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禹他爸和共工之所以没完没了地封堵洪水,就是考虑到了挖运河的巨大成本而做出的选择。再加上那时候的水患可能还没那么严重,所以大家就经常一堵包十年,活在当下再说。
然而冰川还是在融化,洪水也只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共工和颛顼那一战,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起来。
不过凡事都是兴一利而生一弊,生了弊又接着生利的。颛顼和共工两个牛人的大战虽然将整个东亚都搅乱了,但此战过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部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现在都水淹眉毛尖了,再不团结一致,恐怕大家最后都难逃被淹掉的命运!
这便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源头:早在神话传说时代,由于大洪水的出现,黄河、长江流域的先进氏族部落们都呼唤着一个新的“圣人”出现,带领大家一起抵御灾难,恢复稳定与和平。
而禹便机缘巧合地成为了“那个人”。
不可否认的是,愚昧是专制和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本土壤。但是我们同样必须看到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真正“威名”的领袖,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同样是封禅,为什么秦皇汉武被人们所牢记,而宋真宗却只被人所笑话?
不要以为人民群众都是傻子,更不要以为伟人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或许能蒙蔽一个时代或者一部分人,但正如林肯所说的:“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有些人,却不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我们的祖先们智商低,不懂什么民主。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人能带他们摆脱洪水,那么他就是人们心中的红太阳!
民心所向,天意所归,这就是为什么禹最后能一统天下、建立夏王朝的原因。
日期:2015-10-07 12:36:55
014、中国人不需要方舟
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几乎没有之一。
你非说洪水一定会毁灭华夏文明,那倒不至于。像世界其他神话故事一样,我们的老祖宗也可以选择造一些船,然后随波逐流,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继续扎根发展。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所有有关大洪水的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帝(或者天神)只选择了一个或者几个人作为人类的遗种,然后灭掉了剩下的。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并不是自古以来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但是我们的民族构成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主体民族(汉族,或者说华夏族)始终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之所以会如此,大概就是因为大禹治水的成功让原本便取得本地区人口优势的华夏族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在其他民族都被水淹得只剩下几户人家的时候,面对来势汹汹的华夏族,他们只能选择被吞并或者主动投降。而人口的优势又让华夏族不断同化别的民族,久而久之,这个人数对比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滚雪球一样地变成了今天数量高达十亿以上的世界第一大民族——汉族。
与此同时,禹治水本身也会推动东亚民族一体化的进程。
现在的美洲、澳洲之所以会被白人所统治,而东南亚、西伯利亚没有被中国人所占据,原因就在于人家主动出击去殖民了,而我们却没有。禹治水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拉一大批人去这条河那条河搞考察,这些地方不可能都是华夏族的势力范围,那么这支施工队的粮食补给该怎么解决呢?
现实可能非常残酷:要么就是华夏族边走边抢,对其他异族实行三光政策,要么就是其他部落自动归附于禹,问题是禹会答应吗?难说,很难说。
后人喜欢以文明的角度来粉饰自己祖先的历史,但我们很难想象四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会有多么的文明。因为有华夏族强大的人口做基础,所以禹的治水团队可能比别人一个部落甚至一个部落联盟都要强大(不然怎么有能耐“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灭一些小民族恐怕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至于那些比较强大的部落,禹可能会采取说服的办法促使两族联合,毕竟家族是自己的,洪水却是大家的嘛!比如禹的妻子涂山氏,可能就是淮河流域东夷一个大部落的女人。他们之间的结合必将促进双方政治文化的融合。而辅助禹治水的另一员干将——伯益,也是明显属于东夷系统的氏族部落领袖。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融为了一点,那就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以华夏族为绝对核心的国家。
至于禹对东亚地质地貌方面的改变,当然也是重要的,但这就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了。
凭借成功治水的旷世功劳,禹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公认的舜以后的接班人物。但是我们在这里不要忘记了一件事:没有舜的果断提拔,禹可能一辈子都要以罪人之子的身份渡过,而取代他治水的那个人是否一定能解决大洪水呢?
历史无法假设,但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一点:禹的成功的背后,舜功不可没。
历史需要被铭记,仅此而已。
日期:2015-10-07 12:37:55
015、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舜的领导班子里并不只有禹一个牛人。
如果当年也有什么政治局的话,那舜就是华夏部落的第一常委兼各种主席,紧随他之后还有十个以上的政治局常委,分别是:禹、皋陶、契、后稷、伯益、夔、龙、倕、益、彭祖(按《五帝本纪》排序)。
为什么说是十个以上?不要忘了,舜之前就有一个所谓的“四岳”机构,大概有四个人,他们的权力大到能直接左右尧的决策。而即便上面说的十个人里有四个都属于“四岳”,我们也不要忘了舜上台的时候是明明白白地提拔了八恺八元十六人的,这群人估计也都不是吃素的。史书上说舜实际建立了一个包括他在内的由23人组成的内阁,但留下名字的既然这十个,我们就只聊聊他们。
禹是治水大英雄,公认的舜的接班人,不用说太多。后面那堆人里,除了彭祖因为是老不死比较出名外,其余的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禹之后的那四个:皋陶、契、后稷、伯益。
契是管科教文卫方面的官,后稷是杰出的农业部长,他们俩都很厉害,但实际上却不足以排位这么靠前,至少不该排在伯益的前面,因为伯益是公认的治水第二大功臣,连禹都不得不表示没有伯益的帮助,自己不可能取得治水的成功(“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我琢磨着伯益对禹的帮助大概就是他带头说服了东夷部落加入了治水这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整个华夏族的第一次形成实际上就是本部与东夷部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此期间伯益的功劳应该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被选为禹接班人的原因。
既如此,为何契和后稷却能在历史上排名超过伯益呢?原因很简单,契的后代子孙里有一个叫汤的,他建立了商朝;后稷的后代里有一个叫姬发的,他建立了周朝——历史都是后人书写的。至于伯益的话,我们都知道,脑袋搬家了,所以排位靠后就很正常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