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想问题要学会举一反三。契和后稷,他妈妈都不知道,可是为什么皋陶居然能排在他们前面?
原因一:皋陶是伯益他爸,也就是说,在伯益之前,他是东夷集团在新部落联盟中的总代表。
原因二:皋陶、伯益也有后人,他们的一个子孙也建立了一个王朝,这个熊孩子的名字叫嬴政。
原因三:皋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是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
通过流传下来的文字,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传说中的“五刑”便是皋陶所创建。奴隶制时代的五刑是非常残忍的,分别为:
1、用刀在额头上刻字的墨刑;
2、把鼻子割了的劓(音义)刑;
3、把脚砍掉的剕(音废)刑;
4、把男的生*器官割掉女的生*器官封起来的宫刑;
5、以及直接肉体消灭一个人的大辟。
皋陶时候的五刑指的是哪五个我们现在并不清楚,不过鉴于那时候的贫富差距还不是很大,人民也还比较安(愚)分(昧),所以统治阶级用不着这么恐怖地对付自己人。至于奴隶和敌人的话,咳咳,他们是人吗?
不过要说中国的法制建设,那还是落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不少的。几乎在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中国出现类似的玩意儿就要到1500年左右后的春秋末期了。当然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压过中华文明的,也就那么几个罢了,说历史的话,咱们确实还是可以骄傲一把的,不可妄自菲薄。
后世对皋陶地位的推崇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法”的尊重。路漫漫其修远兮,法治之路,尚在求索途中也!
日期:2015-10-07 12:43:29
016、尧幽囚,舜野死
皋陶虽然很牛,但是想越过禹而做接班人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禹的功劳是震铄古今的,另一方面皋陶也不是中原华夏的正朔代表。但是当时部落联盟内已然形成了禹和皋陶两股最强势力,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禹之后的领袖非皋陶莫属也。
等等,舜表示我还没下台呢!
其实禹完成治水大业的那一刻就基本宣告了舜政治生命的终结,因为之前尧禅让给舜的先例已经让所有人都默认了联盟领袖要在生前指定接班人并传位于他,而且禹常年在外打拼,已然集结了一群强大而效忠自己的人马,如果舜不禅让,谁能保证他不会带着这群人来个“为父报仇”?
事后证明禹的私人政治集团已经强大到了足以废除禅让制的地步,这点别人不清楚,舜等上层人物大概还是看在眼里了的,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舜宣布自己年事已高,然后将联盟领袖的宝座传位给了禹,自己带着一群人南下去,结果死在了“苍梧之野”,下葬在了“江南九疑”,即后来的零陵。
舜的南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千古之谜,正统说法认为这是舜高风亮节的表示,不为名利,自动离开权力中心,为新领导腾出空间。但是《竹书纪年》的作者又站了出来,说舜并不是什么自愿出走,而是被禹给流放的。于是后来李白就在他的诗《远别离》里嚷嚷着“尧幽囚,舜野死”不停——这家伙就喜欢煽风点火。
不过李白敢这么写,那就说明唐朝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相信所谓的尧舜禹禅让都是扯淡,其实不过是两场纸牌屋较量罢了。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
尧的情况,我前面分析了,舜没必要靠囚禁他来夺权,因为那时候的尧已经成了光杆司令,除了有个前任的架子其余都不可能战胜舜。所谓尧幽囚,大概只是好事者编造出的阴谋论而已。
那么舜野死呢?也是假的吗?
整个这件事情的核心就在于“舜为什么要南下”这个问题上。退位归退位,舜为什么要远走他乡,并最终客死异地?
前面说过了,凡是不合常理的事情,一定不是无缘无故。舜之前的四位华夏族领袖均死在部落内,舜之后的禹更没有在外面玩死,凭什么舜就要背井离乡,最后埋在了当年还鸡不拉史鸟不下蛋的零陵地区?这个不合理的情节必然有一个不寻常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呢?
解释一:他真是去南巡考察工作了。
答:前面说了这么多,这个不做讨论。
解释二:他是被禹流放了。
答:可能性也不大。禹要流放舜的动机不外乎有二,一是他想篡夺最高权力,但是禹在世的时候连废除禅让制都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直到死都没有撕破脸,可见也是一个十足要脸面的人,断不可能公开放逐舜;二是他要为父报仇,但是鲧的被杀是全族公认的正确裁决,没人觉得鲧冤枉,禹敢这么逆天地翻案吗?如果真的翻了案,那么我们怎么就没见过任何相关的文字呢?
Ps:《山海经》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就是鲧死后冤魂不散,祸害乡里,禹不得不亲自去祭奠他一把,这才将其超度上了天。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新领导他爸,可是大家还是非常痛恨鲧这个家伙,以至于人家都死了还要把大自然发生的各种灾难归罪到他头上。如果禹真要以报父仇为名流放舜,那就必然呵呵了。
解释三:两代领导人出现了严重分歧,最终舜被迫以“南巡”的名义远走他乡。
福尔摩斯说过,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Once you eliminate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no matter how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解释三这个看似小说一样的情节,实际上是最符合那个年代实际情况的一个推理。
新老一把手发生冲突原本就是很常见的政治纠纷,舜实力不如尧,负气出走完全有可能(参见共工和颛顼的斗争)。而且那个年代大家就是一群半原始人,领导估计和平民一样也经常要从事劳动生产(舜早年不就是种田制陶样样都会嘛),所以说出走时他还就真能出走,风风火火咱就闯九州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然而舜显然低估了当年自然环境之恶劣,于是乎,刚转悠了没两下就死翘翘了。
更惨的事还在后面,舜死后,他的老婆,也就是尧的那两个女儿乘船从湘江返回中原,结果也集体死在了河里。后人说她们是因为夫君死了悲伤过度而投河殉情的,但是我更倾向于另一个说法,即两人坐船遇到了风浪,或者说是她们的船设计得不怎么样,于是在江里沉了。
约两千年后,皋陶和伯益的那个子孙嬴政坐船到这里游玩,结果也差点被掀翻了,找当地群众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舜的妻子因为惨死于此,化为湘妃恶鬼而惊动圣驾——若是殉情,百姓们如何会说她们怨念难消?
气急败坏的嬴政倒是不管这些,他可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牛逼的君主,神马三皇五帝都是不放在眼里的。得罪了他,什么湘妃臭妃,照样倒霉——这些后面的故事,我们就暂且不扯了。
另一件发生在后世的戏剧性事件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借口古代帝王都是要到偏远地方去,于是将义帝(楚怀王)熊心给遣送到了湖南,暗中却叫英布在半路把他给杀了。可有趣的是,项羽本人却和真正的那位两千年前的“古代帝王”舜一样,长着一双有双瞳的眼睛,以至于太史公公都不得不感慨:(项)羽岂其(舜)苗裔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