一些其它货物。我早已没有了脾气,为了解闷,拿起面前的一张报纸《艾哈迈达巴德镜报》(Ahmedabad Mirror)。当然,那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后来有一天,我也会登上这份报纸,而且不止一次。
他们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直折腾到十点过才起飞。要是在中国,乘客一定已经群起而攻之,要投诉要维权,一哭二闹三上吊,可是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印度人对此进行抱怨。拖延和磨蹭,或许本来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十一点半时,我终于抵达了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这一夜,比一年还长。
日期:2016-06-02 22:59:48
(四)
艾哈迈达巴德机场明显比孟买国际机场小气了许多,下了飞机走不到五分钟就到了出站口,我来不及作半点休息,目光扫向接站的人群。按照约定,司机将会举着“Welcome to IITGN”的牌子在机场等候。
我看到了那位司机,他黧黑的脸上留着八字胡,穿白衬衫。从凌晨六点半一直守候于此,五个小时,已经让他足够疲惫。他趴在栏杆上,欢迎用的牌子在他的手里耷拉着……终于、终于……我看到了那个牌子,他看到了中国人的脸。
我对他的等待深表歉意和感激,而他却一点也不生气,似乎对这么大的延误早见怪不怪。他简单地摇头致意后,麻利地从我手里抢过行李箱,妥妥放进商务车后备箱里,然后迅速打开左侧副驾的车门(印度的驾驶座在右侧,靠左行使),低身做了个请上车的手势。
经过简单交流,得知他叫阿米德(Amid)。我用典型的中国式仗义说:“你等了这么久,咱们先去吃个午饭吧。你开车去一家你觉得好的馆子,我请客。”
阿米德显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说了两遍,他没有一个明确的反应,只是嗯嗯不语。由此看来,他并不太懂英文,更不会理解我们的人情世故。
于是,阿米德一路无话地载着我在路上奔驰,这里没有我们想象中出了机场一条笔直大气的机场高速,两侧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建筑物,有的只是一条不太平整的普通车道。平房此起彼伏,或者干脆就是破烂不堪的贫民窟,穿着五颜六色莎丽的印度妇女,头顶着各式各样的容器,忙活着她们一天的行当。街道上不时走过一头头牛,有的棕黑,有的洁白,有的三五成群,有的独自闲逛。我总觉得它们和我印象中的牛不太一样,但一时半会儿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每当它们不小心移动到车前,阿米德就会停下来,等它们都通过了,再继续前行。
我迷迷糊糊地看着这一切,如同提取着印度电影中那些触目秾丽的桥段。在这块光怪陆离的次大陆上,或许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盛大的冒险。
那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我在印度的“家”会是什么样?我会遇到些什么人、什么事?
太多问题,就像那些埋藏了数千年的秘密,就在那美丽的莎丽之下,如同羞答答的少女,等待着我去掀起她的盖头。
日期:2016-06-03 20:00:41
第二章 风雨守望者
一
我之前一直以为,既然这所大学的名字叫做“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那么其地址就应该理所当然地位于古吉拉特邦的首府——甘地讷格尔。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预估需要一个多小时,从艾哈迈德巴德机场前往甘地讷格尔。
然而事实是,大概车行二十分钟,就在我还沉浸在那些梦幻场景的当头,咱们就抵达了目的地。意犹未尽中,一个看起来有些身份的人,正站在一个雅致的粉红色小区外等候我们——那是外事办的雅什万德先生。我们虽然之前不断邮件联系,班机延误时还通过电话,却一直无缘其真容。
他没有留胡须,条纹衬衫笔挺,高瘦干练,操一口有点印度腔但流利的英语,领着我往小区内走。我留意到,周围所见之处都是高档楼盘,特别显眼的是一排排粉红色的别墅,堪称富人区。经了解,这一带叫做钱德凯达(Chandkheda),地图显示,此地位于艾哈迈达巴德三环路以北,维基百科显示,这是一个宜居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