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一梦——你从来没听到过的印度声音,笔者长期在印度工作纪实连载》
第8节

作者: 小禅GF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的女儿。”小贩乐呵呵地介绍,“里面的,我的父母、妻子、弟弟。”言语中,没有丝毫的怯懦和羞涩,反而体现出一丝大家庭的自豪。
  一家六口,“漂浮”在这十来平米的废弃建筑物里。按照小贩的说法:“父亲,眼睛看不见了。”我不知道,是指完全瞎了,或者只是不好使了。
  小女孩蓬头垢面,一声不吭而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由于皮肤太黑,她的眼睛显得非常白。随后,屋里的人都望着我,那位弟弟冲着我友好地笑,而他太太,看了我一眼,又面无表情地埋下头去,继续做着手中的活。和众多的古吉拉特妇女一样,她不会轻易和陌生男人有任何形式的交流。
  我又看了看四周的其他人家,他们绝大多数都待在家徒四壁的屋内,其中一家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正在雨中打闹。这两天我见了很多这样的小孩,他们蓬头垢面,能走路,活蹦乱跳,还会说话,可是身体非常地袖珍。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女儿这么大个儿的时候,根本不会自由蹦跳。我想,他们约莫有三岁,可是个个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那男孩一把将女孩推翻在水里,女孩霎时一身泥泞,可是她没有哭闹,爬起来继续和男孩子拳打脚踢。他的父母就在旁边的屋内,无人出来阻止。

  我定了定神说:“我刚吃完饭,现在准备回家,可以买一些水果了。”
  男小贩高兴地揭开推车上的布帘,下面的蔬菜水果露了出来。我喜欢葡萄和苹果,所以把剩下的都买完了。一共430卢比,他将找补我的七张十卢比在手中小心翼翼地数了三遍以后才交给我。从此以后,我的水果几乎都在他那里买。
  我提着两大包水果往回走,又路过了那片别墅区。一家男主人推着婴儿车,在他们有顶棚的院子里乘凉。婴儿车里的小女儿,穿着黄色的连衣裙,头发干净整洁,个子和刚才那几个小孩一样大,她打着哈欠,用小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我跟那小女儿挥挥手,说了一声嗨,男主人朝我友好地笑了笑。

  小贩每天都会照例经营着他的半径,推着车经过此处,有一次,我也同时看见了他们俩,别墅的男主人也会隔着院落的栅栏,从小贩这里买些蔬菜水果,两人用古吉拉特语有说有笑。
  栅栏的一头,是整洁的院落,明亮的大堂,宽敞的车库,还有盆景、有秋千,人们在凉爽的雨夜悠游卒岁。
  栅栏的另一头,是满地的溪水、渣土、牛粪,以及那望不到边际的幽幽混沌,人们在岁月的无声处栉风沐雨。
  日期:2016-06-05 12:10:36
  (四)
  那天,阿伦领着我在这所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象牙塔内悠转,在租用的飞碟般的建筑物内进进出出,拜访从校领导到后勤人员在内的众多员工。毫无疑问,这些印度人,无论从语言水平还是个人素质都比平民高出许多档次。
  我约莫与十来号人物会面,回家看到一堆名片已然混淆,但我能明显感觉到,职务越高的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越多。比如,我说到来自四川,几乎所有听说过这个省名的人都会说:“四川,东西很好吃,但是很辣。”甚至还有人说:“你真幸福,四川美女多。”
  由于习惯印式英语需要一段时间,我担心交流起来不太顺畅,为了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得想一点办法。
  于是我当天向学院的重要人物每人都送了一套十二生肖的纪念邮票。那邮票是我在淘宝上买的,一套才五块多,但是确实好用。一来轻便,便于携带,一带就是二十套;二来价格不太贵重,不会有行贿的嫌疑,对方很乐意收下;三来,这东西非常能够体现中国的文化,和我来这里的使命不谋而合,显示出了我是个有心人。
  此外,在谈话之前送出,还可以把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中国文化领域,化被动接招为主动出击。
  这招果然奏效,礼多人不怪,这话看来不光在中国适用,对全人类也能一招鲜吃遍天。收到这礼物的人都面露喜色,谈话中因为语言障碍造成的磕磕绊绊得到了极大的舒缓。之后,有的领导甚至干脆把这套邮票压在办公室上的玻璃板下,长期欣赏。
  他们迅即帮我解决了学院内部邮箱、电话卡、网络、办公室等一系列问题,最后一个约谈的是负责文科管理的达塔(Dotta)先生,他皮肤很白,络腮胡子,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几乎没有印度腔。
  “郭先生,新学期早在八月一日便已开始,现在已经迟了一个月,所以中文课不但要立刻开始,而且要花些时间把缺的课补起来。”通过交谈,我感受到了极大的自主权。对于汉语这一科,从课程命名、教材选用、教学大纲、考核方案等所有安排全部由我作主。换句话说,我想跟学生教什么就什么,只要是汉语就行,我想怎么考试就怎么考试,如果我说不考试,全部合格,也行。不会有人对我的教学安排说三道四,也不会有人来检查我的教案或者前来听课,一切自便。

  我问:”这个自主权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这里没有第二个懂汉语的人吗?还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是如此。”
  达塔说:”除了每一科的学分由校方定,其他工作都全权交给任课老师。”
  我顿时联想到国内的高校,三天两头文山会海,一会儿传达精神,一会儿教学改革,一会儿教学研讨,一会儿教案评比……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深怕把老师给闲着了,好像只要一天不管,他们就要堕落,他们就要造反……

  “大学是思想自由碰撞的海阔天空”,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IIT没有对老师设置那些条条框框,但不影响他们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这一点,真值得官僚化的中国教育好好反思。
  日期:2016-06-05 21:38:46
  第四章 街道随想
  (一)
  那一天,我完成了在IIT的入职手续。临走之时,达塔打算叫校车把我送回住所,我说不用了,自己走回去。
  正好看看路上的百态。
  这时候,我才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走在印度的街道上。

  顿时开眼界了,这里没有交警、没有信号灯,汽车、摩托车、火三轮在狭窄的公路上杂乱无章地变道,你追我赶。放眼望去,如果把这些机动车都看作生命体,他们一定都喝醉了酒,但要是恰好在路口遇到几头牛,又准会堵成一片,那违和的画面让喇叭声都显得如此滑稽。我常常在想,印度人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为什么唯有开车像是要赶着去投胎?这些迅猛的司机交通意识淡泊,就不怕擦挂甚至交通事故吗,还是他们的技术早就已经炉火纯青?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基本上没有一辆车是毫发无损的。街上开的、小区里停的,每一辆车,只要你想找,一定能在车皮上找到各种坑坑洼洼。
  凹下去一个大坑,只要不伤筋动骨,照开不误!擦挂?磨损?矫情!在印度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人行道则根本不忍卒睹,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人行道。街道商店外可以供人挪脚的部分,就算是人行道了。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有三四米的过渡地带,全是沙石、垃圾。如果不是那车水马龙提醒你街道正在被使用,远远看去,绝对会以为那是一条道路还没有完工,或者说,完成了一半,完蛋了一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